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树泽

作品数:34 被引量:198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电子电信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2篇卫星
  • 21篇气象
  • 18篇气象卫星
  • 11篇风云三号
  • 8篇风云三号气象...
  • 3篇地面应用系统
  • 3篇调度
  • 3篇遥测
  • 3篇遥测数据
  • 3篇气象站
  • 3篇自动气象站
  • 3篇极轨气象卫星
  • 3篇极轨卫星
  • 3篇并行调度
  • 2篇调度算法
  • 2篇数据接收
  • 2篇水星
  • 2篇自动化
  • 2篇自适
  • 2篇自适应

机构

  • 29篇国家卫星气象...
  • 9篇中国气象局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黑龙江省气象...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航天恒星科技...
  • 1篇北京华云东方...

作者

  • 34篇贾树泽
  • 10篇赵现纲
  • 8篇张媛媛
  • 8篇马友
  • 6篇冯小虎
  • 6篇田思维
  • 5篇朱爱军
  • 4篇李雁
  • 4篇周青
  • 4篇林曼筠
  • 3篇崔鹏
  • 3篇梁海河
  • 3篇赵金雁
  • 3篇尹成海
  • 3篇程朝晖
  • 2篇商建
  • 2篇施进明
  • 2篇陈林
  • 2篇张鹏
  • 2篇朱杰

传媒

  • 10篇气象科技
  • 5篇软件导刊
  • 2篇电子测量技术
  • 2篇计算机应用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国际太空
  • 1篇矿业科学学报
  • 1篇暴雨灾害
  • 1篇海洋气象学报
  • 1篇2010年中...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生成时效性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
2016年
数据生成时效性是反映业务系统设计合理性和数据处理效率的重要指标。随着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产品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中应用比重的增加,其数据生成时效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对风云三号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获取、接收与传输、汇集与预处理、投影与产品生成等多个环节进行数据生成信息采集,并根据各环节之间的业务逻辑关系构建分析系统和数据生成时效性数据库,可以有效定位系统数据处理流程中的延迟瓶颈,给业务系统的性能优化与改进提供较为明确的方向与思路,为制定业务产品发布时效指标提供量化依据。
贾树泽程朝晖屈兴之张媛媛赵现纲冯小虎
关键词:气象卫星数据库
基于GCM(1,N)自适应关联组合模型的PM_(2.5)浓度预测被引量:1
2017年
PM_(2.5)浓度的变化与雾霾灾害天气的发生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准确预测PM_(2.5)浓度变化趋势,对有效防治大范围雾霾灾害天气的发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根据PM_(2.5)浓度受多因素扰动的灰特性,采用等维灰递补的方法,及时补充新的灰信息,构建了PM2.5主影响因子灰关联计算模型;同时引入灰控制参数对GM(1,N)模型进行改进,满足多影响因素条件下的精确预测,将二者结合建立了适应于不同N元的GCM(1,N)自适应预测模型。通过对北京地区实测数据的应用和分析,GCM(1,N)计算预测模型精度达到89.75%~96.44%,PM_(2.5)浓度预测相对误差在7.32%~15.21%之间,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吕辰吴宗之傅贵贾树泽
关键词:PM2.5浓度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热控系统地面健康管理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热控系统是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卫星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卫星入轨后,在地面对该系统进行长期状态监视、异常检测与分析对于整星及各个有效载荷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指示意义。在对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热控系统热平衡原理、功能、组成等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地面健康管理机制及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设计了相应的健康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以遥测数据为输入,构建了异常场景定性模型,实现了对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热控系统在轨状态的监视和健康管理,对卫星平台及各个载荷不同场景下的状态变化引起的温度波动事件进行关联分析及可视化表达,能够为卫星在轨安全运行提供有效预警和辅助保障,并具有推广价值。
朱杰朱杰贾树泽程朝晖赵现纲赵现纲
关键词: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热控制系统健康管理
基于STK的极轨气象卫星数据接收冲突分析模型
极轨气象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冲突问题随着气象卫星事业的发展变得越发凸显,多星同时过站接收的情况将成为业务新常态。合理调配地面站数据接收资源,使之能够与数据接收任务量匹配的前提是地面系统能够对数据接收冲突情况进行综合仿真分...
贾树泽张媛媛朱杰屈兴之程朝晖赵现纲
关键词:气象卫星地面站STK
文献传递
我国首颗降水星——风云三号G星任务概况被引量:3
2023年
1引言,2023年4月16日,我国首颗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又称降水星)搭乘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上午、下午、晨昏、倾斜4条轨道极轨卫星的国家。降水是地球气候系统能量和水循环的重要过程,对降水系统瞬时结构和全球分布特征的认识,是人们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地球气候系统的降水过程主要发生在热带,气象卫星是实现热带降水探测唯一有效的技术手段。
张鹏谷松岩商建张宏伟陈林林曼筠朱爱军贾树泽武胜利咸迪
关键词:极轨卫星降水过程降水测量风云三号降水系统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大数据集产品并行处理模式
2015年
针对风云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中如何缩短大数据集产品的处理时延,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性能预测的、计算节点作业执行概率的信息素动态加权并行算法(pdw),并构建了新的并行处理模式。该模式一方面能够根据轨道级遥感数据与目标产品之间的空间位置匹配关系进行网格处理粒度的合理划分;另一方面,采用pdw算法综合考虑节点本身的处理能力和实时负载信息进行分粒度作业的资源匹配调度。业务实测结果表明,较传统的处理模式,采用新的处理模式后,具有典型大数据集特征的风云三号(FY-3)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250 m分辨率全球植被指数分层数据格式(HDF)产品的处理时效提高了10倍左右,所提并行处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I/O资源占用瓶颈、均衡系统负载,提升大数据集产品的处理效率。
贾树泽赵金雁崔鹏施进明
关键词:空间网格大数据集负载均衡
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时间表检验技术研究
2017年
只有时间表正常,地面应用系统才能正常运行,卫星资料也能被完整接收和处理。为保证及时发现时间表异常,研究相应的检验技术,分别从逻辑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对时间表进行检验,该项技术可以保证当时间表内容出现异常时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保证地面应用系统的运行成功率。
屈兴之张媛媛贾树泽程朝晖
关键词:系统运行时间表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全球数据获取方法及数据分发被引量:24
2018年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搭载10个载荷: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Ⅱ、微波成像仪、微波温度计Ⅱ、微波湿度计Ⅱ、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近红外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广角极光成像仪、电离层光度计、空间环境监测器和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这10个载荷每天连续对地球探测,并获取数据,卫星将载荷探测数据经过实时空对地广播链路向全球用户广播;同时,通过延时空对地广播链路将全球延时数据对国内的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喀什,北极及南极站进行数据下传,这四个国内站及两个极地站收到全球数据后,在45 min内,通过地面商用通信链路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汇集、分包、质量判断、预处理、产品生成等处理后,通过专线或互联网将数据发送给用户;同时,各气象、海洋及其他用户还可以通过用户利用站进行数据的接收及应用。
朱爱军胡秀清林曼筠贾树泽马友
关键词:载荷数据分发
并行算法在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中的运用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简称:FY-3)地面应用系统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的配套工程,是风云气象卫星工程五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门为接收、处理、存储、分发、应用风云三号卫星资料而建立的数据获取和信息处理系...
贾树泽
关键词:并行调度高性能集群
文献传递
自动气象站故障分析排除方法被引量:57
2012年
基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中运行的2400多套国家级自动气象站的数据、各型号自动气象站厂家备件的调研以及22个省(区)2007—2008年国家级自动气象站故障和维修信息,从采集系统、传感器、供电系统、业务终端设备、通信传输设备、软件等方面对自动气象站的典型故障原因、故障现象以及简单解决办法进行了汇总分析,为技术人员在维修活动中提供参考,为分析排除故障、提高维修效率、提高自动气象站的技术保障能力提供基础支撑。
周青梁海河李雁刘钧曹婷婷贾树泽尹成海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