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淼
-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标准化病人引入PBL教学在消化内科见习课中的探讨
- 目的: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寻找更加适合本专业见习课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方法:选取2010级5年制临床专业73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
- 王燕鲁晓岚郭晓燕王玲珠赵菊辉贾淼
- 关键词:高等教育问题学习法
- 文献传递
- 太白楤木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太白楤木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Ⅰ型胶原纤维(Col-Ⅰ)、Ⅲ型胶原纤维(Col-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太白楤木大、中、小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采用40%CCl4橄榄油腹腔注射诱导肝纤维化模型,2次/周,连续8周。采用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RT-PCR检测Col-Ⅰ、Col-Ⅲ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太白楤木大、中、小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肝细胞变性坏死减轻,纤维条索减少,且秋水仙碱组、太白楤木小、中、大剂量组呈逐渐减轻趋势。与模型组相比,太白楤木大、中、小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Col-Ⅰ、III mRNA表达水平均减低(均P<0.05);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太白楤木大剂量组Col-Ⅰ、III mRNA表达减低(均P<0.05)。太白楤木大、中、小剂量组和秋水仙碱与模型组相比,a-SMA表达不同程度减低(均P<0.05),与秋水仙碱组相比,太白楤木大、中剂量组a-SMA表达均减低(均P<0.05)。[结论]太白楤木可通过抑制肝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增生和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从而减轻肝纤维化。
- 黄苗刘欣董蕾史海涛刘亚萍刘超张晓敏马汉伟张含花贾淼
- 关键词:肝纤维化胶原纤维Α-平滑肌肌动蛋白
- 趋化因子受体7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5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分别检测CXCR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体外培养5种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系(HGC-27未分化腺癌;MGC-803低分化粘液腺癌;BGC-823低分化腺癌;SGC-7901中分化腺癌;MKN-28高分化腺癌),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细胞系中CXCR7的表达水平。结果(1)胃癌组织中CXCR7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为P<0.01);(2)胃癌组织中CXCR7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Hp感染、肿瘤部位及病理类型等均无明显关系,但有饮酒史的胃癌患者CXCR7的表达高于无饮酒史的患者(P<0.05);(3)CXCR7在5种不同胃癌细胞系表达程度不一,与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其在中分化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表达程度最高。结论 CXCR7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胃癌细胞系中表达程度不一,推测其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师阿盟董蕾史海涛贾淼郭晓燕姜炅秦斌
-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CXCR7胃癌CXCR7
- Ghrelin及其受体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特征及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ghrelin及其受体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在大鼠中枢的分布特征及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ghrelin和GHS-R在大鼠中枢的分布特征及在与消化功能相关脑区的表达水平。结果 Ghrelin与GHS-R免疫阳性表现为细胞膜染色,部分有细胞质着色,在中枢的海马(HIP)、弓状核(ARC)、室旁核(PVN)、杏仁核、延髓、小脑等部位均有表达。在与消化功能密切相关的脑区,二者表达量较多。Ghrelin在下丘核的PVN和下丘脑外侧区(LH)表达最多,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16.31±7.76和107.02±8.80,明显高于ARC(75.12±5.59)、下丘脑背内侧核(DMH)(56.84±7.07)和下丘脑腹内侧核(VMH)(62.54±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P的CA3区表达最多,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为123.20±11.17,明显高于CA1区(67.46±6.93)、CA2区(37.91±5.21)和CA4区(59.96±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S-R在下丘脑的PVN和ARC表达最多,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11.06±11.80和97.06±10.37,明显高于LH(74.70±6.04)、DMH(58.65±7.28)和VMH(48.24±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P的CA3和CA4区表达最多,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03.79±9.23和86.48±7.25,明显高于CA1区(51.16±6.56)和CA2区(43.39±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relin和GHS-R在杏仁内侧核均有强阳性表达,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40.22±9.07和115.66±7.35,明显高于其他核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relin可能作为神经调节递质广泛作用于中枢各脑区,尤其是HIP、杏仁核、下丘脑等与消化功能相关的脑区,通过其受体GHS-R发挥各种生理调节作用。
- 王燕史海涛姜炅赵菊辉贾淼李雪荣
- 关键词:GHRELIN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 创作性思维在消化系统疾病PBL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探讨教师的创作性思维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消化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消化系统疾病内容多且繁杂,通过引入PBL教学模式,同时结合任课教师的创作性思维,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逐渐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并培养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 赵刚贾淼赵红莉鲁晓岚郭晓燕王进海董蕾
-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消化系统疾病
- 高糖环境对肝星状细胞TLR4表达及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高糖环境对肝星状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采用高糖刺激,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细胞TLR4蛋白及mRNA表达;低糖或高糖培养基预处理肝星状细胞24 h后采用LPS(100 ng/ml)刺激,2 h后Western blot检测NF-κB核转位,24 h后RT-PCR检测MCP-1和IL-6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两种炎症因子的浓度。结果高糖环境可上调肝星状细胞TLR4蛋白及mRNA表达(均为P<0.01),且呈明显的时效-量效关系。高糖可促进肝星状细胞NF-κB核转位(P<0.01),并促进MCP-1和IL-6表达及分泌(均为P<0.01)。高糖预处理可增强LPS诱导的肝星状细胞NF-κB核转位(P<0.01)、MCP-1和IL-6表达及分泌(均为P<0.01)。结论高糖可上调肝星状细胞TLR4的表达,并可促进脂多糖激活NF-κB而增加炎症因子表达及分泌。
- 史海涛董蕾刘亚萍贾淼赵刚赵菊辉鲁晓岚
- 关键词:高糖肝星状细胞TOLL样受体4
- 慢性便秘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慢性便秘(C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医院门诊的CC患者200例,入组患者需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排便习惯及泻剂使用史。将所收集的资料使用EPI3.02录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例接受问卷调查的CC患者中,女∶男=2.23∶1(138∶62)。便秘症状谱中,女性无便意/便意少者占所有女性的65.2%,占男性的50.0%,女性排便不尽感者占57.2%,男性占38.7%,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CC患者年龄为10~91岁,女性与男性平均年龄分别为(45.8±17.1)岁及(53.5±22.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女性与男性患者发病年龄高峰分别在20~29岁及60~69岁。文化程度:文盲占6.0%,小学占13.5%,初中占24.0%,高中占23.5%,大专占20.5%,大学占11.0%,大学以上占1.5%。饮食习惯:以精粮为主者占95.0%,以素食为主者占76.0%,吃蔬菜水果很少者占39.5%。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使用通便药者分别占3.0%、34.5%、22.5%和35.0%。泻剂依赖现象:老年组、中年组及青年组依次为10.0%、8.0%和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女性CC是男性的2.23倍;慢传输型便秘(STC)与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中女性较男性比例高;女性平均发病年龄明显小于男性;女性发病年龄高峰为20~29岁,男性为60~69岁;文化程度影响CC的发生率;饮食中多摄入粗粮杂粮及肉类可预防便秘的发生;老年CC泻剂的使用率最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CC患者对泻剂的依赖性增大。
- 王瑾佘君张彦亭高麦仓贾淼张军
- 关键词:慢性便秘性别年龄泻剂
- 高清染色内镜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清染色(EPK-i)内镜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用EPK-i内镜检查的1 806例患者和普通内镜检查的1 784患者中诊断为Barrett食管的病例,比较Barrett食管的检出率、病理符合率,评价不同内镜图像的清晰度、黏膜下血管特征。结果 EPK-i内镜的Barrett食管镜下检出率、病理符合率高于普通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K-i内镜检查病变边界轮廓、黏膜血管清晰度优于普通胃镜(P<0.01)。EPK-i内镜观察病变栅栏状血管网43例(72.9%),普通胃镜模式下观察到19例(48.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PK-i内镜在Barrett食管的诊断中,镜下检出率及病理符合率均高于普通内镜,显著提高Barrett食管的诊断率。
- 邹百仓董蕾陈芬荣赵菊辉史海涛赵刚贾淼
- 关键词:BARRETT食管内镜检查
- 甲基莲心碱对肝星状细胞Collagen-Ⅰ,TIMP-1及MMP-2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甲基莲心碱对肝星状细胞Collagen-Ⅰ,TIMP-1及MMP-2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组、甲基莲心碱低、中、高剂量组(2,6,10μmol.L-1)。分别加入各组药物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采用RT-PCR检测Collagen-Ⅰ,TIMP-1及MMP-2 mRNA表达,并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检测3个因子的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GF可明显增加肝星状细胞Collagen-I,TMIP-1及MMP2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与PDGF组相比,甲基莲心碱中、高剂量组Collagen-Ⅰ及TMIP-1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明显减少,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减少更明显,而甲基莲心碱低剂量组Collagen-Ⅰ及TMIP-1表达及分泌无明显变化。与PDGF组相比,甲基莲心碱3个剂量组的MMP-2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甲基莲心碱可抑制PDGF诱导的HSC的Collagen-Ⅰ和TIMP-1的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但对MMP-2的表达及分泌无明显影响。
- 李显梅董蕾史海涛高天娇贾淼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甲基莲心碱TIMP-1MMP-2
- 基于Toll样受体4信号途径探讨绿原酸抗肝纤维化作用
- 目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咖啡饮用可降低肝纤维化的发病风险,绿原酸是咖啡中含量丰富的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的多酚,前期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在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发生...
- 史海涛董蕾姜炅赵菊辉赵刚党晓燕鲁晓岚贾淼
- 关键词:抗肝纤维化作用绿原酸信号途径四氯化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