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保药品目录维护程序化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2008年
- 目的:为了保证医保工作的正常运行,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和医药费用报销,进行医保的信息化建设。方法:我院开发了医保药品数据维护程序化功能,其核心是通过程序在HIS药品库中保存医保代码,建立与医保库药品的对应关系,通过医保代码、HIS代码和药品名这些关键词的对照,将数据全部导入到医保系统中。结果:由于对应关系的建立,还能为医生工作站时时提供药品医保适应证、使用范围和报销比例等所有医保信息。使用我院程序化功能,整个维护过程不需要手工操作,全部由程序完成。结论:医保药品目录维护程序化功能的实现使工作效率高,差错率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庞雪孟莉英张晟贾露荣陆伟伟
- 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发一种移动端流行病学智能采集系统,为一线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者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采集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高疫情防控效率,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方法:开发流行病学智能采集系统,通过人工智能(AI)人机对话引擎进行对话管理、知识库管理以及AI技术管理,收集患者发病前后的暴露情况、接触情况、活动轨迹以及就医情况等信息,为及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提供数据基础。结果:系统可模仿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者以自然对话的形式进行多轮引导式问答,实现流行病学信息采集、化验单拍照识别、调查表单自动生成以及疫情资料智能归档等功能。结论:基于AI技术的移动端流行病学智能采集系统对传统的流行病学信息采集模式进行创新,使采集工作更加及时化、便捷化、规范化及精准化,在疫情防控期间可极大提高一线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调查质量。
- 王维笑贾露荣陶焜李艳闾海荣
- 关键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采集人机交互疫情防控
- 耳念珠菌与新型冠状病毒共感染研究的Meta分析
- 2023年
- 目的 研究耳念珠菌感染与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共感染的防控,探讨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患者继发感染耳念珠菌首次检测报告阳性时限。方法 检索自2019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英文文献30篇(未检索到中文文献),研究内容多聚焦于耳念珠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真菌血症风险因素、医院暴发和防控等;对其中9篇60例新冠感染患者共感染耳念珠菌且有明确微生物鉴定结果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提示:耳念珠菌合并检出率为19.4%(95%CI:12.1%~27.8%);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入院后10~20 d首次检测报告阳性率最高,该时间段与入院时间最短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期间,国外对耳念珠菌的研究关注度高于国内,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策略继续向全方位、多专业、多学科发展。
- 郝萌萌郭丽萍郭丽萍刘明艳丁燕语贾露荣贾露荣朱瑞芳蒋艳蒋艳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医院内感染META分析共感染
- 季节性流感高发期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抗菌药物认知水平和使用行为调查
- 2024年
- 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传染病”后的第一次季节性流感高发期,对北京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发热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认知水平和使用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方法对2023年3-4月在该院发热门诊就诊的500例患者,进行抗菌药物认知水平和使用行为问卷调查。同时通过该院信息系统收集和分析该院2023年上半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细菌耐药监测数据等。结果受调查人群的抗菌药物认知率为54.40%,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不正确认知最严重;使用行为正确率为40.80%,患者存在自行囤药、自行用药、用药时在适应证、剂量和疗程等方面不遵医的不合理行为;该院住院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居于同期多药耐药菌的首位。结论此次调查人群抗菌药物认知率虽然低于《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标要求,但好于既往研究结果;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行为呈现多样化;细菌耐药形势有部分加剧苗头。今后应进一步从多个渠道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管理。
- 邢京宇郭丽萍贾露荣贾露荣张洋刘明艳蒋艳
- 关键词:抗菌药物发热门诊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