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媛媛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物
  • 2篇隐孢子虫
  • 2篇孢子虫
  • 1篇动物模型
  • 1篇隐孢子虫感染
  • 1篇源性
  • 1篇水源性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细胞因子IL...
  • 1篇免疫
  • 1篇PCR-RF...
  • 1篇CD4+/C...
  • 1篇CD4^+/...
  • 1篇巢式
  • 1篇巢式PCR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单县中...

作者

  • 3篇赵媛媛
  • 2篇孟静
  • 1篇杨永新

传媒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感染隐孢子虫大鼠CD4^+/CD8^+值的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感染隐孢子虫大鼠CD4+/CD8+值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其免疫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营养不良组、免疫抑制组和空白对照组。营养不良组采用8%低蛋白饲料喂养,免疫抑制组连续注射地塞米松,分别处理11d。从湖水中过滤得隐孢子虫卵囊,分2次灌胃营养不良组和免疫抑制组大鼠,每次灌胃量为3×103个/只,大鼠第2次感染隐孢子虫后1周处死。取小肠内皮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取脾脏、小肠黏膜下集合淋巴结及小肠内皮组织分别做成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T细胞亚类,计算CD4+/CD8+值。结果感染隐孢子虫免疫抑制组大鼠体重下降,脾脏严重发育不全;脾脏、小肠内皮及黏膜T淋巴组织中的CD4+/CD8+比值与营养不良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隐孢子虫后,免疫抑制和营养不良大鼠较空白对照组大鼠CD4+/CD8+值降低更为显著。
赵媛媛孟静阿斯亚.拜山伯杨永新
关键词:隐孢子虫动物模型
隐孢子虫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机制研究
目的:建立大鼠感染水源性隐孢子虫的动物模型,进行辅助性T淋巴细胞检测,观察感染隐孢子虫后,大鼠脾脏细胞、小肠细胞、小肠粘膜下集合淋巴结细胞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测定乳鼠感染隐孢子虫后细胞因子I...
赵媛媛
关键词:隐孢子虫感染细胞因子IL-2
文献传递
新疆水源性隐孢子虫的检测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检测新疆15个城市自来水和河水隐孢子虫污染情况。方法采集水样,分别应用改良美国环保局(EPA)1622法及巢式PCR(nested-PCR)方法进行检测。1)改良EPA1622法:水样经微孔滤膜抽滤、淘洗,磁抗体分离法分离纯化后免疫荧光染色鉴定。2)Nested-PCR法:用试剂盒提取纯化的隐孢子虫卵囊基因组DNA,针对隐孢子虫小亚单位核糖体RNA(18SrRNA)部分基因,依据文献设计并合成引物,用巢式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经SspⅠ及VspⅠ单酶切,并进行RFLP分析。结果2种方法检测新疆15个地区的自来水隐孢子虫卵囊均为阴性,改良EPA1622法检测乌鲁木齐市、昌吉市、伊宁市和吐鲁番市的河水隐孢子虫卵囊阳性。巢式PCR检测乌鲁木齐市和伊宁市水样,均扩增出约830 bp的特异片段,RFLP初步鉴定为小鼠隐孢子虫基因;昌吉市和吐鲁番市河水水样PCR检测阴性。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伊宁市河水检出隐孢子虫,初步鉴定为小鼠隐孢子虫。而当地的饮用水未受污染。
孟静赵媛媛阿斯亚.拜山伯
关键词:水源性隐孢子虫巢式PCRPCR-RFL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