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英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I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2000年
- 采用VI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复治的非小细胞肺癌24例。结果:CR1例,PR9例,NC9例,PD5例。有效率41.67%(10/24)。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加用Mesna后,全组未出现肉眼血尿。提示VIP方案治疗晚期复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赵文英王潞吉兆宁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VIP方案药物疗法
- 序贯化疗与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
- 1999年
- 赵文英郭华
-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序贯化疗疗效
-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癌的临床研究
- 2009年
- 目的:观察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癌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54例晚期胃肠癌患者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即: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2h,d1;甲酰四氢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2h,d1、d2;氟尿嘧啶400mg/m2,快速静脉滴注,dl、d2,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22h,d1、d2,每2周重复。结果:全组54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42.6%(23/54)。其中,初治24例,CR4例,PR10例,有效率58.3%;复治30例,CR2例,PR7例,有效率为30.0%;初治与复治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及骨髓抑制等,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FOLFOX4方案为治疗晚期胃肠癌的有效方案,毒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良好。
- 赵文英吉兆宁
- 关键词:奥沙利铂甲酰四氢叶酸钙氟尿嘧啶晚期胃肠癌联合化疗
- 乳头状甲状腺癌对合并其他部位实体肿瘤诊治的影响
- 2016年
- 甲状腺癌是近20年来上升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中以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最为常见,PTC在甲状腺癌中占60%~70% PTC,其发病高峰年龄为45-54岁,但70% PTC患者的死亡发生在65岁之后[2].而PTC患者通常全身的其他器官也可能会出现乳头状腺癌,当PTC患者发现其他部位的乳头状腺癌时,可能会给相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带来很多困难.中外文献中几无这方面的论述,本文根据作者的临床经验对PTC与其他部位实体瘤并存的诊治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高文君陈振东赵文英
-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
- 磷酸肌酸钠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阿霉素所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磷酸肌酸钠干预组、阿霉素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血清中肌钙蛋白I(TnI)、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ATP酶的变化,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bcl-2、fas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及磷酸肌酸钠组比较,阿霉素组心肌细胞发生明显的水肿变性,并可见部分细胞凋亡,凋亡指数增大(P<0.05);阿霉素组MDA明显增高(P<0.05),ATP酶活力降低(P<0.05);血清中TnI和NT-proBNP有增高的趋势(P>0.05);磷酸肌酸钠组与阿霉素组比较,bcl-2基因表达增多,fas基因表达减少(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磷酸肌酸钠减少氧自由基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赵文英陈冬云齐全
-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阿霉素细胞凋亡自由基
- 磷酸肌酸钠对小鼠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初探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小鼠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BALB/C小鼠60只,建立阿霉素心肌病模型,随机分为磷酸肌酸钠组、阿霉素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血清中心肌酶TnI、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ATP酶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心肌组织HE染色病理变化。结果:与阿霉素组比较,磷酸肌酸钠组LDH、MDA明显降低(P<0.05),SOD和ATP酶活力明显升高(P<0.05);血清NT-proBNP及TnI水平降低(P>0.05)。阿霉素组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水肿、变性。结论:磷酸肌酸钠通过减少氧自由基对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赵文英陈冬云邢文吴明杨志敏吉兆宁
-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阿霉素心肌酶氧自由基
- 乳腺癌早期骨和内脏转移的预测因素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早期骨和内脏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肿瘤学标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384例。乳腺癌早期转移定义为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开始计算到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小于24个月。发生肝脏转移、肺转移、脑转移、胸膜转移的患者归类为内脏转移组。仅发生骨骼转移的患者归类为骨转移组。同时发生骨和内脏转移的患者归为骨和内脏同时转移组。分别比较骨转移组、内脏转移组、骨和内脏同时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的临床特点及其肿瘤学标记的差异。结果:384例患者中有95例(24.7%)发生骨转移,64例(16.7%)发生内脏转移,58例(15.1%)发生骨和内脏同时转移,167例(43.5%)无转移。乳腺癌早期骨和内脏转移与年龄、绝经状态、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ER状态、PR状态、HER-2表达、肿瘤分子分型有关(P均<0.05),而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95例骨转移患者中有44例(46.3%)为TNBC。64例内脏转移患者中有27例(42.2%)为TNBC。58例骨和内脏同时转移患者中有21例(36.2%)为TNBC。结论:我们的研究初步表明,乳腺癌早期骨和内脏转移与年龄、绝经状态、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ER状态、PR状态、HER-2表达、肿瘤分子分型有关,三阴性乳腺癌具有较强的早期转移能力。
- 耿彪赵文英
- 关键词: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