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溪达

作品数:16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牙周
  • 8篇牙周炎
  • 6篇疗效
  • 5篇牙周基础治疗
  • 4篇单胞菌
  • 4篇牙龈
  • 4篇牙龈卟啉单胞...
  • 4篇卟啉单胞菌
  • 3篇激光
  • 3篇ND:YAG
  • 3篇ND:YAG...
  • 3篇META分析
  • 2篇细胞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慢性
  • 2篇口腔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代谢综合征患...

机构

  • 16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宁省口腔医...
  • 1篇沈阳市口腔医...
  • 1篇绍兴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赵溪达
  • 10篇潘亚萍
  • 5篇刘静波
  • 3篇林莉
  • 3篇赵雪
  • 3篇张建全
  • 3篇常春荣
  • 2篇张冬梅
  • 2篇刘俊超
  • 2篇谭丽思
  • 1篇苗磊
  • 1篇钟慧敏
  • 1篇李倩
  • 1篇马丽
  • 1篇潘春玲
  • 1篇危晶晶
  • 1篇赵戬
  • 1篇孙尚敏
  • 1篇任国亨
  • 1篇张翀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口腔...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牙根暴露量牙冠延长术对不同牙位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不同牙根暴露量的牙冠延长术对不同牙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沈阳市口腔医院拟行牙冠延长术的患者122例,共148颗患牙(前牙68颗、前磨牙48颗和磨牙32颗)。各牙位根据牙冠延长术中牙根暴露量(3或4mm)随机等分。检查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并进行比较。结果牙冠延长术中牙根暴露量为3mm时,术后各患牙均未出现松动,在术后1个月时均出现牙龈出血,术后6个月和1年牙龈出血得到改善;牙根暴露量为4mm时,术后1个月前牙出现松动,在术后6个月及1年恢复稳定,前磨牙和磨牙在术后均未出现松动。所有患牙的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在治疗后均有较明显的改善。结论术中牙根暴露3mm和4mm远期疗效均满意;为了获得更多的临床牙冠实现更好的修复条件,暴露牙根最好在4mm左右;而考虑到前牙美观问题,建议在前牙区术中牙根暴露量最好控制在3mm以内。
任国亨赵溪达
关键词:牙冠延长术生物学宽度
牙周病临床诊断方法被引量:11
2008年
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并侵犯牙周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牙龈出血、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的吸收和牙齿松动等。以往,临床医生通过传统的检查,如视诊、探诊和普通X线片等方法诊断牙周病,但精确度不高,预测性低。
潘亚萍赵溪达
关键词:牙周病
牙龈卟啉单胞菌慢性感染在口腔肿瘤发生早期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菌,近期研究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牙周炎及口腔肿瘤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相关性。目前,P.gingivalis感染在肿瘤发生早期的...
耿奉雪常春荣王宏岩潘春玲李倩赵溪达苗磊潘亚萍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肿瘤生物信息学
文献传递
牙龈卟啉单胞菌肽酰精氨酸脱亚氨酶加重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会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破坏、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终会导致牙齿脱落,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nas gingivalis,P.g...
赵溪达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溃疡性结肠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文献传递
牙龈卟啉单胞菌OmpH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外膜蛋白是细菌的重要毒性因子,关系到细菌对宿主细胞的定植与生长。细菌的外膜蛋白可参与营养物质的转运,维持细菌正常结构,对侵袭宿主细胞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
姜慕舟赵戬赵雪谭丽思赵溪达林莉
文献传递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8
2010年
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4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LAgP)20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2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3、6个月检测全口牙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和牙齿松动度。结果 LAgP和GAgP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的PD、CAL、BI和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L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G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第一恒磨牙治疗后1、3、6个月的CAL较同期中切牙的改善情况更明显。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GAgP和LAg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的中期效果有差异。
刘博赵溪达张建全赵雪潘亚萍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疗效
白色念珠菌侵入口腔黏膜上皮体外模型的构建
目的利用口腔上皮细胞和胶原凝胶构建组织工程口腔黏膜上皮白色念珠菌侵入的体外模型。方法制备胶原溶液和中和溶液置于Transwell 24孔细胞培养板小室中,混合孵育15min,使胶原溶液聚合成凝胶状。然后接种口腔上皮KB细...
张冬梅潘佳雨徐秋芳刘俊超刘静波赵溪达常春荣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口腔黏膜上皮
文献传递
利用Florida探针评价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利用Florida探针评价牙周炎的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采用Florida探针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的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检测位点为患者所有天然牙的近中颊、颊正中、远中颊和舌正中4个位点。将全口牙分成前牙组、前磨牙组、后牙组和所有牙组4组,比较4组间、4个位点间以及PD<5mm和PD≥5mm的位点间治疗前后PD和AL的变化。结果前牙组、前磨牙组、后牙组和所有牙组治疗后PD和A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PD明显下降,且有牙周附着再获得;其中前牙的改善较磨牙和前磨牙更明显。PD<5mm和PD≥5mm的牙周位点间PD的恢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明显好转;而AL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个位点间改善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lorida探针能够较准确、客观地评价牙周状况。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前牙疗效更为明显,同一牙齿不同位点的疗效基本一致。
赵溪达潘亚萍赵雪林莉
关键词:牙周炎牙周非手术治疗
Nd: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疗效的评价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激光(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的改善效果。方法 :通过电子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期刊文献、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15年9月30号,收集Nd: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和单纯牙周基础治疗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NOS国际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进行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发表偏倚检验。文献中研究的实验室观察指标为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临床观察指标为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各效应量均以95%可信区间表示。结果:经检索评估,共12篇文献纳入本研究,英文9篇,中文3篇。Meta分析发现,Nd: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后12周时对GCF(I^2=0.0%,P=0.000)、GI(I^2=0.0%,P=0.000)和PD(I2=85.8%,P=0.032)改善效果显著,其余统计结果未见显著差异,所有结果未见发表偏倚。结论 :Nd: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后12周能显著改善牙周炎症,但不能证明促进组织获得新的牙周附着。Nd:YAG激光的操作标准和时间间隔有待进一步研究。
赵溪达刘静波张翀潘亚萍
关键词:ND:YAG激光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META分析
代谢综合征患者牙周状况的调查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牙周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按要求选取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普查出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2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查六颗指数牙的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松动度(M)的情况。结果:1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牙周炎患病率为95.0%,其中轻度牙周炎11例,占9.2%;中度牙周炎35例,占29.2%,重度牙周炎68例,占56.7%。共检测4320个位点,平均PD值为(2.92±0.67)mm、平均CAL值为(2.87±1.31)mm。57.1%的患者至少有1颗牙脱落。年龄、性别、吸烟、城乡差异、空腹血糖水平、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水平及总胆固醇水平是影响代谢综合征患者牙周状况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与牙周病严重程度无关。120名受检者中103人从未接受过牙周治疗,占85.8%,有17人曾接受过洁牙,占14.2%,无1例接受过正规的牙周系统治疗。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牙周破坏严重,口腔卫生教育及防病、治病意识急待加强。
张建全赵溪达钟慧敏潘亚萍林莉马丽谭丽思刘静波危晶晶
关键词:牙周炎代谢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