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仙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浆肌层全层间断缝合术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子宫浆肌层全层间断缝合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出血处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均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点滴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研究组中胎盘剥离面出血区域予子宫浆肌层全层间断缝合,对照组在胎盘剥离面出血部予宫腔内"8"字缝合。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术中止血时间、子宫切除率及术后产褥病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有效止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及术后产褥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浆肌层全层间断缝合止血技术简单直观、有效安全,是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控制胎盘剥离面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 赵玉仙
- 关键词:前置胎盘术中出血
- 206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界定及期待治疗的意义。方法通过对206例重度子痫前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孕周分为三组:I组≥34周,Ⅱ组≥32周<34周,Ⅲ组≤32周。观察孕周对新生儿存活率的影响以及期待治疗期间并发症对母体的损害。结果 206例重度子痫前期母亲全部存活,其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率与病死率Ⅲ组明显高于I和Ⅱ组,但Ⅱ组和I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适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孕周是影响围生儿结局的重要因素,临床上以32周界定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更能准确反应终止孕周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
- 赵玉仙
-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间
- 不同浓度盐酸纳布啡混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妇科肿瘤开腹术病人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盐酸纳布啡混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妇科肿瘤开腹术病人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妇科肿瘤开腹术病人125例,年龄22~64岁,体重50~7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25):舒芬太尼1μg/ml组(S组)、舒芬太尼0.75μg/ml+盐酸纳布啡0.25 mg/ml组(N1组)、舒芬太尼0.5μg/ml+盐酸纳布啡0.5 mg/ml组(N2组)、舒芬太尼0.25μg/ml+盐酸纳布啡0.75 mg/ml组(N3组)和盐酸纳布啡1 mg/ml组(N4组)。术后行PCA(加入格拉司琼9 mg后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0 ml,负荷量2 ml,背景剂量2 ml/h,自控剂量1 ml/次,锁定时间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进行补救镇痛,维持静态VAS评分≤4分和动态(咳嗽)VAS评分≤6分。于诱导前(T1)、切皮后1 h(T2)、术毕时(T3)、术后24和48 h(T4,5)时采集上肢静脉血,测定血清IL-6、TNF-α和IL-10浓度,记录术后24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情况、恶心呕吐及嗜睡发生情况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与S组比较,N1组和N2组T4,5时血清IL-6和TNF-α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其余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N2组PCIA有效按压次数减少,补救镇痛率降低,N4组嗜睡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0.5μg/ml+盐酸纳布啡0.5 mg/ml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 潘建华苏惠斌鲁刚瞿慧赵玉仙嵇晓阳陈丽丽
- 关键词:舒芬太尼肿瘤炎症
- 硬膜外连续泵入罗比卡因与芬太尼用于30例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观察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Ⅰ级60例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在宫口开至2cm时,硬膜外穿刺接病人自控电子镇痛泵。镇痛药物为0.1%罗比卡因+芬太尼(1μg/ml)。注药速度为5ml/h,冲击量为2ml,锁定时间为10min。观察镇痛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Bromage评分,并记录产程时间、宫缩时间、宫缩间隔、催产素用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硬膜外镇痛产妇生命体征平稳,镇痛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镇痛组第一产程缩短,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结论: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微,对新生儿无影响,是一较好的分娩镇痛方法。
- 唐琦峰李琦田家骏赵玉仙
- 关键词:分娩镇痛硬膜外罗比卡因芬太尼
- 上腹部手术围麻醉期胰岛素抵抗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围术期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影响,并在细胞因子水平上探究围术期发生IR的机制。方法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3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和全麻组(G组),各组18例,分别在患者麻醉前、麻醉后、进腹探查胆囊时和术后1h采血,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脂联素(adiponection,Adi)、抵抗素(resistin,Res)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计算胰岛素敏感性(insulin sensitivity,SI)。结果麻醉前两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E组仅在麻醉后有Ins显著上升(P<0.01),但在实验观察时间内未发生明显IR。G组全麻诱导插管后血清Ins和CRP明显上升((P<0.05,P<0.01),SI显著下降(P<0.01),发生了明显的IR。G组在麻醉后各时点血清脂联素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E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在麻醉后稍有下降,无统计学意义,但各时点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G组(P<0.01)。两组抵抗素水平在实验观察时间内无显著变化。结论上腹部手术围手术期G组发生了显著的IR,发生IR的原因可能与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下降以及CRP浓度的升高有关。抵抗素可能并没有参与外科性IR。硬膜外麻醉可以显著改善外科IR。
- 苏惠斌赵玉仙刘思兰翁嫣初孙怡李华田家骏
- 关键词:麻醉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