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生群

作品数:49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历史地理
  • 8篇文化科学
  • 8篇语言文字
  • 4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7篇史记
  • 15篇《史记》
  • 12篇左传
  • 12篇《左传》
  • 11篇疑义
  • 9篇训诂
  • 8篇司马迁
  • 3篇校勘
  • 3篇《史记》三家...
  • 3篇春秋
  • 2篇点校
  • 2篇点校本
  • 2篇学术
  • 2篇艺文志
  • 2篇政治
  • 2篇荀子
  • 2篇文化
  • 2篇校点
  • 2篇列传
  • 2篇墨子

机构

  • 49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江苏教育学院

作者

  • 49篇赵生群
  • 3篇吴新江
  • 2篇管正平
  • 2篇谢秉洪
  • 2篇王永吉
  • 1篇余琼
  • 1篇蔡德龙
  • 1篇方向东
  • 1篇安平秋
  • 1篇王华宝
  • 1篇苏芃
  • 1篇尤德艳
  • 1篇曹红军
  • 1篇陈静
  • 1篇施媛

传媒

  • 6篇南京师大学报...
  • 5篇古籍整理研究...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国典籍与文...
  • 2篇文史哲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新世纪图书馆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重庆教育学院...
  • 1篇新华文摘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古籍研究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智慧中国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2篇200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传》有经无传辨
1998年
《左传》依经立传的条目在1300条以上,无传者约550条。《公羊传》全书共570条,有经无传的条目约1300条。《谷梁传》共750条,有经无传的条目约1100条。《左传》全年无传者2年,《公羊传》38年,《谷梁传》18年。《左传》有经无传,或因经是直文,或因凡例已举。《左传》无传之经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一、四时之记载;二、天子、诸侯等人崩薨卒葬;三、诸侯会盟朝聘征伐;四、自然现象;五、祭祀。
赵生群
关键词:《左传》
西汉乐府考略被引量:3
1988年
《汉书·礼乐志》称:“至孝武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艺文志》也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由于《汉书》的这些记载,过去人们一向认为乐府最早创自武帝。 其实,乐府早在秦代官制中就已经出现。秦制,少府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
赵生群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采诗秦制官制
《左传》训诂丛札被引量:1
2006年
《左传》文辞古奥,义蕴深微。由于时代悬隔,虽经历代训释,疑义犹夥。本义湮没,通假不明,指代不清,诸般情形,在在多有。本文就襄公时期若干训诂问题予以新的探讨。
赵生群
关键词:《左传》训诂
《左传》疑义新探(僖公篇)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对《左传》僖公时期的一些疑难问题作了新的探索。
赵生群
关键词:左传训诂
太伯、仲雍奔吴及相关封国考论
2024年
太伯、仲雍奔吴,为江南吴地,近代以来,有不少学者怀疑其真实性,并提出种种新说。验诸文献,吴国世系及虞仲之后分封之事甚明,不应轻忽史书记载的内在逻辑与叙事原则。太伯之弟仲雍,又称虞仲,与周章之弟虞仲并非一人,前者为后人追述之辞,后者则因始封于虞得名。吴在江南,太伯、仲雍及其后周章以降君吴,世系历历可见;虞在山西,周章之弟虞仲首封,而灭于晋;宜侯夨簋所记之“宜”,则为虞之徙封。《史记》将二吴/虞合叙,是因二国皆太伯、仲雍之后。新出春秋初年的吴季、吴叔等器,与吴国关系不明,不宜牵涉。太伯奔吴,促进吴地与中原地区的交流融合,意义重大。
赵生群高中正
关键词:封国
《左传》疑义新证(成公篇)
2011年
《左传》为我国古代经典,注解此书者代不乏人。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杜预《注》,孔颖达《疏》,近代重要著作有日本学者竹添光鸿《左传会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本文对前人注释《左传》有关训诂、史实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补充意见。
余琼赵生群
关键词:《左传》训诂史实
《报任安书》的文献价值被引量:2
2002年
太史公是官名,司马迁出仕是由于父亲的保举;司马迁与李陵交往始于太初二年之前,司马迁遭祸是因为武帝的私欲、多疑和喜怒无常;征和二年,《史记》已基本完成;《史记》创作主要集中在司马迁受刑以后的七八年间,作者始终坚持作史"至太初而讫"。
赵生群
关键词:《报任安书》司马迁《史记》
点校本《史记》三家注称引《汉书》考校
2009年
本文通过对《史记》三家注称引《汉书》资料与《汉书》之比对研究,指出金陵书局本若干文字之讹误,并就相关标点、校勘问题稍加探讨。
赵生群吴新江
关键词:《史记》三家注《汉书》校点
《天官书》志疑被引量:1
2014年
《天官书》记载天文星象,内容冷僻,文辞古奥;三家注征引各家之书,或不标出处,其标注者,今亦多已失传,且内容芜杂,难以一一稽考,是以校勘颇为不易。此文以景祐本、耿本、黄本、彭本、柯本、凌本、殿本诸本与金陵书局本对校,稽核《汉书》、《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及相关文献,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文字、音韵、训诂、词汇、文例、史实等,对《天官书》中50余处文字作了考辨。
赵生群
关键词:《史记》校勘
司马迁缘何误解《尚书·文侯之命》
2024年
《尚书》有《文侯之命》一篇,为周平王策命晋文侯而作,而《史记·晋世家》乃误以为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之辞。究其缘由,乃是因为司马迁对东西周之际若干重要史实缺乏了解。张冠李戴《史记·晋世家》:“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驷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彤弓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瓒,虎贵三百人。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周作《晋文侯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能慎明德,昭登于上,布闻在下,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恤朕身,继予一人永其在位。’于是晋文公称伯。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
赵生群
关键词:晋文公《尚书》周平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