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金坤

作品数:1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领域

  • 1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栅格
  • 5篇熔盐堆
  • 5篇反应堆
  • 4篇堆芯
  • 4篇SONG
  • 3篇增殖
  • 3篇主泵
  • 3篇下一代
  • 2篇堆芯设计
  • 2篇液态
  • 2篇液态金属
  • 2篇熔盐
  • 2篇三回路
  • 2篇陶瓷
  • 2篇中子学
  • 2篇回路
  • 2篇机械能
  • 2篇工质
  • 2篇核能
  • 2篇核能系统

机构

  • 18篇上海核工程研...

作者

  • 18篇赵金坤
  • 18篇陈其昌
  • 16篇司胜义
  • 15篇卑华
  • 2篇林千
  • 2篇汤春桃
  • 1篇王煦嘉
  • 1篇严锦泉
  • 1篇翁娜
  • 1篇宋印玺

传媒

  • 4篇核动力工程
  • 3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8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ONG多群数据库的设计及制作被引量:2
2014年
多功能栅格计算程序(SONG)是为适应新型反应堆的研发需求而开发的。在制作与之适应的多群数据库时,需要考虑新型反应堆在燃料、结构材料、冷却剂、慢化剂、能谱、燃耗深度方面的特性。应对新的需求,从燃耗链、能群结构、反应通道、共振参数等方面给出设计方案;利用经评定的核数据文件(ENDF)、核数据加工程序(NJOY)、核数据辅助加工程序(RUNBAT)、多群数据库管理程序(MANLIB),开展多群数据库的制作;针对该多群数据库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数据库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卑华赵金坤陈其昌司胜义
一种采用无铍熔盐氧化铍慢化的熔盐堆堆芯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无铍熔盐氧化铍慢化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栅格和反射层栅格;所述反射层栅格设置在所述燃料栅格的外部,环绕所述燃料栅格设置;所述燃料栅格选用氧化铍作为慢化剂。本发明提供的无铍熔盐氧化铍慢化的熔盐...
司胜义陈其昌卑华赵金坤
文献传递
一种热动转换系统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铅或铅铋合金中间回路的热动转换系统。该系统包括三个回路,一回路包括设置在主容器内依次连接的冷池、主泵、堆芯、热池、中间热交换器;二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二回路循环泵、中间热交换...
司胜义赵金坤陈其昌卑华
文献传递
无铍钍基熔盐堆堆芯设计与安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解决传统熔盐堆在核燃料增殖、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采用氧化铍慢化剂、无铍(BeF2)燃料熔盐的新型钍基熔盐堆(TMSR)堆芯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物理计算程序开展了TMSR稳态及瞬态初步安全特性分析。通过对反应堆启动、熔盐泵超速及降速、丧失热阱等典型瞬态的计算,分析了各种工况下堆芯功率与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各种运行瞬态及事故情况下,新型的TMSR设计具有良好的安全特性。
陈其昌司胜义赵金坤卑华
关键词:堆芯设计
熔盐堆栅格参数优化
2017年
针对新型的采用无铍熔盐燃料的氧化铍慢化钍基熔盐堆,利用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自主开发的SONG/TANG-MSR程序系统,通过大量的方案分析,在熔盐堆栅格尺寸、P/D(栅距与燃料孔道直径的比值)、233 U含量等关键栅格参数上对钍基熔盐堆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较低的233 U浓度的小栅距栅格设计,新型的熔盐堆设计具有很高的增殖比,并保持负功率系数。与传统熔盐堆相比,新型钍基熔盐堆具有更高的核燃料增殖能力。经过栅格优化的新型钍基熔盐堆可满足下一代核能系统可持续性和安全性要求。
赵金坤司胜义陈其昌卑华
关键词:熔盐堆
SONG—多功能栅格物理程序概述被引量:6
2014年
面向下一代反应堆堆芯分析的多功能栅格物理程序(SONG)采用特征线方法(MOC)求解任意几何区域内的中子输运方程,可灵活模拟由棒状元件或板状元件组成的矩形栅格或六角栅格的两维燃料组件模型或两维堆芯模型。程序采用指数矩阵方法求解拓展的裂变产物链和全锕系嬗变链,以满足超长寿期、超深燃耗的钍铀燃料循环或铀钚燃料循环计算的功能需求。相关验证计算结果表明SONG程序满足预期要求。
司胜义陈其昌赵金坤卑华
关键词:广谱
采用陶瓷包壳金属芯块的核燃料棒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陶瓷包壳金属芯块的核燃料棒,以用于提高燃料棒导热性能,降低燃料芯块中心温度或有效提高燃料功率密度;大幅提高燃料棒包壳机械性能、抗腐蚀和抗辐照性能,降低燃料棒的破损率;显著增加燃料棒的卸料燃耗,...
司胜义陈其昌赵金坤卑华
文献传递
SONG—共振计算模块程序开发被引量:1
2014年
栅格程序SONG的开发以各类新型反应堆的研发为主要目标,采用Stamm’ler方法和空间相关丹可夫(SDDM)方法进行共振计算,其共振计算模块在几何上具备对棒状和板状燃料元件的处理能力。Stamm’ler方法是基于等价理论的传统共振计算方法,该方法简单高效但无法考虑燃料元件内的精细空间自屏效应。SDDM方法在Stamm’ler方法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燃料元件内不同区域的相关概率计算,实现了燃料元件内部空间相关共振自屏计算。现有Stamm’ler方法和SDDM方法相关理论均只针对棒状燃料元件,SONG程序中不仅实现了上述方法在棒状燃料中的应用,同时将其推广到板状燃料元件共振计算中,从而实现了多几何、多方法的共振计算模块。数值计算表明,SONG共振计算相关理论模型正确,共振计算精度满足要求。
陈其昌司胜义卑华赵金坤
关键词:SONG
SONG—输运计算模块程序开发被引量:2
2014年
多功能栅格计算程序SONG采用特征线方法(MOC)及粗网有限差分(CMFD)加速方法进行中子输运计算,具备在数据库能群结构下全组件精细几何计算能力。同时具有与MOC相适应的几何预处理模块,采用基于组件的模块化射线追踪,可处理方形、六角形组件及棒状、板状燃料元件。通过模块化的流程与数据结构设计,开发形成了几何无关的MOC输运求解模块,同时形成了可扩展的组件几何预处理模块。不同形状组件的几何处理模块与输运求解模块具有统一的数据接口。通过相关问题的计算表明,SONG程序具备多几何组件处理能力,同时输运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效率及稳定性。
陈其昌司胜义赵金坤卑华
关键词:SONG特征线
一体化增殖燃烧堆双向递推式倒料方案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一体化增殖燃烧堆利用自身的增殖特性,在堆芯内实现核燃料增殖和燃烧的一体化利用。其实现途径之一是将堆芯的燃料布置固定,而增殖燃烧波逐渐移动的行波堆概念,另一种则是通过定期倒料,保持堆芯内燃烧区相对固定的驻波堆。对于驻波堆,需要通过合理的堆芯布置与倒料方案来平衡燃料的燃烧和增殖过程,从而维持堆芯在整个寿期内的稳定运行。提出的双向式堆芯布置与倒料方案中,堆芯中心为燃烧区,燃料组件由内向外依次倒料,而在堆芯外围是增殖区,燃料组件由外向内依次倒料,该方案可以保持堆芯在整个反应堆寿期内具有稳定的功率分布。另外双向递推式堆芯布置与倒料方案最终的组件卸料燃耗是相对均衡的,所有从燃烧区倒出的组件都具有相近的燃耗,一般在30%左右。这使得一体化增殖燃烧堆可以在不进行燃料后处理的条件下,实现铀资源的高效利用。
陈其昌赵金坤司胜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