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C曲线评价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在Graves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运用ROC曲线评价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在诊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参照〈内科学〉(第7版),根据Graves病的诊断标准,结合病史及甲状腺激素水平,选取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41例,分为两组:Graves病组25例,非Graves病组16例;另设健康对照组40名.采用化学发光法对三组人群血清中的TRAb进行定量检测.比较三组结果间的差异,评估Graves病的诊断临界值及建立健康人群的参考范围.结果 Graves病组TRAb结果为118.07(43.84-371.27)IU/ml,高于非Graves病组的33.76(20.54-95.45)IU/ml和健康对照组的33.13(11.16~49.94)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7.35,P<0.01);而非Graves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5,P>0.05).对实验数据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TRAb 诊断Graves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4(95%CI 0.946~1.000),诊断临界值为50.29 IU/ml,其诊断敏感度为96.00%(95%CI 80.00%~100.00%),诊断特异度为91.10%(95%CI 83.64%~98.55%),阳性预期值为82.75%,阴性预期值为98.07%,正确率为92.59%,Youden值为87.10%.该实验室健康人群的参考范围为0.00~45.44 IU/ml.结论 TRAb在诊断Graves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Graves病诊断以及与其他甲状腺功能紊乱的鉴别诊断指标.
- 邓仁兵王强汪光蓉凡瞿明唐中何兰张国元
- 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ROC曲线
- 川东北地区健康人群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参考范围调查
- 2014年
- 目的川东北地区健康人群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anti-MCV)的参考范围的建立。方法收集健康人群血清141份,采用Alegria酶联免疫分析仪及仪器配套的anti-MCV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anti-MCV浓度。结果 anti-MCV检测系统的批内和天间精密度以及功能灵敏度均符合实验室要求。健康人群女性组血清anti-MCV浓度为12.10(6.70~41.30)U/mL,与男性组anti-MCV浓度为11.10(6.00~18.30)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91,P=0.322);<50岁年龄组和大于或等于50岁年龄组血清anti-MCV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8,P=0.558)。血清anti-MCV参考范围为0.00~18.14U/mL。结论 anti-MCV参考范围与性别和年龄均无关系,建立适合该地区健康人群的anti-MCV参考范围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邓仁兵刘昌奎王强王东生蔡艳娟卢小岚杜娟张国元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意义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定量、乙肝病毒(HBV)DNA定量与前S2抗原对乙肝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荧光定量PCR(FQ-PCR)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CMIA)对141例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前S2抗原(Pre-S2)、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两对半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检测。结果137例HBsAg阳性患者中Pre-S2阳性119例,HBeAg阳性69例,HBV-DNA阳性84例,阳性率Pre-S2>HBV-DNA>HBeAg。结论联合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HBV-DNA定量及Pre-S2,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临床HBV感染、复制、传染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状况。
- 张国元王永富凡瞿明周彤张金花何兰邓仁兵程吉兵赖猛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 101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 分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技术检测的乙肝两对半的模式特征。方法 用Architect i2000 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1010例血清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对于检测发现的少见模式(“1235”、“1245”、“1345”、“12345”)的38例标本再用ELISA法检测作对比分析。结果 CMIA法定量检测结果共15种模式,常见模式以“145”、“135”、“245”、“25”、“2”及全阴为主。ELISA法检测结果:少见模式中的“1345”主要表现为“145”;“1245”模式主要表现为“145”、“245”;“1235”模式主要表现为“135”;“12345”模式共2例,均表现为“15”。结论 乙肝两对半表现模式较为复杂,CMIA技术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灵敏度、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均较高。是目前临床检查乙肝两对半的较好方法。
- 张国元胡彦凡瞿明周彤何兰邓仁兵
- 关键词:化学发光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家蝇胚胎细胞抗菌肽对人髓样白血病细胞K562的作用研究
- 目的研究家蝇细胞抗菌肽对人髓样白血病细胞K562的毒性作用。方法利用脂多糖刺激家蝇细胞提取抗菌肽,将提取的抗菌肽分为正常对照组、40、80、160、320和640μg/mL组,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抗菌肽对人髓样白血病...
- 邓仁兵白海霞
- 关键词:抗菌肽抗癌活性
- 文献传递
- 1245例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结果分析被引量:8
- 2003年
- 乙型肝炎是当今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1][2].乙型肝炎血清学标记物检查仍作为目前临床诊断、治疗、分析和判断乙肝病毒感染者病程及传染性的重要依据之一,过去人们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模式分析已见报道[3][4][5].
- 唐中张国元凡瞿明周彤邓仁兵
- 关键词:乙肝两对半乙型肝炎血清
- 两种β-HCG检测的方法比较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评价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法和免疫胶体金试纸法检测β-HCG的方法优劣。方法收集104例患者血清同时用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法和免疫胶体金试纸法检测血浆中β-HCG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中β-HCG阳性率明显高于免疫胶体金试纸法,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法测β-HCG灵敏度高、更精确、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凡瞿明张蕾何兰周彤邓仁兵程吉兵赖猛
-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胶体金试纸法微粒子显著性差异阳性率
- 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水平与血脂紊乱的关系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及表观健康自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的表达及其血清脂蛋白水平,探讨SLE患者单核细胞CD36表达对脂代谢的影响,为临床早期提示SLE并发心血管疾病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30例和健康体检者31例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强度,采用生化仪测定血清脂蛋白水平,统计分析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单核细胞CD36表达平均荧光强度与血清脂蛋白浓度差异性,及SLE患者CD36与脂蛋白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单核细胞CD36表达低于健康对照组(|Z|=4.198,P=0.000),TG,VLDLC和apoB100高于对照组(|Z|=4.603,P=0.000;|Z|=3.620,P=0.001;|Z|=2.208,P=0.027),HDLC与apoA1低于对照组(|Z|=3.751,P=0.000;|Z|=3.918,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C和LDL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59,P=0.874;|Z|=0.476,P=0.634)。SLE患者单核细胞CD36表达强度与血清脂蛋白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表达相较健康人群降低,其可能是SLE心血管疾病高发的独立风险因素。
- 凡瞿明杜琴卢小岚卢小岚汪光蓉王强蔡艳娟汪光蓉刘萍王东生
- 关键词:单核细胞脂蛋白
- 家蝇胚胎细胞抗菌肽对人髓样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作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家蝇胚胎细胞抗菌肽和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髓样白血病细胞K562的抑制、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家蝇胚胎细胞,提取抗菌肽。采用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80、160、320及640μg/mL4个浓度,阴性对照组仅加入PBS和培养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抗菌肽对K56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用处于对数生长阶段的K562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制备成浓度相同的2个药物组(HHT组和抗菌肽组),不加入药物的2种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对照组及2个药物组对2种细胞的有效杀伤率。结果 4个浓度组抗菌肽均使K562的S期降低,增殖指数降低,并引起G0/G1期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浓度组K562细胞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T组和抗菌肽组对K562的有效杀伤率显著升高,HHT组和抗菌肽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T组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有效杀伤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抗菌肽组(P<0.05)。结论家蝇胚胎细胞抗菌肽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正常人体细胞无抑制、杀伤作用。
- 张金花贺莉芳邓仁兵万启惠
- 关键词:抗菌肽高三尖杉酯碱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 参加全国乙肝标志物室间质评工作四年回顾及体会
- 2004年
- 张国元唐中周彤凡瞿明邓仁兵
- 关键词:乙肝标志物室间质评工作HBE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