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华
- 作品数:28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医药卫生更多>>
- 趣味的二律背反之于文艺批评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分析美学在20世纪后半期的崛起以及其对传统美学的批判和清算,文学艺术的批评问题在逐渐受到冷落。整体上说来,分析美学家大多摒弃了文艺批评的普遍性,而将文学艺术的批评归结为个人的趣味好恶,走向了批评的取消主义。然而,取消主义者看不到趣味的二律背反所蕴含的辩证关系,因而不能真正从理论上取消文学艺术的批评。
- 邓文华
- 关键词:文艺批评取消主义
- 西方日常生活美学的“日常性”批判
- 2020年
- 当代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日常生活美学思潮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日常生活美学是对"分析美学"专注于艺术的传统的反拨,它将美学的触角转向了以往遭到分析美学所忽视和贬低的那些普通而平凡的日常生活经验。通过对于审美经验的"日常性"的关注,日常生活美学试图恢复审美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连续性。作为对当代艺术与文化最新进展的直接回应,日常生活美学本质上蕴含对"日常生活""审美经验"和"艺术"等观念的重新思考和重新界定。这些新的视角,有助于理解和欣赏艺术、审美和人类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美学的建构仍然面临某些理论困境。
- 邓文华
- 关键词:日常生活美学日常性审美经验艺术
- 意义、情感、道德:从认知诗学到认知美学
- 2019年
- 在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的认知转向中,认知诗学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认知诗学依托于当代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建构了自身独特的元语言系统,并将它们作为文本意义的分析工具,由此更深入了解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智活动。毋庸置疑,认知诗学的出现,给文学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然而,在批评者看来,认知诗学往往忽略文学的情感、审美与伦理学等维度,而“以诗学为代价而突出了认知”。诚然,在认知诗学的内部,也意识到了这一局限性。于是,一些认知学者开始有意识地扩展认知诗学的研究范围,提出了“认知美学”的概念,似乎有意用“认知美学”取代“认知诗学”。本文认为,“认知美学”的提出,是认知诗学的内部发展逻辑使然,应视为认知诗学的扩容,它突破了认知诗学原先狭窄的研究范畴,而深入至情感与认知、文学与道德、文学与美学等研究主题。从认知诗学到认知美学的过渡所蕴含的深意,值得注意。
- 邓文华
- 关键词:情感道德
- 约翰·菲斯克大众文化的当代美学观照被引量:1
- 2012年
- 美国著名大众文化理论家约翰·菲斯克以媒介文本为载体,以媒介受众为核心,以媒介体验为旨趣,超越了传统的精英主义与悲观主义态度,倡导并颂扬大众文化的创造性、能动性、反抗性,甚至一味为大众文本的浅白性和贫瘠性而辩解,强调大众鉴识力是对现代美学霸权的拒斥和抵制。菲斯克这种不加批判的文化民粹主义,固然有着某方面的进步意义,但其对大众趣味的过分迎合,必然导致高雅艺术的困顿和审美价值的缺失,使得大众逐渐失去对精英文化和审美艺术的鉴赏力。因此,当代美学语境之下,重新反思菲斯克对趣味判断的拒绝,重新评估审美教育的价值和功用就显得不可或缺。
- 邓文华陆道夫
- 关键词:大众文化民粹主义审美教育
- 城市漫步的美学被引量:5
- 2013年
- 在这一讲演中,我想集中探讨一种突出的都市现象,所侧重的是'都市'两字。这一现象在现代都市文化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漫步'(city strolling)所指涉的是我们穿越城市时的行走方式。它常被仅仅理解成某种视觉系统的霸权。但是,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我将表明,城市漫步与城市某处景观的氛围的身体体验。
- 海因兹·佩茨沃德邓文华
- 关键词:漫步霸权都市城市氛围
- 迫切关注艺术定义与艺术形而上学的重要性
- 2015年
- 一极有可能,艺术哲学注定要反复无休止地但又总想一劳永逸地通过最合适于'美的艺术'的意义,来界定一件'艺术作品'、'艺术品'、'艺术'等概念。当代的种种努力,似乎导致了心灵的倦怠、困惑、涣散,或者某种错误的信念(bad faith)。凡此种种,向我们表明,为这一定义问题枉费心力,是不值得的。但是,很多人心头所充斥的挥之不去的挫败感,却不能通过简单的束之高阁而化解。我们仍然身陷于莫里斯·韦兹(Morris Weitz)的《美学中理论的作用》
- 邓文华
- 关键词:美学艺术品艺术作品破坏力艺术
- 比厄斯利分析美学思想初探被引量:3
- 2010年
- 门罗-比厄斯利(Monroe C.Beardsley,1915—1985)曾是“英美新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与W.K.温姆萨特合作发表的《意图谬见》(Intentional Fallacy,1946)和《感受谬见》(Affective Fallacy,1949)两篇论文,曾对20世纪西方文论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然而,比厄斯利更重要的贡献是在美学领域,
- 邓文华
- 关键词:美学思想英美新批评西方文论
- 当代美学语境下的艺术使命
- 2013年
- 作为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产物,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取消了生活和艺术之间的界限,在"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的双向运动轨迹中,实现了"审美"在当代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渗透与融合。这样,在一个处处皆美的世界,艺术走向了和美截然分离的宿命。然而,从美学的批判角度上看,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势必导致审美判断不再可能,而必然走向自身的反面,即以美的名义扼杀社会成员的审美敏感力,最终把世界变成"美的荒原"。因此,在新的语境下,文学艺术的美育功用不应被忽略。
- 邓文华
- 关键词:审美化艺术美审美教育
- 美学的心理学向度——兼论20世纪英美分析美学的方法论
- 2013年
- 20世纪50至60年代,在哲学分析思潮的影响下,英美分析美学开始与心理学决裂,其试图清除传统美学中的心理学方法和内容,并进而抛弃艺术的心理学维度。60年代以后,分析美学进入语境时期,致力于以外在的语境因素来描述、阐释和界定艺术。诚然,这种方法论为艺术的理解和界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开辟了一片极有前景的新领域,但其切断心理学与美学的联系,放弃对人类心灵的探索,却令人质疑。相比之下,分析美学主流之外的另一谱系,由于其始终维系美学的心理学维度,反能提供更具建设性的启示。
- 邓文华
- 关键词:西方美学史分析美学美学心理学审美经验
- 英语本科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课程衔接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当前在跨学历阶段的课程设置上存在着课程重复开设、课程体系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和不足,其原因主要有:MTI院校不重视其课程与英语本科课程的衔接;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增加专业知识课程的比例,本科与MTI两个层次的英语专业知识课程重复的几率也相应地增加。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协调英语本科和MTI课程设置:本科开设的课程,MTI可以允许学生考核及格后申请免修;规定专业方向限选课;将专业知识课程变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课程;进行课程设置的前期调查等。
- 植仲培何瑞清邓文华黄向前李世敏
- 关键词:英语本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