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金春
- 作品数:261 被引量:1,02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 连接桥粒斑珠蛋白通过调节HIF2α并降低其稳定性抑制肾细胞癌的肿瘤发生
- 2022年
- 背景与目的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2α,HIF2α)活性增高常见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进展过程。HIF2α在ccRCC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阐释了连结桥粒斑珠蛋白(junction plakoglobin,JUP)和HIF2α在ccRCC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亲和纯化联合质谱(affinity purification and mass spectrometry,AP-MS)、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沉降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法筛选和鉴定出可与HIF2α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人ccRCC样本中JUP的表达情况。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环己酰亚胺追踪实验、泛素化检测研究JUP对HIF2α活性的调节。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异种移植瘤模型研究JUP敲减或过表达对肾癌细胞致瘤活性的影响。结果我们的研究发现,JUP是一种新的HIF2α结合蛋白,通过将VHL(von Hippel-Lindau,VHL)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2(histone deacetylases 1/2,HDAC1/2)招募到HIF2α并调节其稳定性和转录活性来发挥重要作用。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敲减JUP可促进肾细胞癌的致瘤活性;相反,JUP过表达则可抑制肾细胞癌的致瘤活性。另外,在ccRCC临床样本中JUP低表达,而且其低表达与低氧评分升高及预后更差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JUP在ccRCC进展过程中通过调节HIF2α信号通路发挥重要作用,JUP可作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 陈科曾瑾孙旖欧阳为余淦余淦张杨军周辉肖巍胡峻珲姚炜敏肖克峰肖巍陈志强叶章群邢金春
- 关键词:肾细胞癌转录活性
- 肾结石评分系统在预测输尿管软镜术后清石率的比较及改良
- 郑嘉欣叶志彬陈斌王惠强刘荣福段波邢金春
- 不阻断肾动脉下左肾静脉移位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附二例报告)
- 目的改进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例女性8岁,反复发作肉眼血尿5年,B超、CT三维重建提示左肾静脉行走于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且明显受压。另1例男性21岁,发现左侧精索静脉曲张(Ⅲ度),尿常规示蛋白(+),B...
- 陈跃东周中泉邢金春周鑫刘菲
- 关键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肾动脉移位术
- 文献传递
-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不同质量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15
- 2013年
- 目的比较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不同质量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对245例BP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TPKEP组123例,TURP组122例。将所有患者按术前前列腺质量分为3组,〈40g组67例、40~70g组96例和〉70g组82例。比较3组患者按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分别对比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术后并发症、最大尿流率(Qmax)的改善、手术前后PSA变化等指标。结果〈40g组两种手术方式在同手术期指标及术后3个月随访主要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70g组中,TPKEP组前列腺切除质量(36.2±12.5)g大于TURP组(30.2±13.1)g(P〈0.05),出血量(70.1±10.4)ml少于TURP组(81.3±11.3)ml(p〈0.05),术后PSA下降水平(2.6±0.3)μg/L大于TURP组(2.1±0.6)μg/L(P〈O.05)。〉70g组两种手术方式围手术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主要指标中TPKEP组术后PSA下降程度(3.4±0.3)μg/L及Qmax增加程度(18.6±3.5)ml/s大于TURP组[PSA下降(2.3±0.7)pg/L,Qmax增加(16.6±3.4)ml/s](P〈0.05),其余方面(IPSS、残余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TPKEP组输血率(3例)低于TURP组(12例),但是假性尿失禁(17例)发生率高于TURP组(6例)(P〈0.05)。结论TPKEP能够更快更彻底地切除增生前列腺腺体,术中出血少,安全性好,对于大体积的前列腺患者TPKEP具有较明显优势。TPKEP围手术期及远期疗效在小前列腺组并不优于TURP,对于中等大小前列腺患者二者疗效相当。
- 陈斌郑嘉欣张开颜王惠强刘荣福叶友新陈跃东庄炫李伟刘菲段波杨宇峰周鑫吴准徐胤烨陈实新周中泉邢金春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增生
- 保留性神经的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保留性神经的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在年轻膀胱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998年l月至2010年6月我院诊治的年轻膀胱癌患者34例,平均(37.0±2.4)岁。患者入选条件:肿瘤均未侵袭膀胱颈、后尿道、前列腺,无合并前列腺癌,且患者均行保留性神经的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实现原位尿流改道。观察入选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随访情况并采用男性性功能量表(BMSFI)进行术后调查。结果 3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80~410min,平均(310.0±10.2)min。随访6~80个月,34例均存活,无尿道复发,无转移。术后2个月20例(58.8%)有晨间自发性阴茎勃起现象。治疗后28例(82.4%)可有性生活。结论年轻膀胱癌患者采用保留性神经的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效果理想,能维持患者勃起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周鑫邢金春周中泉陈实新刘荣福陈斌王惠强陈跃东王永锋
- 关键词:膀胱肿瘤勃起功能
- ADC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在膀胱癌的应用
- 2024年
- 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a)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以尿路上皮癌最常见。长期以来,都以化疗为主,尽管有多种治疗方式,但一些患者会出现疾病复发和转移,总体预后不良,长期生存率低。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结合了抗体药物的靶向能力和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最近已成为个体化精准癌症治疗发展的一个突出研究重点。目前,基于ADC的联合疗法,特别是ADC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经显示出可喜的疗效。这种联合方法推进了BCa的治疗,显示出未来成为晚期BCa标准一线治疗的潜力。因此,本文对免疫联合ADC药物治疗BCa作一述评。
- 邢金春赵仲杰刘正升
- 关键词:膀胱癌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
- α-干扰素治疗顽固性尖锐湿疣的初步体会
- 1994年
- 观察了α-干扰素治疗顽固性尖锐湿疣9例的临床效果:第1周每日肌注α-干扰素1×10~6U,2~5周每周肌注3次,每次1×10~6U。6~13周每周肌注2次,每次1×10~6U。13周后6例湿疣全部消失,无效的2例加用一疗程后湿疣消失。随访1~3年均无复发。作者认为α-干扰素可作为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尖锐湿疣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 邢金春周中泉
- 关键词:Α-干扰素尖锐湿疣
- 以MRI和经直肠超声为标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在前列腺癌诊断的对比
- 目的:评价以MRI为标准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及前列腺特异抗原移行区密度(PSATZD)及以经直肠超声为标准的PSAD及PSATZD的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于血清PSAd为4.0~20.0ng/ml,...
- 郑嘉欣邢金春陈斌王惠强刘荣福陈实新周中泉叶友新陈跃东刘菲李伟张开颜段波杨宇峰周鑫徐胤烨
- 关键词:MRI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 针道法辅助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针道法辅助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PCNL术治疗的1562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6例于术后超声探查到较大残留结石,标准通道内肾镜无法探及结石。120例建立16F微通道处理残留结石(微通道组);126例建立针道,引导标准通道内肾镜寻找并处理残留结石(针道组);另有10例通过针道仍无法探及残留结石,则中转针道为微通道处理残留结石。术后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清石率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微通道组建立l-3条微通道[M(QR):1(1)],针道组建立1-7条针道[M(QR):3(2)];针道组手术时间[(62.0±18.0)min比(84.0±15.5)min,t=10.242,P=0.000]、住院时间[(4.40±0.86)d比(5.20±0.81)d,t=7.570,P:0.049]、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1.31±0.47)g/L比(2.74±0.63)g/L,t=20.12,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9%(10/126)比19.2%(23/120),χ2=6.674,P=0.010均低于微通道组;术后一期清石率针道组高于微通道组(89.7%比76.7%,χ2=7.497,P=0.006)。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胸膜损伤、气胸、肾脏穿通伤、腹腔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针道法辅助PCNL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可提高一期结石清除率,节省手术时间.降低肾脏及周围器官损伤风险。
- 段波陈斌黄海超刘荣福王惠强郑嘉欣曾彦恺邢金春
- 关键词:肾结石肾造口术针道
- 尿液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在膀胱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索尿液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在膀胱癌术后复发监测中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TWIST1基因甲基化试剂盒对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5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随访复查,对比膀胱镜检查评估其价值,并对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例患者尿液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阳性,以同期膀胱镜检为标准,灵敏度达78.9%、特异度96.8%、阳性预测值93.7%、阴性预测值88.5%。结论尿液TWIST1基因甲基化检测可作为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后复发的有效监测手段。
- 黄超邢金春
- 关键词:膀胱癌术后随访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