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邬晓力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声门
  • 2篇慢性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动态血压变化
  • 1篇信号
  • 1篇血压
  • 1篇血压变化
  • 1篇咽炎
  • 1篇音质
  • 1篇扫描电镜观察
  • 1篇扫描电子显微...
  • 1篇声带
  • 1篇声门闭合不全
  • 1篇声门下
  • 1篇声信号
  • 1篇声音质量
  • 1篇睡眠
  • 1篇睡眠呼吸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篇邬晓力
  • 3篇郭永清
  • 2篇徐新林
  • 2篇庄佩耘
  • 1篇张宇
  • 1篇蒋家琪
  • 1篇王金岸
  • 1篇杨海斌
  • 1篇王勇
  • 1篇李琳

传媒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非线性动力学方法研究声门下压对离体狗喉声音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声门下压(sub-glottal pressure,SGP)变化与离体狗喉声音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及非线性动力学和扰动分析方法在区别发声信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只离体狗喉分别在SGP为2kPa和4kPa时的发声信号,分别采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和扰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非线性动力学指标:相空间重构、关联维D2及扰动分析方法指标: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基频(F0)、噪谐比(NHR)对SGP变化的敏感性。结果在SGP为4kPa时离体狗喉发声信号的相空间重构较SGP为2kPa时复杂,在SGP为4kPa时离体狗喉发声信号的D2和F0较SGP为2kPa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GP为4kPa时离体狗喉发声信号的jitter、shimmer和NHR较SGP为2kPa时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次声学信号中有21次因不能提取稳定频率无法使用扰动方法进行分析,其中,SGP为4kPa时16次,SGP为2kPa时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GP为4kPa时离体狗喉的声音质量较SGP为2kPa时更好;离体狗喉发声信号的不规则性与SGP大小有关;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分析声学信号较扰动方法更具敏感性。
邬晓力徐新林郭永清庄佩耘李琳张宇蒋家琪
关键词:声信号
慢性咽炎患者喉咽反流分析被引量:27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与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12例慢性咽炎患者行24小时双探头(食管和咽部)pH值监测,将检查出的62例LP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抑制胃酸药和清热解毒的咽炎药治疗;对照组:单用清热解毒的咽炎药,对两组咽部症状缓解及病变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慢性咽炎的体征多样化,实验组35例,有效率94.29%(33例),对照组27例,有效率77.78%(21例),P<0.05。结论LPR是导致慢性咽炎的重要病因,使用抑酸剂可明显改善喉咽反流,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咽炎的目的。
邬晓力郭永清
关键词:咽炎喉咽反流氢离子浓度
慢性鼻-鼻窦炎纤毛上皮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慢性炎症,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还很不理想,对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我们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慢性鼻-鼻窦炎黏膜纤毛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杨海斌郭永清邬晓力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纤毛扫描电子显微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观察(附62例分析)
2006年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62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方法对62例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及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选取呼吸紊乱指数(RDI)≥5的35例患者为OSAS组,RDI<5的27例为对照组,比较相关指标。结果OSAS组24小时动态血压显示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OSAS组白昼血压明显高于夜间血压(P<0.01);而对照组睡眠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OSAS组最低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OSAS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睡眠结构破坏和呼吸暂停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患者可出现睡醒后血压升高,这可能是部分高血压的病因。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有利于高血压的降低。
邬晓力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压变化睡眠结构
声带下方收敛角度在声门闭合不全发声困难中可能的作用机理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喉三维CT重建下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测量方法,探索声门闭合不全对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影响,分析声门闭合不全发声疲劳可能的气流动力学原因。方法采用双源薄层CT,嘱受试者发/i:/音时扫描10例正常人的20侧声带(声门闭合组),深吸气时扫描8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麻痹侧声带(声门闭合不全组),经深吸气时扫描另10例正常人的20侧声带(声带外展组);导入影像数据于Mimics软件,构建声带及气道的3D模型,联合这两模型测量声带下方收敛角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受试者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差异;并尝试采用材料的斜截面应力分配原理进行声门下压力分析,探讨声门下收敛角度对启动发声时声带振动可能的影响。结果声门闭合组、声门闭合不全组及声带外展组的声带下方收敛角度分别为33.49°±3.75°、55.03°±2.61°及75.02°±7.32°,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下方收敛角度随声门闭合不全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声带下方收敛角度可以通过声带及气道的3D模型进行有效测量,声门闭合不全程度增加会引起该角度增大,可能会导致声门下压力作用于声带下方的剪切力和正应力的分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发声困难。
邬晓力徐新林王勇王金岸庄佩耘
关键词:声门闭合不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