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邬蓓蕾

作品数:70 被引量:304H指数:9
供职机构: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理学
  • 11篇化学工程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军事

主题

  • 29篇光谱
  • 14篇光谱法
  • 13篇红外
  • 13篇红外光
  • 13篇红外光谱
  • 12篇色谱
  • 11篇相色谱
  • 11篇近红外
  • 11篇近红外光
  • 11篇近红外光谱
  • 9篇荧光
  • 9篇荧光光谱
  • 9篇离子
  • 8篇乙烯
  • 8篇原油
  • 8篇原子
  • 7篇电感耦合
  • 7篇电感耦合等离...
  • 7篇气相色谱
  • 7篇X射线荧光

机构

  • 69篇宁波出入境检...
  • 5篇浙江工业大学
  • 4篇宁波检验检疫...
  • 3篇辽宁出入境检...
  • 2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抚顺石油化工...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布鲁克AXS...

作者

  • 70篇邬蓓蕾
  • 39篇林振兴
  • 33篇王豪
  • 22篇袁丽凤
  • 13篇华正江
  • 11篇叶佳楣
  • 10篇徐善浩
  • 10篇罗川
  • 8篇王群威
  • 8篇张樱
  • 7篇王谦
  • 5篇王晓娟
  • 3篇刘名扬
  • 3篇王松青
  • 3篇岑倩
  • 3篇孙妮妮
  • 2篇奚中威
  • 2篇陈铁杉
  • 2篇陈平
  • 2篇应林初

传媒

  • 19篇理化检验(化...
  • 5篇光谱实验室
  • 4篇化学试剂
  • 4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酿酒
  • 1篇中国酿造
  • 1篇岩矿测试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橡胶工业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红外
  • 1篇塑料工业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中国塑料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2篇2013
  • 19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0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聚氯乙烯的K值被引量:1
2006年
研究了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聚氯乙烯K值的分析方法。采用漫反射方式和偏最小二乘法 (PLS),建立了聚氯乙烯K值定量分析数学模型,其决定系数(R2)和均方差(RMSECV)分别为97.96%和0.362。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分析法和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本方法重复性好,具有快速、操作简单、无污染等诸多优点。
邬蓓蕾林振兴陈建国莫卫民王群威华正江
关键词:聚氯乙烯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ABS树脂中氮含量被引量:3
2011年
根据58个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ABS树脂中氮含量定量分析的校正模型。结果表明;在近红外光谱区(7501.8~5449.9cm^(-1))内,主因子数为9时,定量模型的准确度最好。通过对模型进行t-检验,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其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对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预测相关系数(r)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9924和3.3%。
杨文潮邬蓓蕾王豪林振兴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ABS树脂氮含量
基于目标因子分析的成品油近红外光谱定性鉴别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对90~#汽油,93~#汽油,0~#柴油和航空煤油等4种成品油进行快速准确地定性鉴别,提出了1种基于目标因子分析算法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成品油的新方法。分别收集了46个90~#汽油,63个93~#汽油,89个航空煤油,138个柴油样品,利用MPA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对样品在(10 000~4 400)cm^(-1)光谱区域进行近红外光谱测量。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及目标因子分析方法对4种成品油进行模式识别定性分析,选择合适的阈值和目标因子主成分数,结合二维投影和三维投影图,比较了成品油样品在近红外光谱上的差异程度,确立了最优定性判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马氏距离法无法对90~#和93~#汽油进行准确识别,而采用目标因子分析算法能够表征336个样品的类别关系,能更全面可靠地表征样品的特征信息。选择24个90~#汽油,42个93~#汽油,103个0~#柴油和59个航空煤油样品进行验证,其正确识别率分别95.8%,97.6%,99.0%和100%,具有良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为成品油的鉴别提供了1种新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豪林振兴邬蓓蕾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成品油
O,O-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锌在玻碳电极上的电氧化特性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量法等测试方法,以玻碳(GC)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O,O-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锌(ZBPD)在含0.5mol·L-1 LiClO4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水溶液(体积比9:1)中的电化学行为,并探讨了温度、扫描速率和底物浓度等因素对其电化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BPD在GC电极表面的电氧化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估算了不同温度下ZBPD在DMF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D,进而求得其扩散活化能Ea约为29.52kJ·mol-1。
王晓娟邬蓓蕾马淳安
关键词:电氧化玻碳电极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中硫化氢、甲基硫醇和乙基硫醇测定标准的研究
文章研究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进口原油中硫化氢、甲基硫醇和乙基硫醇测定标准,比对了GОSТ标准与GB、ISO、ASTM等标准间的差异。提出了加快制定GB/T《进口原油检验规程》、《进口石油技术规程》和《原油中硫化氢、甲基...
刘名扬欧阳昌俊邬蓓蕾陈会明
关键词:硫化氢进口原油检验规程
文献传递
金汞齐化-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残渣燃料油中的总汞含量被引量:1
2013年
建立了金汞齐化-冷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残渣燃料油中的总汞含量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为2μg/kg,回收率为103%-112%;与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进行比对,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但本方法无需进行前处理,避免了前处理过程中汞的损失,具有环保、简便和快速等优点。
岳远明叶佳楣邬蓓蕾
关键词:残渣燃料油
离子交换色谱法与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精对苯二甲酸中微量杂质的比较
2007年
对比了用反相液相色谱法与离子交换色谱法定量分析精对苯二甲酸中的对羧基苯甲醛和对甲基苯甲酸含量的异同,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仪器,了解了对羧基苯甲醛和对甲基苯甲酸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提高测定工作的准确性。
王豪邬蓓蕾林振兴李佐卿
关键词:精对苯二甲酸
煤油热值测定的改进被引量:3
2000年
本文报道了利用中速定量滤纸取代胶囊作为载体在量热仪上准确测定煤油热值的新方法,成功解决了因煤油爆发性燃烧及用传统的胶囊封样法引起的燃烧不完全问题。本法准确、简便、实用,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邬蓓蕾应林初
关键词:煤油热值燃料
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塑料中REACH法规高关注物质
2012年
提出了用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S)对塑料中REACH法规所高度关注的物质进行筛选。将塑料样品粉碎至直径小于2 mm的颗粒并置于模具中热压(250℃,30 min)成紧密的片块固体用于XRFS分析。在所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下对样品中的铬、溴、铅、砷、锡及氯等6种元素进行了测定。测得其检出限(mg·kg^(-1))为:0.5(氯、砷),1.0(铬、铅),2.0(溴)和3.0(锡)。各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在0.19%~7.2%范围内。应用此方法分析2个标准物质(EC680k及EC681k),6种元素的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根据上述6种元素的测定值,用相应的换算系数计算出REACH法规所关注的7种物质(即六溴环十二烷、双三丁基氧化锡、五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三乙基砷酸酯、砷酸氢铅及重铬酸钠)的含量并进行了评估。
王豪邬蓓蕾林振兴罗川孙妮妮
关键词:塑料REACH法规
ICP-AES测定奥里油中钒、钠和镁被引量:1
2004年
应用 ICP- AES法同时测定奥里油中钒、钠、镁含量。用程序升温法灰化奥里油样品 ,引入大流量的干燥空气除去样品中水分 。
邬蓓蕾於雷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奥里油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