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丰
-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 2023年
- “生产实习”实践课程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重构的重要途径,这类课程倾向于群体互动和环境感化教育模式,其课程思政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且势在必行。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课程为例,分析了实践类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确保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挥实践课程的育人功能,强化学生的行业情怀,使其树立从事本专业工作而实现奉献国家与体现自我价值完美结合的信心。
- 邱丰杨宏宇舒世立常芳
-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践课程教学探索
- 综述:SiC/Al界面反应与界面结构演变规律及机制被引量:13
- 2019年
- 高温制备过程中熔融Al与SiC直接接触,二者间界面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与多向性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状态。全面了解Al和SiC之间的界面结合、界面反应、界面结构等对于提高材料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人们对Al及其合金与SiC之间的润湿性和界面反应的研究很多,但很多结论仍存在分歧,且对Al与SiC真实润湿性的认识不够全面。Al与SiC之间界面反应发生的反应程度与反应时间、温度有很大关系,但是对于反应参数与反应程度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还没有系统的综述。合金元素的添加可以减弱界面反应的发生,然而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所添加合金元素的量与界面反应程度的关系,以及合金元素对于界面反应的影响机制还没有明确报道。本文系统地综述在确定的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条件下的界面反应、界面产物以及反应产物演变规律及机制等,Al以及添加不同合金元素的合金与SiC界面情况及界面润湿行为影响机制。从界面润湿、界面反应以及界面产物角度,为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所选择的工艺参数提供实验依据。
- 邱丰佟昊天沈平丛晓霜王轶姜启川
- 关键词:SIC/AL铝基复合材料
- 纳米TiC颗粒显著提高高铬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性能
- 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性能对其服役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抗热疲劳性能的影响更为重要.发现在铸造高铬热作模具钢(HHD钢)中加入纳米TiC颗粒显著提高了高温强度、高温抗氧化性能和抗热疲劳性能.与未加纳米TiC颗粒的HH...
- 姜启川赵旭敏赵庆龙邱丰
- 关键词:高温强度抗热疲劳性能
- 内生纳米TiC颗粒强化Al-Cu-Mg合金高温拉伸性能和蠕变抗力机制
- 燃烧合成+热压+热挤压制备5-9 vol.%纳米TiCx/2009Al 复合材料.原位合成纳米尺寸TiCx 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均匀,复合材料强度和塑性显著提高.原位合成9 vol.%纳米尺寸TiCx/2009Al 复合材...
- 王磊邱丰赵庆龙姜启川
- 关键词:蠕变抗力
- SiC_P表面镀Ti改性对SiC_P/Al2014复合材料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盐浴镀的方法对SiC_P进行表面镀Ti处理,并通过搅拌铸造的方法制备了表面镀Ti改性SiC_P/Al2014复合材料。研究了镀Ti SiC_P的尺寸和体积分数对SiC_P/Al2014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镀Ti处理能有效改善SiC_P在Al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但随着SiC_P体积分数提高,相同尺寸的镀Ti SiC_P在Al基体分散均匀性逐渐变差,当SiC_P体积分数相同时,其在Al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随着SiC_P尺寸的增加逐渐变好。SiC_P尺寸相同时,SiC_P/Al2014复合材料的常温拉伸强度随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SiC_P尺寸为5μm和10μm的SiC_P/Al2014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在颗粒的体积分数为4%时达到最高,分别为524MPa和536MPa;SiC_P/Al2014复合材料的高温(493K)抗拉强度随着SiCp体积分数增加而增大,SiC_P尺寸为5μm和10μm的SiC_P/Al2014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在颗粒体积分数为6%时达到最高,分别为308 MPa和320 MPa。
- 雷宗坤赵卫星于成龙赵洪刚舒世立邱丰
- 关键词:复合材料SICP
- 纳米TiC-TiB2颗粒对球墨铸铁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使用含有预制内生纳米TiC-TiB_(2)颗粒的铝基中间合金制备新型球墨铸铁,研究了双相纳米颗粒对球墨铸铁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加人后,铸态组织中石墨球的球化率提高15.9%,平均直径减小35.8%,单位面积内数量增加66.3%。基体组织中,铁素体含量上升,珠光体层片结构得到明显细化。力学性能测试中,纳米颗粒增强球墨铸铁的硬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屈服强度提升5.2%,拉伸强度提升3%,伸长率提升32.1%,冲击韧度提升50.4%。断口形貌分析中,发现纳米颗粒的加入能够促进塑性形变,带有河流状花纹的解理平面消失,石墨球周围出现大量撕裂棱和微小韧窝,断裂机制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
- 王丙旭胡子瑞邱丰胡明崔威威杨金林张宇
- 关键词:球墨铸铁铸态组织力学性能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生产实习”课程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新工业革命势必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教育产生变革性影响。“新工业革命4.0”背景下,工程人才培养应符合科技创新和智能时代需求,适应未来新工业挑战。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作为工程学科典型代表,探索新工业革命技术创新要素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结合点,更新符合新工业革命要求的教学内容及知识体系,在信息化、智能化和知识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包括打造实验平台、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促进教学环境智能化、鼓励团队学习法等,以期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及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 杨宏宇邱丰舒世立常芳
-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 FeBSi非晶合金对ZL107合金组织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2020年
- 主要研究在ZL107合金中加入0.05%的FeBSi非晶合金,通过不同时间细化变质对ZL107合金铸态和热处理后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05%的FeBSi非晶合金后ZL107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明显增加,其中保温时间为30 min时,合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453.41 MPa和14.2%,比未加非晶合金的分别提高了24.7%和65.7%,加入0.05%的FeBSi非晶合金后ZL107合金的α-Al和共晶Si明显细化,主要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
- 常芳张双邱丰何洋朱琳
- 关键词:细化变质ZL107合金
- 新时代科教融汇背景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2025年
- 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材料科学基础是工科院校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新时代科教融汇理念为该类课程教学的时代内涵和发展路径提供指引。该文分析材料科学基础教学现状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并转化为自身能力,让学生建立专业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初衷,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设计、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思政元素引入及教学团队建设等几方面提出教学改革措施,促进实现该类课程的高质量教学。
- 杨宏宇邱丰舒世立常芳
- 关键词: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课
- 纳米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被引量:3
- 2004年
-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微粒尺寸小、表面积大、透光性好、抗紫外线、抗老化、高强度和韧性等特殊性能,因此随着纳米材料的研制和开发,纳米技术将在汽车工业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将逐步改善或替代传统产品。
- 刘学然曹占义冉旭邱丰
- 关键词:纳米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