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茜

作品数:27 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10篇狼疮
  • 9篇红斑
  • 9篇红斑狼疮
  • 7篇系统性红斑
  • 7篇系统性红斑狼...
  • 6篇外周
  • 6篇红斑狼疮患者
  • 6篇风湿
  • 5篇外周血
  • 5篇系统性红斑狼...
  • 4篇综合征
  • 4篇类风湿
  • 4篇关节炎
  • 3篇蛋白
  • 3篇外周血T细胞
  • 3篇疗效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活化
  • 3篇甲氨蝶呤

机构

  • 27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27篇邱茜
  • 23篇梁柳琴
  • 18篇杨岫岩
  • 16篇詹钟平
  • 16篇叶玉津
  • 16篇许韩师
  • 10篇陈冬莹
  • 8篇连帆
  • 6篇李昊
  • 3篇黄红维
  • 3篇肖游君
  • 2篇陈伟玲
  • 2篇曾珊
  • 2篇王竞男
  • 1篇何春媚
  • 1篇余金泉
  • 1篇刘大钺
  • 1篇奄锖晋
  • 1篇廖兢业
  • 1篇王于

传媒

  • 7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方法的近期疗效观察与比较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回顾性观察并比较绝经后骨质疏松几种常用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8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分为3组:A组,给予骨化三醇胶丸0.25μg和钙尔奇D3600mg,均每日1次;B组,在骨化三醇和钙尔奇D3的基础上给予鲑鱼降钙素50U隔日1次至疼痛缓解,改为每周1次;C组,在骨化三醇和钙尔奇D3的基础上给予伊班膦酸钠3mg静脉滴注,每3个月1次。随访时间1年。分别在基线和12个月后记录骨密度,SF-36量表评价的生活质量和VAS疼痛评分。【结果】A组患者在骨密度、生活质量和疼痛评分均略有好转,但与基线比较未达显著性差异;B组患者在骨密度、生活质量和疼痛评分均有较大改善,与基线比有显著性差异;C组患者在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基线比有显著性差异,且临床用药方法简单,依从性强。【结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需联合用药,单纯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3不能有效提高骨密度;鲑鱼降钙素止痛迅速,能在一定程度改善骨密度和生活质量;伊班膦酸钠能提高骨密度、改善生活质量,且依从性好。
连帆王于杨岫岩詹钟平叶玉津陈冬莹邱茜李昊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骨密度伊班膦酸鲑鱼降钙素生活质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细胞Rho激酶活性检测及其意义
2009年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Rho激酶(ROK)活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SLE患者30例,健康人12名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分离采用RosettSepT细胞提取试剂盒提取,ROK活性用磷酸化MYPT1蛋白表达来表示,磷酸化MYPT1蛋白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T细胞增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细胞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新鲜分离的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ROK活性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RA组;SLE患者T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24h后ROK活性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K特异性抑制剂Y27632显著抑制SLE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分泌白细胞介素(IL)-6,但对IL-10分泌无显著影响。中、重度病情活动的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OK活性显著高于轻度活动者(P均〈0.05)。SLE患者关节炎、神经精神症状和蛋白尿表现阳性组T淋巴细胞ROK活性显著高于上述临床表现阴性组。结论SLE患者T淋巴细胞存在ROK信号活化异常,并且可能与T淋巴细胞活化、狼疮疾病活动性和某些脏器损害有关。
黄红维许韩师詹钟平梁柳琴杨岫岩叶玉津邱茜
关键词:红斑狼疮RHO激酶
BET蛋白抑制剂JQ-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BET蛋白抑制剂JQ-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SLE患者外周血,分离纯化B细胞进行实验;体外培养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凋亡、存活及增殖的比例,检测外周血B细胞各亚群细胞的比例和B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浆母细胞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ET蛋白抑制剂JQ1对SLE外周血B细胞早期凋亡、存活及增殖无影响,但可显著下调浆母细胞、浆细胞亚群的比例,使浆母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浆细胞的比例减少。结论BRD4蛋白参与调控SLE患者外周血浆母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过程,JQ-1可能是SLE的潜在治疗药物。
李昊曾珊邱茜肖游君徐思琪王竞男石茂华许韩师梁柳琴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B细胞
狼疮肠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狼疮肠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对2004至2011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并出现急性腹痛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狼疮肠炎组66例,非狼疮本身相关腹痛组73例。研究因素包括患者人口数据、实验室数据、临床和影像学数据。结果狼疮肠炎是狼疮患者急性腹痛最常见原因,占39.3%(66/168)。在两组间自身抗体谱、补体、ESR、CRP、SLEDA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狼疮肠炎组的D—II聚体水平和ECLAM评分明显高于非狼疮本身所致腹痛组。狼疮肠炎组较非狼疮本身所致腹痛组明显更多合并多浆膜腔积液和腹水。经Logistic回归分析,仅D-Ⅱ聚体水平、ECLAM评分和腹水量的分级被回归方程接纳,为有意义的相关因素。结论狼疮肠炎是狼疮急性腹痛常见的原因;D-Ⅱ聚体水平是狼疮肠炎有意义的临床预测因素。相对于SLEDAI,ECLAM更适用于狼疮消化道损害患者的评估。
袁诗雯李昊陈冬莹邱茜连帆詹钟平梁柳琴许韩师杨岫岩
关键词:红斑狼疮肠炎
血清降钙素原在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系统性自身免疫病(SAID)病情活动与细菌感染鉴别诊断的意义,为临床诊断SAID患者细菌感染提供参考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医院住院确诊为SAID且病历资料较完整的患者共287例,根据最终诊断的结果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103例和非感染组184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AID患者细菌感染组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T诊断效能更高;PCT的最佳界值为0.215ng/ml,在此界值下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86.4%、78.8%、94.1%;脓毒血症组PCT水平显著高于非脓毒血症组(P<0.05);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后PCT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SAID病情活动与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中,PCT优于CRP;SAID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动态监测PCT水平可用于抗感染治疗效果的评价。
余金泉徐冰凌陈冬莹邱茜刘大钺许韩师
关键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细菌感染
甲氨蝶呤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风湿科门诊或住院的21例难治性狼疮肾炎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每周10~15mg联合环孢素A3~5mg/(kg·d),分2次服用,泼尼松≤1mg/(kg·d),观察期为6个月。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补体C3和抗ds-DNA抗体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个月内,34%的患者起效,第3个月末时,有效率达71%,在研究6个月时,6例患者获完全缓解,11例患者达部分缓解,有效率达81%。本组患者不良反应少,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可逐渐减轻消失。2例甲氨蝶呤及环孢素A减量过快的患者出现了病情波动。结论: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快速且有效,不良反应小。甲氨蝶呤及环孢素A减量过快时,可出现狼疮肾炎的病情复发。
张科邱茜廖兢业梁柳琴何春媚
关键词:狼疮肾炎甲氨蝶呤环孢素A
应关注系统性红斑狼疮目标治疗的新理念被引量:5
2014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病的原型,其治疗理念影响着整个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思路.2014年6月在欧洲风湿病学年会上,有一个热门的话题就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目标治疗”(treat to target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T2T/SLE),与笔者3年多前在中华医学杂志提出的“红斑狼疮需要引入目标治疗的理念”的观点大致相同.今年欧洲高调提出T2T/SLE,提示SLE的治疗理念和策略正在更新,目标治疗(treat to target,T2T)理念已经逐渐成为SLE治疗的共识.对于涉及SLE的临床学科,包括大内科、皮肤科、风湿免疫专科、肾脏专科等,均需要关注这一新的理念.
杨岫岩邱茜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ERYTHEMATOSUSSYSTEMIC自身免疫病LUPUSSLE
IgG4相关性疾病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对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IgG4-RD病例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病理检查等。结果男女比例2.75∶1,年龄(58.72±14.11)岁。起病至诊断时间(21.77±44.22)个月。曾被诊断为肿瘤15例(25.0%)。仅4例在风湿科诊断本病。最常见受累器官有胆道31例(51.7%)、淋巴结31例(51.7%)、胰腺25例(41.7%);其次常见肺、胸膜、肝脏、肾脏、唾液腺、鼻或鼻窦、眼部、胃肠、输尿管、腹膜后纤维化。每个患者受累器官3个以上者占61.7%,2个以上占91.7%。血IgG4(9.31±8.39)g/L,不升高者11.7%。肾损害者C3水平显著低于无肾损害者。IgG4-RD反应指数12.5(9,15)。41例行病理检查,淋巴浆细胞浸润35例(85.4%),嗜酸细胞浸润7例(17.1%),纤维化21例(51.2%),确诊及可能性大者IgG4+细胞超过10个/HP,IgG4+/IgG+细胞比例超过40%。大部分患者用糖皮质激素后好转。结论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伴纤维化疾病,易误诊为肿瘤,病理是诊断的重要手段,本病早期正确诊断有赖于提高各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李昊刘映丽邱茜陈冬莹詹钟平杨岫岩梁柳琴
关键词:IGG4相关性疾病病理
抗磷脂综合征5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抗磷脂综合征(APS)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55例AP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8例,女47例,男女比例1∶5.9,确诊时年龄为15~71岁,中位年龄34岁。原发性APS(PAPS)35例,继发性APS(SAPS)20例。55例患者中,30例(54.5%)发生血栓事件,血栓事件以下肢深静脉血栓(27.3%)和脑梗死(14.5%)常见。18例(32.7%)出现血小板减少。2例患者发生恶性APS。24例(43.6%)女性患者出现病态妊娠。所有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L)均为阳性。结论:APS以血栓形成和病态妊娠为主要特点,其免疫学特征主要是高滴度ACL阳性,由于血栓可以累及多个部位,首发症状多样化,早期诊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谭立夫邱茜梁柳琴叶玉津陈冬莹
关键词: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形成抗心磷脂抗体
依那西普逐渐减量对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维持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估为期48周的依那西普剂量递减疗法对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疗效的维持。方法:52例活动性A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47例完成48周疗效观察。患者均接受50 mg/周依那西普皮下注射治疗,12周后改为每2周注射50 mg,12周后再次减为每2周注射25 mg并维持24周。记录0、12、24和48周患者的各项炎症和功能评价指标:ESR、CRP、BASDAI、BASFI、BASMI和ASDAS。结果:47例活动性AS患者的BASDAI、BASFI、BASMI、ASDAS评分和ESR/CRP水平在治疗12周后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随着依那西普剂量逐渐减少,患者在随后的36周中仍然表现出良好的ASAS40应答率(87.2%,41/47)。在随访过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依那西普可有效缓解活动性AS的炎症、疾病活动度和关节功能情况。在患者达到低疾病活动状态后,逐渐减少依那西普注射剂量仍然可以使大部分患者保持病情稳定。足量依那西普治疗后逐渐减量的方法对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不失为一种有效、经济和安全的治疗策略。
叶玉津翠翠王邱茜梁柳琴
关键词:依那西普强直性脊柱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