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俊 作品数:101 被引量:619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立项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社会学 更多>>
阿霉素诱导不同品系小鼠急性心脏毒性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剂量阿霉素致两种品系小鼠急性心脏毒性特点,完善模型复制方法。方法:选用C57BL/6和ICR小鼠,分别单次腹腔注射阿霉素10、15、20、25 mg/kg,观察体重和一般情况;检测心电图,观察心脏功能血清标志物、心脏组织病理、血常规。结果:造模后,C57BL/6小鼠体质量降低与阿霉素的剂量呈正相关性,且ICR小鼠死亡数更多,其25 mg/kg组于第6 d全部死亡;两种品系小鼠的QT间期(QT interval)、QTc间期(QTc interval)均呈剂量依赖性延长(P<0.05或P<0.01),同剂量下,ICR和C57BL/6分别在心率和QRS间期(QRS interval)的变化更为敏感;二者心脏功能血清标志物的变化趋势相似,ICR和C57BL/6分别在15 mg/kg和20 mg/kg剂量下出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同步升高(P<0.05或P<0.01);二者在各剂量下均未见心脏组织明显病理改变;此外,二者血常规亦表现出相似的各项指标降低的特点。结论:C57BL/6小鼠体质量变化与阿霉素剂量之间的量效关系优于ICR小鼠、相同剂量下死亡数量更少且QRS间期变化更敏感。采用C57BL/6小鼠单次腹腔注射20 mg/kg阿霉素,是建立阿霉素致急性心脏毒性小鼠模型的较理想方法。 秦安全 梁纪懿 李小芬 黄飞鸿 瞿礼萍 邹文俊关键词:阿霉素 小鼠模型 2007—2019年国内中药新药注册的审批情况分析 被引量:9 2021年 2020年7月1日,我国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办法》)正式施行,标志着中药注册管理再次迈入崭新时期。新版《办法》突出框架性原则,对新药研发具体技术要求的相关内容不再进行规定,而是以技术指导原则等配套文件的形式另行发布。通过系统回顾《办法》2007年版实施期间的国内中药新药注册审批情况,实证分析我国中药新药研发和注册的现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新版《办法》中药相关配套文件的制定提供参考。 瞿礼萍 陈杨 王筱竺 邹文俊 刘毅关键词:中药新药 注册 审批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新药上市申请 一种用于凝胶剂的苦味矫味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凝胶剂的苦味矫味剂,该矫味剂主要由ɩ‑卡拉胶、λ‑卡拉胶和黄原胶混合而成;所述ɩ‑卡拉胶、λ‑卡拉胶和黄原胶的重量份之比为1‑1.5:1:1‑1.5;所述凝胶剂中的苦味成分主要为含氮生物碱;该矫味剂利... 张定堃 郑川 邹文俊 仇敏 卢泰 林俊芝 杨启悦 卢雅倩地榆总皂苷促造血细胞增殖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观察地榆总皂苷对3种造血细胞Baf3/Mpl、UT-7和NSF-60的促增殖效应。方法分别培养依赖血小板生成素(TPO)、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粒细胞集落生长因子(G-CSF)生长的Baf3/Mpl、UT-7和NSF-60细胞,在加或不加细胞因子条件下,用不同质量浓度地榆总皂苷处理细胞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3种细胞的增殖;采用RT-PCR法检测3种细胞因子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地榆总皂苷单独处理细胞72 h,明显促进Baf3/Mpl细胞和NSF-60细胞增殖,但不影响UT-7细胞生长;在TPO和G-CSF存在条件下,地榆总皂苷能分别增强两种细胞因子的促细胞增殖作用。此外,地榆总皂苷能明显增强Baf3/Mpl细胞TPO受体表达,对NSF-60细胞G-CSF受体表达没有影响。结论地榆总皂苷具有单独或协同细胞因子的促造血细胞增殖作用,其促增殖作用与上调TPO受体的表达有关。 邹文俊 刘芳 吴建明 高小平关键词:造血细胞 细胞因子 血小板生成素 红细胞生成素 生血宁片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生血宁片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CRA)的疗效和安全性,旨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生血宁片单用或联合常规治疗(试验组)对比常规治疗或空白对照(对照组)治疗CR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19年7月。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3.0.2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6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计数[MD=0.62,95%CI(0.30,0.93),P=0.0001]、红细胞压积水平[MD=6.12,95%CI(4.97,7.27),P<0.00001]、血红蛋白水平[MD=7.47,95%CI(5.29,9.66),P<0.00001]、白细胞计数[MD=0.31,95%CI(0.12,0.50),P=0.001]、血小板计数[MD=3.06,95%CI(0.84,5.28),P=0.007],功能状态评分[MD=5.15,95%CI(2.79,7.51),P<0.0001]、生存质量评分[MD=28.27,95%CI(19.27,37.28),P<0.0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14,95%CI(0.03,0.76),P=0.02]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生血宁片治疗CRA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 李春露 黄飞鸿 叶云 吴建明 邹文俊关键词:生血宁片 肿瘤相关性贫血 META分析 安全性 阿霉素致心脏毒性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阿霉素是一种广谱、高效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主要通过嵌入DNA双螺旋碱基并与拓扑异构酶Ⅱ结合破坏DNA的3级结构发挥作用。尽管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型疗法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以阿霉素为代表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依然是当前抗肿瘤治疗的基石,在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多种血液系统和实体肿瘤中仍是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1])。 李璐瑶 李小芬 秦安全 陈华 雷治国 邹文俊 瞿礼萍关键词:阿霉素 心脏毒性 动物模型 细胞模型 欧盟草药药品监管模式对中国中药注册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6 2020年 对药品实行注册管理制度是确保公众健康的全球通用的监管措施。中药作为承载中医药理论与用药实践的主要载体,对中药产品的注册管理又具有其特殊性。2017年正式实施的《中医药法》提出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管理制度的发展方针,研究制定配套文件或修订现行规章以适应衔接其立法精神是当前重要的现实问题之一。欧盟在植物药监管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旨在系统分析欧盟对其注册管理的法规体系,深入剖析其监管特点和对中国中药注册管理的启示,以期为当前《中医药法》背景下中药监管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 瞿礼萍 曾洁 黄倩倩 王筱竺 曾雪梅 王一涛 邹文俊关键词:中药 注册管理 中药产品欧盟上市可行途径及法规解析 被引量:12 2014年 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植物药市场,是中药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目标。根据欧盟现行法规,中药产品可以食品补充剂、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的形式进入欧盟市场。通过对食品补充剂、药品固有应用(WEU)和药品传统应用(TU)申请等中药产品的主要上市途径以及相关欧盟法规进行简要解析,明确中药产品在欧盟上市的可行途径,以期为国内有志开拓欧盟市场的中药企业提供一定借鉴。 瞿礼萍 邹文俊 姬建新 李伯刚关键词:中药产品 欧盟 食品补充剂 基于RNA测序与16S rRNA测序技术探究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基于RNA测序与16S 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测序技术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DSS诱导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自由饮用2.5%的DSS水溶液8 d后,通过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造模情况;小鼠结肠组织进行高通量RNA测序,分析筛选核心关键信号通路并进行Western blot验证;收集肠道内容物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并探究对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功能潜在改变的影响;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方法对肠道微生物群与免疫炎症因子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均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加剧;分析转录组测序结果,富集到NF-κB、TNF等关键信号通路,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F-κB(p65)、IL-6、TNF-α和TLR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果与测序结果表达趋势基本一致;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的群落多样性和丰富性均明显降低,有益菌如乳酸杆菌、毛螺科等被耗竭,而埃希氏-志贺氏菌、葡萄球菌等有害菌大量富集(P<0.05或P<0.01);有害细菌的富集与结肠炎中促炎细胞因子和免疫炎症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有益菌的变化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结论:DSS可能是通过激活TLR/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而诱导小鼠患病,且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周平 吴建明 邓君竹 胡海洋 邹文俊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基因芯片数据探讨黄山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2021年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黄山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探究其作用机制,为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基因表达集(GEO)数据库筛选出冠心病的疾病靶基因,通过搜寻中国知网、万方、VIP数据库及查找目前报道的化学成分获得黄山药有效的活性成分及预测靶基因,将两者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蛋白靶基因,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将结果进行网络化展示,通过网络拓扑算法筛选出作用的关键靶基因,运用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在线工具对关键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分析黄山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结果:黄山药所含活性成分8个,预测靶点203个;通过疾病数据库检索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已知疾病靶点3729个;共同靶点21个,预测EGFR、PTGS2、JUN、MAPK9、NFKB2等蛋白可能是黄山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了37个条目,黄山药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细胞凋亡作用治疗冠心病;KEGG通路富集分析明确了12条信号通路,其中信号通路包括花生四烯酸代谢、Erb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黄山药治疗冠心病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性,其所作用的多条信号通路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性,参与表皮生长因子、炎症、凋亡机制等方面,并对血管内皮、心肌细胞等多方位综合干预而发挥药效,其疗效机制与多因素所诱导的冠心病的病理机制相吻合。 刘思莉 李小芬 王涛 梁纪懿 刘宏林 瞿礼萍 邹文俊关键词:冠心病 表皮生长因子 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