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斯扬
- 作品数:34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向历史沉入的《茧》被引量:1
- 2017年
- 张悦然的最新长篇小说《茧》,历时十年,终于付梓面世,它一经推出便引发人们的关注,《收获》主编程永新认为,“这部《茧》一定会改变人们对80后作家的整体印象”[1]。这份评语隐含玄机,为我们打开意义的空间大门,引导我们进入其中一探究竟:相对于人们熟悉的80后写作,《茧》难道会是一个陌生的命题?它以何种智慧和力量来刷新80后写作的整体景观?《茧》究竟完成了怎样的书写,它挑战了什么?又超越了什么?
- 郑斯扬
- 关键词:整体景观历史叙事文学写作当代历史
- 新世纪以来女性乡土写作的伦理逻辑
- 2018年
- 新世纪以来女作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涉入乡土写作,反映在她们文本中的是:一方面揭示历史情境变迁下伦理的偶然和道德的无常,一方面依据性别意识去辨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伦理。她们思考伦理问题的模式,成为她们在乡土写作中惯常采用的逻辑思维。其中的温情之力,情境道德思辨、超性别意识可以为我们理解她们对寻找一种恰当的道德态度以面对乡土背景下之道德问题所付出的思考和辛劳。
- 郑斯扬
- 关键词:女性写作
- 空间反思中的冰心:《默庐试笔》的意义指向被引量:1
- 2016年
- 解志熙在《人与文的成熟——冰心四十年代佚文校读札记》中指出,冰心写于1940年的《默庐试笔》是其创作生涯中重要的转向之作。“正是从这篇作品开始,冰心的创作终于告别了为少男少女写作的天真与单纯,而具有了中年人的深沉和复杂。”
- 郑斯扬
- 关键词:意义指向创作生涯中年人
- 视野之外的真实——评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
- 2010年
- 新时期以前的批评者大都将关注重点放在中国女性文学产生的具体历史文化语境的考察之上,持有一种既反抗又兼容的批评立场。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方法来研究文学的学术实践大量出现,中国女性文学史的书写者以颠覆传统男性话语为目的,开始了更具鲜明的以女性主义理念为基点的重构女性文学活动的历史书写样式,
- 郑斯扬
- 关键词:中国女性文学历史文化语境西方女性主义历史书写
- 女性自我与道德发展——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影片《幸福额度》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对影片《幸福额度》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从金钱与女性的"他者"身份关系,"情境的氛围"对人类道德观念的影响以及打破女性化话语三个方面解读了影片所表现的女性主义思想。认为影片体现了女性主义伦理情怀和对女性自我与道德发展问题深刻而多元的思考。
- 郑斯扬
- 关键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
- 政治和文学——丁玲的《水》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2015年
- 自丁玲加入"左联",她艺术创作的注意力就此转向了农民。无论是30年代的左翼批评界热议的《水》,还是作为延安文艺会谈后的收获《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她对农民反叛行为的叙事,成为评论者关注的焦点,表现为审慎的赞扬。评论者往往从政治目的的层面做出评价,忽视丁玲将农民反叛的道义支点作为思考重点的写作意图,缺乏对农民反叛行为深层次伦理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实际上,无论是标志丁玲向"左"转的《水》,
- 郑斯扬
- 关键词:伦理意义写作意图正义性叙述人
- 反抗溃败的世界:冰心《关于女人》的另一种可能
- 《关于女人》一直是冰心研究中探讨冰心战时思想的重要范本。如果能超越有关女性意识的分析,正视叙述中女性政治力量隐喻的意图及冰心隐秘的政治视阈,将其置放在历史、社会与政治的关系中,并与当时抗战实迹为参照,便可以读出它所蕴含的...
- 郑斯扬
- 关键词:抗战思想伦理道德
- 失范空间的文学意象重构——评王华边地叙事的抒写旨趣被引量:1
- 2022年
- 贵州仡佬族小说家王华的边地叙事开拓了文学中的乡村意象。她把道德失范引入假想性和象征化的纯文学写作中,并后设了一个异质的乡村空间。这个失范的空间隐藏着令人心忧的破坏力,给乡村的主体精神造成了致命的伤害。王华把对现实问题的探讨扩展到乡村文化的思辨上。其中的理论构想、思考洞见和艺术形式,对于探索传统和道德、性别和欲望、正义和文明的关系提供了实验性的材料。由此,我们得以在人和社会的关联中进行反思,在反观城乡变迁的具体情境中突破现实问题,致力于创建积极的人类精神和实践品格。这是王华边地叙事的抒写旨趣,也是她作为一个乡土写作者的理想情怀。
- 肖艳华郑斯扬
- 关键词:伦理乡土写作
- 反抗溃败的世界——冰心《关于女人》的另一种可能被引量:2
- 2019年
- 纵览冰心将近80年的创作历程,研究者越来越明显地观察到一个重要的现象:20世纪40年代的冰心在创作上终于完成了一个期待已久的转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增长点,在文思文风上显示出成熟的格调,标志着人与文的双重成熟。①如果说1939年的《默庐试笔》"终于告别了为少男少女写作的天真与单纯,而具有了中年人的深沉和复杂",构成了文学转型上的一次成功试笔。②那么写于1941-1943年的《关于女人》则反映出中年的冰心于常处挖掘、以妙思著文的睿智与沉稳,开始了一场新的也是由来已久的关于民族与历史、信仰与人生、女性与战争的深刻冥思,将复杂深刻的思考从容洗练地转化为文学话语。
- 郑斯扬
- 关键词:叶圣陶知识分子女性人物
- 理解城市:王方晨《老实街》的时代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老实街》是王方晨近年系列短篇小说的合集,显然表明了他最近一个时期的创作选题和思考方向。济南的老实街成为王方晨理解社会的新起点,系列短篇构成他阐明社会的关键维度和角度,形成对社会问题的系列思考和评估。在'拆迁'这一城市秩序语境中,对拥趸传统与重建城市做出了值得我们关注的反应——作为城市里的我们,如何面对城市给的深深冲击?
- 郑斯扬
- 关键词:历史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