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生
- 作品数:54 被引量:181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高浓度吡喹酮溶液的透皮吸收及对日本血吸虫病鼠的治疗试验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制备高浓度吡喹酮溶液,初步考察其透皮吸收及对日本血吸虫病鼠的试验治疗效果。方法由试验考察了高浓度吡喹酮溶液的稳定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吡喹酮在指定溶媒中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皮到家兔血液中吡喹酮的浓度.用70,150,200g·L^-1的吡喹酮溶液对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病鼠进行治疗试验。结果高浓度吡喹酮溶液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35~40℃之间,吡喹酮在指定溶媒中的溶解度迅速提高(由284g·L^-1猛增到456g·L^-1)。透皮给药比灌胃给药吸收速度快,AUC及ρmax分别为灌胃的2.1和4.0倍。高浓度吡喹酮溶液透皮给药对日本血吸虫病鼠的治疗效果良好,减虫率可达100%。结论高浓度吡喹酮溶液有望成为吡喹酮的新型透皮给药制剂。
- 郑新生郑新安黄静段存争姚宝安
- 关键词:透皮吸收吡喹酮日本血吸虫病
- 苯并噁嗪二苯醚树脂模压槽楔的研制被引量:4
- 2000年
- 本文介绍了新型的苯并嗪二苯醚树脂模压槽楔的研制。详细研究了影响槽楔机械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苯并嗪二苯醚树脂模压槽楔的机械性能与聚酰亚胺模压槽楔接近,但成本较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郑新生陈光辉曾繁涤
- 关键词:苯并恶嗪电机
- 利用纳米固体杂多酸、杂多碱催化剂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柴油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利用纳米固体杂多酸、杂多碱催化剂生产生物柴油的新方法。方法是:将原料油与甲醇置于一个反应体系中,采用粒径为25~50nm催化剂催化。催化剂选自过硫酸氨/二氧化锆-二氧化钛、过硫酸氨/...
- 韩鹤友郑新生王运文利柏胡圣扬
- 吡喹酮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及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试验治疗
- 吡喹酮(Praziquantel,PZQ)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治疗人畜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但该药不溶于水,常制成片剂口服,给药途径单一,限制了它的应用。 针对PZQ口服给药的弱点,研究一种给药方便,治疗效果好,对人可实行...
- 郑新生
- 关键词:吡喹酮透皮给药系统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透皮吸收
- 活性炭/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以钠基蒙脱土为原料,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MAB)制备有机蒙脱土。用自制的苯并唿嗪预聚体作插层剂,原位插层聚合制备出苯并嗯嗪/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经炭化、活化得到活性炭/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经FT-IR、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蒙脱土片层在活性炭中已达到纳米级分散。研究其对小柴胡汤中总生物碱以及烟碱的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平衡吸附数据基本符合Freundlich方程。
- 黄静郑新生
- 关键词:活性炭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 有机蒙脱土对总生物碱及烟碱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以钠基蒙脱土为原料,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ATB)制备了有机蒙脱土。研究了有机土分别对小柴胡汤中总生物碱以及烟碱的静态吸附,试验结果平衡吸附数据基本符合Langmuir方程。相同条件下,对烟碱的吸附速率比对生物碱的吸附速率快,且在吸附初始阶段是粒扩散。生物碱和烟碱在pH为6时达到最大吸附量0.615mmol/L和1.311mmol/L。
- 黄静郑新安郑新生陆冬莲
- 关键词:有机蒙脱土生物碱烟碱吸附速率固相萃取技术中药分析
- 以聚苯并嗯嗪为碳、氮源制备磷酸铁锂@氮掺杂的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 磷酸铁锂(LiFePO4)因其优良的稳定性、环境友好以及成本低廉,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其导电性差,一直制约着其发展。在本工作中,我们首次利用聚苯并噁嗪高分子作为新型的碳、氮源,得到了磷酸铁锂@...
- 汪萍张亦弛张耕郑新生曹菲菲
- 关键词:磷酸铁锂聚苯并噁嗪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 几种矿物材料对污染土壤中铜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1年
-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试验方法,以膨润土、硅藻土、磷矿粉及其改性产物、高炉铁渣、钢渣作为改良材料,探讨了几种材料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存在的规律.同时,对欧共体标准物质局提出的三步提取法(简称BCR法)进行了适当改进,以改进的BCR法提取并分析各形态铜在土壤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除磷矿粉外,其他材料(膨润土、硅藻土)的改性都对可溶态铜含量的减少和残渣态铜含量的增加有明显的影响,并且随着改性材料用量的增加,钝化效果也明显增强.其中,以己二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改性的膨润土对铜的钝化效果最佳,在10:1(质量比)的土矿比下与空白对照相比,使可溶态铜含量降低了72.75%,还原态铜减少了86.78%,氧化态铜增加了104.94%,残渣态铜增加了77.19%,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铜在土壤中的活性.
- 冯磊刘永红胡红青郑新生
- 关键词:土壤铜钝化
-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改性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改性聚丙烯组合物,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聚丙烯:40~80%;聚酰胺:5~30%;聚烯烃弹性体:2~15%;引发剂:0.1~1.0%;接枝单体:0.5~5.0%;增强填料:0~3...
- 丁聪曹菲菲张耕顾江江郑新生
- 磷矿粉和活化磷矿粉修复Cu污染土壤被引量:18
- 2013年
- 为了比较磷矿粉和活化磷矿粉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在实验室将实际铜污染土壤和模拟污染土壤与不同质量分数(0、0.1%、0.5%、1%、4%、8%等)的磷矿粉和活化磷矿粉混合培养,运用欧共体标准物质局提出的改进的三步连续提取法(简称BCR法)分析了土壤中铜的各种形态及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含磷材料都具有一定的修复土壤铜污染的作用;培养10d后,2种土壤在磷矿粉8%用量下可溶态铜含量降幅分别为25.8%和40.0%,氧化态和还原态变化趋势不同,残渣态含量增幅达到77.1%和41.3%,有效地降低了土壤中铜的活性。而施用经草酸活化的磷矿粉后,实际污染土壤中可溶态铜含量有所增加,模拟污染土壤中可溶态铜含量基本无变化;实际污染的红壤和模拟污染的土壤中残渣态铜含量分别增加了82.6%和17.0%,其他形态铜的变化差异不显著。该研究可为磷矿的综合利用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原位修复提供参考。
- 刘永红冯磊胡红青郑新生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BCR法磷矿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