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洽余

作品数:36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2篇锅炉
  • 20篇流化
  • 20篇流化床
  • 17篇循环流化床
  • 17篇燃烧
  • 15篇流化床锅炉
  • 12篇循环流化床锅...
  • 8篇燃烧器
  • 7篇煤粉
  • 5篇内循环
  • 5篇煤粉燃烧
  • 4篇旋流
  • 4篇旋流燃烧
  • 4篇旋流燃烧器
  • 4篇烟气
  • 4篇烟气脱硫
  • 4篇气脱
  • 4篇脱硫
  • 4篇分离器
  • 4篇钙硫比

机构

  • 36篇清华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技术公司

作者

  • 36篇郑洽余
  • 20篇金燕
  • 7篇张海霞
  • 7篇徐秀清
  • 6篇韦勇华
  • 5篇闫德中
  • 5篇熊凡凡
  • 4篇项光明
  • 4篇徐旭常
  • 4篇由长福
  • 4篇陈昌和
  • 4篇岳光溪
  • 3篇张绪祎
  • 3篇李定凯
  • 3篇杨瑞昌
  • 3篇李彦
  • 2篇程从明
  • 2篇佟会玲
  • 2篇祁海鹰
  • 2篇金茂庐

传媒

  • 4篇热能动力工程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动力工程
  • 2篇电站系统工程
  • 2篇中国电力
  • 2篇锅炉技术
  • 2篇第六届全国流...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华东电力
  • 1篇东方电气评论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煤炭加工与综...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9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8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功能旋流燃烧器的工业性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秦皇岛热电厂2#锅炉燃烧不稳定、燃烧效率低等问题主要是由于燃烧器的一次风管道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本文采用多功能旋流燃烧器的设计思想对旋流燃烧器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旋流燃烧器其着火点提前,并且仅改造6只主力燃烧器就可以使锅炉在50%负荷时达到不投油而稳定燃烧,排烟温度、飞灰含碳量和NOx排放量明显下降。
金燕郑洽余徐秀清杨瑞昌
关键词:旋流燃烧器煤粉着火稳定燃烧
一种循环悬浮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及其系统
一种循环悬浮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及系统,涉及烟气中氧化硫的脱除方法及装置。其特点是以干石灰、除尘器分离出的飞灰及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形成的物质做为吸收剂,在系统中采用低阻力烟气射流结构,内分离部件及外置低阻分离器。本发明与...
佟会玲由长福祁海鹰李彦吴学安程从明项光明李定凯郑洽余陈昌和徐秀清徐旭常
文献传递
一种改善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的方法被引量:6
1999年
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几何结构对炉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和传热特性有很强烈的影响,称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端头效应。该文通过试验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端头效应的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出口几何结构,可以使其具有初级内分离器的功能,进而增强颗粒的内循环,延长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增强炉内传热,全面改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性能。
金燕郑洽余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循环
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动态模型仿真软件包
1993年
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为了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运行和自动控制提供全面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机理分析与经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完整地建立起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模块化动态模型仿真软件包。本文将简要介绍软件包的总体结构及功能,并结合软件包的实际应用给出部分仿真实验结果。通过模型仿真并与现场取得的动态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表明: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动态模型仿真软件包能够较全面地对实际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各种动态过程进行仿真,从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张力李天铎郑洽余吕崇德
关键词:流化床动态模型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仿真软件
带有壁式S形分离器的流化床锅炉
带有壁式S形分离器的流化床锅炉,它是在燃烧室上部烟气出口设置一个或多个S形通道分离器。该分离器包括水平流动的S形通道。分流挡墙分隔而成的浓灰气流通道和作垂直流动的集灰腔组成。该装置可使飞灰被分离的中位直径达50微米,其循...
张绪袆岳光溪郑洽余
文献传递
强化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端头效应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通过在循环流化床模型上进行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强化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端头效应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收缩出口结构可以强化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端头效应,并且收缩出口结构的收缩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特性的影响呈现峰值特征,一般最佳收缩度与循环流化床锅炉当量直径之比为0.5.
金燕郑洽余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循环
秦皇岛热电厂670吨/时锅炉旋流燃烧器改造探讨被引量:9
2000年
对秦皇岛热电厂 2号锅炉燃烧器的技术改造结果表明 ,在旋流燃烧器一次风出口加装齿形煤粉增浓器 ,可以实现浓淡分离燃烧 ,提高锅炉的低负荷稳燃性能和效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
金燕张海霞郑洽余徐秀清
关键词:旋流燃烧器稳定燃烧
秦皇岛热电厂2号锅炉旋流燃烧器的技术改造被引量:4
1999年
对秦皇岛热电厂2号锅炉燃烧器的技术改造结果表明,在旋流燃烧器一次风出口加装齿形煤粉增浓器,可以实现浓淡分离燃烧,提高锅炉的低负荷稳燃性能和效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应用于旋流燃烧器的技术改造。
金燕张海霞郑洽余徐秀清
关键词:旋流燃烧器稳定燃烧锅炉热电厂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内焦炭粒子燃烧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2
1995年
本文通过建立单颗粒焦炭粒子燃烧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求解,探明了焦炭粒子中含碳量随粒径变化呈峰值特征这一现象的物理本质。结果表明:粒径越小,其温度越接近于床内环境温度,而且燃尽时间随粒径变化的曲线将出现峰值。本文还讨论了分离器性能、燃烧室中燃料的内循环和燃烧室高度对燃尽过程的影响。
郑洽余刘信刚金燕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锅炉
L型阀内气固两相流体流动特性的研究
郑洽余麻智文
关键词:气体-固体流动流动性阀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