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辉
- 作品数:32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木犀草素四甲醚在制备抗猪塞内卡病毒的制剂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木犀草素四甲醚的一种用途,是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SVA感染的制品;本发明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SVA感染的制品,所述的制品中包含有药理有效浓度的木犀草素四甲醚。本发明提供了木犀草素四甲醚在制备...
- 尼博蒙英雯沙洲李月华郑辉迟田英崔进房琳琳张慧董雅琴戈胜强刘爽魏荣
- 我国部分省份牛冠状病毒HE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 2024年
- 2020-2023年收集我国14个省份78个临床发病牛群的肛拭子、粪便、组织等样品1819份,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牛冠状病毒(BCoV)检测,并选取部分核酸阳性样品进行HE基因全长的扩增、测序与遗传变异分析。78个发病牛群中,BCoV阳性场占56.41%,共获得35条HE基因全长序列,与参考序列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7.0%~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0%~99.8%。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CoV毒株HE基因在进化上呈现典型的地域性特点,亚洲毒株和美国毒株进化上较为接近,而欧洲毒株位于另一个分支,所测毒株与中国参考毒株处于亚-美型毒株分支中,位置相对较为集中。所测35个HE序列中,有34个没有发生插入或缺失突变,来自宁夏的BCoV/NX13/CHN/2023毒株其HE基因存在12个核苷酸的插入突变,证实了BCoV HE基因插入变异株在我国的存在。基因重组分析显示,该毒株与BCoV/HeB120/CHN/2021的HE基因可能发生了重组,预测重组值分别为0.797和0.759。说明了我国部分省份临床发病牛群BCoV感染及BCoV HE基因的遗传变异,为明晰我国BCoV流行毒株分子特征提供参考。
- 罗健丹张欣怡房琳琳刘爽郑辉魏荣董雅琴肖啸
- 关键词:牛冠状病毒系统进化分析变异株基因重组
- 山东地区1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并掌握山东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变异情况,为BVDV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集养牛场疑似BVDV感染样品制备组织上清液,利用RT-PCR方法进行病原鉴定,接种MDB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电镜观察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对分离毒株全基因组进行分段扩增、克隆和测序,并采用Lasergene等软件分别对全基因组序列、N^(pro)和E2基因进行比对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病料样品BVDV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得到大小约504 bp的目的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IFA结果显示特异性绿色荧光;电镜下可见直径约50 nm的病毒粒子,表明分离到1株非致细胞病变型BVDV毒株,命名为SDNF9株。分离株基因组全长为12232 nt,与BVDV参考毒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相似性为79.1%~93.8%,其中,与中国分离毒株22AH-1和澳大利亚毒株Bega-like的相似性最高,为93.8%;N^(pro)和E2蛋白氨基酸存在多个位点变异;SDNF9分离毒株与BVDV2型毒株和BVDV3型毒株处于遗传演化的不同分支,而与BVDV 1型毒株处于同一分支,属于BVDV 1c基因型。【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株BVDV 1c流行毒株,并进行基因组和遗传演化分析,与中国分离毒株22AH-1亲缘关系最近,为山东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和疫苗研制提供数据和材料支持。
- 毕峻铭董雅琴崔进沙洲顾丛丛郑辉郑辉魏荣孙福亮张志宏
- 关键词:遗传进化分析
- CSFV陕西分离株SXCDK全基因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分离猪瘟病毒(CSFV)SXCDK株,测定其全基因组序列,研究其分子特性及与其他毒株的亲缘关系,为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积累材料。【方法】从陕西省西安市采集疑似猪瘟病料进行病毒分离,获得猪瘟病毒SXCDK株。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瘟病毒全基因序列及相关参考文献,合成11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分11段扩增CSFV分离株SXCDK基因,拼接后获得其全基因组(GenBank登录号:GQ923951)。利用DNAstar、ClustalX1.83和Mega 4.1等软件,对分离株SXCDK与其他猪瘟病毒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SFV陕西分离株SXCDK基因组全长12 296 nt,由373 nt的5′非翻译区、编码3 899个氨基酸的11 697 nt开放阅读框和226 nt的3′非翻译区组成。分离株SXCDK和其他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3.6%~96.2%,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1.3%~97.8%。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分离株SXCDK与台湾分离株96TD的亲缘关系最近,两者之间的进化距离为0.038,分离株SXCDK与2006年陕西省分离株SXYL2006进化距离较远,两者之间的进化距离为0.065。CSFV SXCDK株属于2.1a亚群毒株。【结论】分离株SXCDK是我国内地首株已确定全基因序列的猪瘟病毒2.1a亚群毒株,与同亚群的96TD亲缘关系最近。
- 李玲伟张志吴发兴程伟杨若松张燕霞刘爽郑辉李晓成陈德坤
- 关键词:猪瘟病毒全基因
- 健康屠宰猪中博卡病毒的检测及遗传演化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为了解我国健康猪群中猪博卡病毒(PBoV)的感染状况,从屠宰场内采集猪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等组织,分别采用套式PCR进行猪博卡病毒1型和2型的检测。结果表明,28份样品中有2份样品用猪博卡病毒2型引物可扩增出439 bp的特异性条带;结构蛋白VP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2份样品均为猪博卡病毒2型感染,且其VP1序列与猪博卡病毒参考株HM053694的同源性最高,分别达93.8%和93.3%,同属PBoV1/PBoV2进化分支;而与另一个猪博卡病毒V6/V7进化分支的同源性仅为35.1%~39.2%,距离较远。
- 张志王赛赛李岚刘爽李蕾郑辉吴发兴张燕霞李晓成
- 关键词:套式PCR
- 2019年我国部分省份猪群塞内卡病毒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7
- 2021年
- 为了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猪群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方法对2019年在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东北6个地区16个省、市、自治区屠宰场与非健康猪场采集的1310份猪组织样品和828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病原学与血清学调查,并结合2016—2018年数据,分析SVA在空间、时间和群间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来看,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组织样品阳性率分别为4.07%、17.06%、29.27%、0、2.65%、0,场阳性率分别为26.67%、57.14%、50.00%、0、30.00%、0;华东和西北地区血清学样品阳性率分别为6.98%、15.17%,场阳性率分别为66.67%、93.33%。从时间分布来看,2019年屠宰场和非健康猪场组织样品阳性率分别为7.53%和3.24%,与2018年(11.21%和22.62%)比较明显下降;2019年下半年组织样品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西北地区由上半年未检出增长为4.40%,华南地区由上半年的7.30%增长至28.70%。从群间分布来看,表观健康猪群(屠宰场)的组织样品阳性率(7.53%)与场阳性率(25.00%)均高于非健康猪群(3.24%和18.75%)。说明2019年SVA的流行强度有所下降,但流行范围仍较广、感染率仍较高且存在大量隐性感染,需加强猪群SVA流行状况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 高春柳董雅琴周晓翠刘爽郑辉张锋崔进张慧武瑞李晓成尼博魏荣
-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三间分布
- 一种快速检测O型口蹄疫病毒的方法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O型口蹄疫病毒的方法,即在筛选获得了一组高效特异性检测O型口蹄疫病毒的RT‑RAA引物探针的基础上,以RT‑RAA技术和CRISPR/Cas13a技术结合,实现对FMDV‑O临床样本的高灵敏度、...
- 沙洲尼博 崔进郑辉 李晨钰董雅琴张慧 房琳琳刘爽王晓华戈胜强魏荣
- 猪精液中五种病毒的初步检测被引量:14
- 2012年
- 为探明猪精液在疫病传播中的作用,应用PCR和RT-PCR技术分别从发病猪场和未发病猪场采集种公猪精液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检测。结果发现,发病猪场的种公猪精液中CSFV、PRRSV、PRV、PCV-2的感染率分别为30.0%、50.0%、4.0%和30.0%,而未发病猪场的感染率分别为4.0%、20.0%、0.0%和8.0%,这表明精液是多种猪病原传播的良好媒介,提示种公猪对于疫病的发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 张志刘爽张燕霞吴发兴郑辉李晓成黄保续
- 关键词:种公猪精液
- 某猪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化脓隐秘杆菌混合感染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被引量:2
- 2022年
-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引起猪萎缩性鼻炎的病原之一,化脓隐秘杆菌是一种感染牛、羊、猪等动物的机会致病菌。国内目前没有关于二者混合感染猪的报道。本研究从陕西省某猪场发病仔猪肺脏中分离出两株病原菌,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 rDNA测序鉴定,确定病原菌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化脓隐秘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发现两株分离菌同时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头孢哌酮高度敏感。本研究为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化脓隐秘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参考。
- 张慧高洁刘爽郑辉董雅琴李晓成魏荣
- 关键词: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化脓隐秘杆菌药敏试验
- 尼帕病毒病疫苗研究进展
- 2024年
- 尼帕病毒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1998年在马来西亚首次出现。引起该病的病原为尼帕病毒,它是一种单负股RNA病毒,可感染猪、马、犬、猫等多种动物,对人的致死率可达75%以上。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上市。该病毒的表面糖蛋白是目前疫苗研究的主要靶标。以此为靶标,已有多种候选疫苗在不同动物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免疫效果,其中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是当前研究热点,已有3种相关人用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目前尼帕病毒病兽用疫苗研究进展缓慢,而兽用疫苗的使用可以有效预防病毒的跨种传播,符合“同一健康”理念,因此应加大兽用疫苗的研发力度。本文对尼帕病毒病不同类型疫苗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疫苗研究中的问题,以期为尼帕病毒病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 张慧戈胜强刘爽刘爽王晓华郑辉王淑娟赵永刚魏荣
- 关键词:尼帕病毒疫苗研究人兽共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