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长民

作品数:1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机械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轧机
  • 6篇板带
  • 5篇板带轧机
  • 4篇电池
  • 4篇冷轧
  • 4篇工作辊
  • 3篇轧辊
  • 3篇制图
  • 3篇装配机
  • 3篇锰电池
  • 3篇碱锰电池
  • 2篇代换
  • 2篇轧板
  • 2篇轧机工作辊
  • 2篇条款
  • 2篇自动装配机
  • 2篇冷轧板
  • 2篇冷轧板带
  • 2篇冷轧机
  • 2篇机械制图

机构

  • 19篇燕山大学
  • 2篇中国运载火箭...

作者

  • 19篇郑长民
  • 4篇张起生
  • 3篇邹本有
  • 2篇姜桂荣
  • 2篇张晨光
  • 2篇林树忠
  • 2篇杨育林
  • 2篇姚春东
  • 1篇于敏之
  • 1篇郑长兰
  • 1篇赵炳利
  • 1篇姜世平
  • 1篇赵永和
  • 1篇亓家祥
  • 1篇张树存
  • 1篇张炳利
  • 1篇孙铁铠
  • 1篇贾春玉
  • 1篇李重真
  • 1篇张慧姝

传媒

  • 4篇机械工程师
  • 2篇轧钢
  • 2篇燕山大学学报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钢铁
  • 1篇机械设计
  • 1篇冶金设备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电池
  • 1篇机械工业标准...
  • 1篇第14届全国...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铝箔轧制力的计算被引量:1
2000年
从铝箔轧制过程的实际出发,提出一个能够反映铝箔轧制过程物理变化规律的计算铝箔轧制力公式。本公式考虑铝箔入口和出口弹性变形和轧制铝箔两侧轧辊辊身端部弹性接触压力对轧制力的影响。本公式计算精确而且简便。
郑长民
关键词:铝箔轧制力
碱锰高能电池自动装环机系统最佳方案设计被引量:4
1997年
本文利用现代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电池自动装环机系统方案进行了最佳设计。在设计中对总功能进行“发散”求解,获得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经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后,确定了最佳方案。经过技术实施和生产使用表明,该原理方案完全可以满足生产使用要求,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树忠姜世平杨育林郑长民
关键词:电池
利用轧辊移动技术改造板带轧机
1999年
利用轧辊移动技术对老式四辊板带轧机进行了改造。
郑长民
关键词:轧机板形板带轧机
板带轧机工作辊传动轴头结构设计
1996年
介绍了板带轧机工作辊传动轴头的结构设计,新结构的工作辊传动端轴头使换辊更加迅速,并具有自动对中于传动轴轴套的功能。
郑长民
关键词:工作辊轧机
大型铝带冷轧机轧辊温度场及热变形的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提出了“通/断”式分段冷却控制模式的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利用轴对称有限元法模拟了2350铝带冷轧机轧辊的稳态温度场及其热变形,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该理论对于研究分段冷却控制板形具有重要意义.
赵永和李重真郑长民王铭泽
关键词:换热系数铝带冷轧机轧辊温度场
碱锰电池自动装配机的设计被引量:1
1999年
该机一次完成碱锰电池锰环的自动装配,包括:电池壳、锰环的上料、转位、定位、装环、复压检测,锰粉的除尘等自动化装配检测过程。设备生产效率高,性能稳定,替代人工组装。是生产电池的重要设备。
郑长民
关键词:电池装配机碱锰电池自动装配机
新型碱锰电池装配机
1999年
设计了一种新型碱锰电池装配机,论述了其装配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郑长民
关键词:电池装配机碱锰电池
对“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相关问题的研究
阐述了基本视图是空间概念,将其展开到同一图面上之后,可按基本视图配置形式配置视图,或者按向视配置法配置视图。文中指出:基本视图配置形式配置视图投影面只有一种展开方法;向视配置法配置视图投影面则有多种展开方法。文中还阐述了...
张起生郑长民姚春东邹本有
关键词:机械制图
文献传递
新型板带轧机轧辊卡板结构分析
2003年
介绍了新型板带轧机轧辊卡板的结构。新型卡板满足了快速换辊的需要,它安装于轧机的操作侧,使操作、安装简便。卡板与轴承座间设计有间隙,提高了轧机的运行精度。
郑长民
关键词:轧辊设计
关于国家标准中剖视图配置相关条款的研究及其修订建议
2003年
从投射方向、投影面旋转展开方法等投影基本原理这一层面上阐述剖视图配置及其相关问题。指出了剖视图可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文中提出 :当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剖视图时 ,投射方向不需表示出来 ,即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省略不画 ;当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剖视图时 ,投射方向必须表示出来 ,即必须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研究了国家标准 GB4 4 5 8.1- 1984第 4 .7款 。
张晨光张起生姜桂荣张炳利郑长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