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建广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极尖区
  • 2篇太阳风
  • 2篇偶极
  • 2篇倾角
  • 1篇地磁
  • 1篇地磁活动
  • 1篇地球
  • 1篇地球磁层
  • 1篇星际
  • 1篇星际磁场
  • 1篇星载
  • 1篇行星
  • 1篇行星际
  • 1篇行星际磁场
  • 1篇耀斑
  • 1篇日面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太阳风动压
  • 1篇太阳活动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国家卫星气象...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上海卫星工程...

作者

  • 8篇郭建广
  • 4篇史建魁
  • 3篇刘振兴
  • 1篇孙莹
  • 1篇张子迎
  • 1篇张申毅
  • 1篇孙越强
  • 1篇程征伟
  • 1篇张效信
  • 1篇张斌全
  • 1篇吕建永
  • 1篇薛炳森
  • 1篇张鑫
  • 1篇王明
  • 1篇王铮
  • 1篇常峥
  • 1篇陈强
  • 1篇王春琴
  • 1篇沈国红
  • 1篇张立国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星载辐照剂量深度分布探测仪设计被引量:1
2021年
空间带电粒子对在轨航天器会产生辐照剂量效应,严重时可导致星载设备及航天器等的性能衰减及寿命下降,因此采用了星内多点多方位的辐照总剂量探测技术.在中国首次采用深度剂量监测方案.每个探头设置5个剂量监测点,对应屏蔽厚度分别为0(开窗),1mm,2.5mm,3.5mm,6mm的铝结构,探测剂量总量程为2×10^(6)rad(Si),最高灵敏度为1rad(Si).所设计的星载辐照剂量深度分布探测仪可以对卫星在轨遭受的辐照剂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其探测结果用于研究星内剂量深度分布,对卫星载荷在轨工作状态进行分析评估,并为后续卫星的抗辐照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孙莹孙莹张效信张斌全张效信沈国红张鑫王春琴张申毅宗位国沈国红薛炳森常峥陈强王春琴
关键词:辐照剂量抗辐照加固空间环境
中高度极尖区位形统计研究
<正>行星际磁场和地磁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极尖区的独特结构和特性,太阳风中的粒子可以通过极尖区,很容易的进入到电离层中,而来自电离层的离子也可以上行到极尖区中。极尖区的研究对于了解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的耦合过程有着重要的科...
郭建广史建魁T.L.Zhang刘振兴
文献传递
极尖区电离层离子与地磁活动及太阳风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对2001~2003年间Cluster星簇穿越极尖区期间观测到的电离层起源的离子(O+离子,He+离子和H+离子)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研究了这些离子的数密度与地磁活动以及太阳风动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O+离子数密度和地磁活动指数Kp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He+离子数密度和地磁活动指数Kp不相关,O+离子和He+离子数密度都和太阳风动压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离子数密度与太阳风动压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和地磁活动指数Kp不相关.最后,对这些离子的特性与太阳风动压及地磁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郭建广史建魁T.L.Zhang刘振兴A.FazakerleyH.RèmeI.DandourasE.Lucek
关键词:极尖区离子KP指数太阳风动压
中高度极尖区粒子特性研究
行星际磁场和地磁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极尖区的独特结构和特性,极尖区的粒子有直接来自太阳风的,也有来自电离层的。
郭建广史建魁
文献传递
利用活动区磁场能量预报耀斑发生概率
太阳磁场可以作为研究太阳活动特别是各类爆发现象的一条主线,本项目利用SOHO/MDI全日面磁图数据,发展太阳活动区自动识别方法,研究太阳活动区磁场能量与耀斑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提炼新的预报参数,提高以神经网络方法为基础的...
郭建广
关键词:太阳活动区神经网络
偶极轴倾角对极尖区位置影响的南北半球比较研究
<正>行星际磁场和地磁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南北半球两个漏斗状的极尖区,太阳风中的粒子可以通过极尖区,很容易的进入到电离层中,而来自电离层的离子也可以上行到极尖区中。极尖区的研究对于了解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的耦合过程有着重要...
郭建广史建魁T.L.Zhang刘振兴
文献传递
行星际磁场对极尖区位形变化的统计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Cluster卫星数据,选取2001—2010年期间的616个极尖区穿越事件,研究了行星际磁场(IMF)的大小和方向对极尖区位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_z为北向时,随着B_x负向的增大,极尖区的磁不变纬度向高纬方向(极区)移动;当B_z为南向时,随着B_x负向增大,极尖区的磁不变纬度略微向低纬度方向(赤道)移动.B_x正向增大时,极尖区并没有明显移动.B_x对极尖区影响在南半球较为显著,在北半球没有明显规律性变化.此外,随着行星际磁场锥角的增大(>90°),极尖区也随之向高纬移动.当B_z南向时,随着B_y的负向增大,极尖区在北半球向晨侧移动,在南半球向昏侧移动.而当B_z南向增加时,南北半球两个极尖区的磁不变纬度都朝赤道方向移动;但北向B_z时几乎没有移动.
徐佳莹吕建永王明郭建广
关键词:极尖区行星际磁场
不同高度处极尖区位置对地磁偶极倾角的依赖程度
2013年
由于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以及地磁偶极倾角的存在,地球磁层极尖区的位置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与太阳风参数的扰动变化有关,而且与地磁偶极轴运动状态有关.关于极尖区位置对地磁偶极倾角的依赖程度问题,
郭建广史建魁程征伟张子迎王铮张铁龙刘振兴DUNLOP Malcolm
关键词:磁偶极极尖区倾角地球磁层相互作用太阳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