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
- 作品数:4 被引量:6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神分裂症与外周血清BDNF水平关系的系统综述(英文)被引量:7
- 2012年
- 背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病程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有关精神分裂症与外周血清 BDNF 水平关系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目的 综合国内外研究,系统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清BDNF水平的特点。方法 我们采用 Cochrane 系统综述方法和 RevMan 5.1 软件筛选研究并提取数据。通过国内外电子检索系统的检索并对获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评估,共检出268篇相关文献。其中25篇(20篇英文,5篇中文)被纳入分析,它们为 2011 年 12 月底以前公开发表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不伴有其他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DNF的血清水平。系统综述的主要结局指标是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合并的标准化均数差值(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由两位评价者根据 GRADE 系统的方法独立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1 软件对研究的异质性、敏感性和可能的发表性偏倚进行检验。结果 累计 1663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355 名对照纳入 Meta 分析。15 项被评估为低质量研究,10 项为极低质量研究。研究结果存在高度的异质性(I2=89%),但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异质性与人种、样本量、年龄、性别、入组前是否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及研究质量等因素不存在相关性。由于研究间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SMD,结果为-0.74(95% CI, -0.99~-0.50; Z=5.99,p<0.001)。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稳定性较好。无发表偏倚的证据。结论 尽管统计结果强有力地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 BDNF 水平低于对照人群,但由于现有研究的质量较低以及各研究之间的结果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 BDNF 浓度低的证据应属较"弱"。今后需要开展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使用统一的入组标准和
- 崔慧茹金一王继军翁旭初李春波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精神分裂症BDNF血清随机效应模型
- 联合用药精神障碍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考察联合用药对精神障碍患者氯氮平(CLZ)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71例服用CLZ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CLZ及去甲氯氮平(N-CLZ)的血药浓度;并结合CLZ剂量、联合用药(氯硝西泮等12种药物)等情况,运用SPSS 17.0软件包分析联合用药对CLZ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联合用药组CLZ剂量、CLZ血药浓度、N-CLZ血药浓度均低于CLZ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联用氯硝西泮、帕罗西汀、文拉法新、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利培酮组的CLZ使用剂量低于CLZ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用氯硝西泮、碳酸锂、丙戊酸钠和喹硫平组的CLZ血药浓度低于CLZ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用氯硝西泮、碳酸锂、丙戊酸钠、舍曲林、喹硫平和利培酮组的N-CLZ血药浓度低于CLZ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LZ单用组中,CLZ剂量与CLZ血药浓度、N-CLZ血药浓度三者间两两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一些常用精神科药物对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存在一定程度影响,临床上应加强对联合用药精神障碍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患者的氯氮平剂量。
- 蒋平刘红梅任娟娟李婷林治光金一崔慧茹孙秀佳李春波
- 关键词:血药浓度联合药物疗法氯氮平去甲氯氮平
- 中国普通人群焦虑障碍患病率的荟萃分析被引量:45
- 2013年
- 目的评价中国普通人群1982-2012年焦虑障碍患病率及其在性别、年龄、城乡、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调研年代、诊断标准等不同因素间的差别。方法检索EMBASE、PubMed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并辅以文献追溯方法,收集1982-2012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中国人群焦虑障碍患病率的研究文献,依照事先定义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根据观察性研究的报告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2.15.0软件对资料间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合并患病率及发表偏倚评估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5项研究196020人纳入分析。焦虑障碍时点患病率为1.0%[95%可信区间(CI)0.7%-1.4%],12个月患病率为4.5%(95%CI2.7%-7.5%),终生患病率为3.2%(95%CI2.1%-4.7%)。以时点患病率计,广泛性焦虑障碍患病率为0.6%(95%CI0.4%~0.9%),惊恐障碍为0.2%(95%CI0.1%-0.4%);青壮年人群焦虑障碍患病率为1.3%(95%CI0.3%-4.7%),中年人群为3.0%(95%CI1.2%-7.4%),老年人群为7.1%(95%CI5.4%-9.2%);城市焦虑障碍患病率为2.8%(95%CI1.1%~7.5%),农村地区为2.9%(95%CI1.5%~5.6%);1982--1992年的研究焦虑障碍患病率合并为0.3%(95%CI0.1%~0.6%),1993-2000年为0.5%(95%CI0.2%-1.1%),2001年后为2.8%(95%CI2.1%~3.8%);应用国内诊断标准的焦虑障碍患病率为0.3%(95%CI0.1%-0.8%),国外/国际诊断标准为3.2%(95%CI2.3%-4.4%);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报告规范评分结果为(14.36±3.17)分。结论中国普通人群焦虑障碍总患病率较低,但研究报告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中老年人�
- 胡强万玉美苏亮李惠金一李婷王继军李春波张明园
- 关键词:焦虑症患病率META分析
- 不同意识状态对视觉情绪加工的调制
- 视觉情绪信息加工与意识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用于研究意识下加工的启动范式由于呈现刺激的时间很短,因而无意识下对刺激的加工可能不充分。本研究应用双眼竞争的实验手段,采用2(正性/负性面孔)*2(可见/不可见)* 2(图片呈现...
- 赵金萍杨志金一蒋毅翁旭初
- 关键词:情绪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