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中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污染
  • 3篇曝气
  • 2篇底泥
  • 2篇生物接触
  • 2篇生物接触氧化
  • 2篇生物膜
  • 2篇生物膜活性
  • 2篇水体
  • 2篇曝气器
  • 2篇曝气系统
  • 2篇助凝
  • 2篇微孔曝气
  • 2篇微孔曝气器
  • 2篇污染河水
  • 2篇聚合氯化铝
  • 2篇湖泊
  • 2篇活性
  • 2篇鼓风曝气
  • 2篇鼓风曝气系统
  • 2篇管理维护

机构

  • 9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暨南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金中
  • 6篇许振成
  • 6篇虢清伟
  • 5篇谌建宇
  • 5篇陈泽涛
  • 4篇易皓
  • 3篇李开明
  • 3篇黄建洪
  • 3篇谢丹平
  • 3篇江栋
  • 2篇黄博
  • 2篇刘晓伟
  • 2篇李明玉
  • 2篇杨仁斌
  • 2篇骆其金
  • 1篇叶锦韶
  • 1篇蔡佳芮
  • 1篇黄润聪
  • 1篇金程露
  • 1篇赵航剑

传媒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生态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城市河道受污染底泥对水体产生大的二次污染,为有效的控制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和开发有效的水体治理技术方法,本研究利用人工模拟河道在连续流条件下,对河道污染底泥的生物修复及其对水体生物修复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曝气增氧和投加底泥生物修复制剂联合处理的方式能达到好的底泥生物修复效果,能有效的提高底泥的生物降解活性(G值),削减底泥氮磷污染物的释放量,底泥G值与底泥氮、磷污染物释放量呈显著负相关性:单独采用曝气增氧和投加土著微生物制剂联合实施的生物修复方法对河道污染水体均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但底泥的生物修复将对河道水体生物修复的效果产生大的影响。底泥生物修复后,对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的处理效果更加显著,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水体COD、氨氮的最大去除率由65.0%和16.30%提高到72.0%和41.0%,水体生物修复的周期由13 d缩短为6 d。
刘晓伟谢丹平李开明金中江栋李明玉
关键词:城市河道底泥污染水体污染生物修复
超细粉体凹凸棒石助凝处理污染河水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投加超细粉体(200目)凹凸棒石原土及酸改性凹凸棒石,考察了其对聚合氯化铝(PAC)处理污染河水的助凝效果。结果表明,原土和酸改性土均有较好的助凝效果,在投加了原土和酸改性土后,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均有很大提高。当原土和酸改性土的投量为1%时,对COD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6%和39%,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1%和25%,对浊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7%和53%,对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5%和7%。投加原土和酸改性土明显改善了絮体的沉降性能,当投量为1%时,产生的污泥体积均不及单独投加PAC的1/2,降低了后续处理的难度。原土与酸改性土复配时,在投量为0.6%的条件下,其适宜的比例为1∶2,且处理效果优于同一投加量下原土或酸改性土的。
易皓许振成金中杨仁斌虢清伟
关键词:超细粉体凹凸棒石助凝河水聚合氯化铝
超细粉体凹凸棒石助凝去除富营养化河水中的藻类被引量:5
2009年
考察了投加超细粉体(200目)凹凸棒石对聚合氯化铝(PAC)混凝沉淀去除富营养化河水中藻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凹凸棒石能大大提高PAC对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且可以明显增加絮体的密度,改善絮体的沉降性能,抑制絮体中藻类的上浮。当PAC投量为40mg/L、凹凸棒石投量为0.08%时,PAC与凹凸棒石联用对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较单用PAC时分别提高了14.5%和14.0%,形成的絮体沉降体积仅为单用PAC时的1/2,降低了后续处理难度。
虢清伟许振成谌建宇金中易皓黄建洪陈泽涛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助凝藻类
一种组合式鼓风曝气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的组合式鼓风曝气系统,其安装在填料下方,包括可提升管式悬链微孔曝气器、固定穿孔管式曝气器,所述可提升管式悬链微孔曝气装置安装在填料之下,且所述固定管式曝气装置安装在可提升管式悬链微孔...
虢清伟金中许振成谌建宇陈泽涛黄建洪易皓骆其金
文献传递
再力花处理河涌和湖泊水样有机污染物及离子的特性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明确河涌和湖泊水样中COD、TP、TN和阴阳离子的植物处理效果,以及含氮污染物的植物转化规律,以前期研究中选育的再力花处理了广州市某河涌和暨南大学明湖水样。结果证明,再力花能有效地促进河涌和湖泊水样中TN、CODCr和TP的去除。处理144 h后,河涌水样初始浓度为11.15 mg L-1、45 mg L-1和1.17 mg L-1的TN、CODCr和TP分别降至3.21 mg L-1、15.8 mg L-1和0.53 mg L-1;湖水初始浓度为4.50 mg L-1、36 mg L-1和0.25 mg L-1的TN、CODCr和TP分别降至2.31 mg L-1、11.7mg L-1和0.03 mg L-1。水样中的微生物和再力花均能去除NH4+,并引起水中还原态氮发生亚硝化和硝化,但是不会明显改变Cl-、SO42-、Na+、K+、Mg2+和Ca2+等离子的浓度。
谢丹平李开明金中江栋赵航剑金程露蔡佳芮黄润聪叶锦韶
关键词:河涌污染植物修复离子
填料床处理污染河水的冬季运行特性被引量:1
2009年
对冬季填料床处理滇池流域污染河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在2~6℃时,废砖块中微生物活性较低,温度回升后,微生物活性也随之增强;2~12℃时,废混凝土/沸石/煤渣组合生物量高,耗氧速率大且较为稳定,COD去除率保持在50%左右。降温期(5~12℃)时,废砖块对TN、NH4+-N和DTP去除率最高,平均可达64.5%、64.7%和69.7%;低温期(2~6℃)时,废混凝土/沸石/煤渣组合对NH4+-N、TN的去除率能达到56.4%~75.1%、56.5%~63.0%,大石子/小石子/煤渣组合削减DTP负荷量达到了2.1g/(m2·d)。废砖块和大石子/小石子/煤渣组合分别适合在低负荷和高负荷下运行。综上所述,在整个试验过程中(2~12℃),废混凝土/沸石/煤渣组合表现出了对COD、N和DTP去除率相对稳定的特征,是冬季处理滇池流域污染河水的适宜填料。
黄博虢清伟许振成杨仁斌金中谌建宇陈泽涛
关键词:填料脱氮除磷滇池
一种兼具水质净化与农业生产功能的基-塘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农业生产功能和水质自净化功能的基-塘系统,它包括装填了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填料层的基、基侧的水塘和可以将糖水抽回到基中的布配水系统。基上和塘内可种植经济作物,塘内可放养鱼类,从而使该系统在净化水质的同时...
许振成虢清伟黄博金中谌建宇陈泽涛
文献传递
一种组合式鼓风曝气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的组合式鼓风曝气系统,其安装在填料下方,包括可提升管式悬链微孔曝气器、固定穿孔管式曝气器,所述可提升管式悬链微孔曝气装置安装在填料之下,且所述固定管式曝气装置安装在可提升管式悬链微孔...
虢清伟金中许振成谌建宇陈泽涛黄建洪易皓骆其金
文献传递
曝气复氧对底泥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通过分析底泥氮污染物释放规律和转化过程,以及底泥生境、氮形态变化和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规律,探讨了不同曝气复氧条件影响底泥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生物代谢、物理化学联合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曝气复氧对底泥中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是一个包括微生物代谢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的复杂联合作用过程。水体好氧环境的改变主要引起参与底泥氮循环的硝化、亚硝化和反硝化功能菌群群落结构的演变,对异养菌和氨化菌的影响不大,证明环境好氧条件的改变对底泥有机质生物分解产生氨氮的微生物代谢过程影响不大,主要对底泥释放的氨氮硝化、反硝化等生物转化过程产生大的影响。不同溶解氧条件下,底泥释放的氮素在微生物作用下主要以NH4+-N和NO3--N的形式进入试验体系,并在特定的氧化还原电位(临界值-200 mV)和pH(临界值6.70)条件下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在底泥中以离子交换态氮(IEF-N)、碳酸盐结合态氮(CF-N)、铁锰氧化态氮(IMOF-N)及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等不同形态氮相互转化,同时,在氮的转化和循环过程中部分输入上覆水体。在低溶解氧组实验条件下[ρ(DO)<0.5 mg.L-1],底泥向水体输出氮总量为底泥可转化态氮的19.7%,主要为氨氮,最大释放速率达到289.13 mg.m-2.d-1,释放的质量浓度可达到18.8 mg.L-1;好氧条件下(DO饱和),底泥向水体输出氮总量为底泥可转化态氮的1.8%;好氧-缺氧条件下为11.7%,主要以N2的形式释出系统。
刘晓伟谢丹平李开明金中江栋李明玉
关键词:曝气复氧底泥氮循环微生物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