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梅

作品数:35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CT
  • 5篇结节
  • 4篇肿瘤
  • 4篇甲状腺
  • 3篇双能CT
  • 3篇良恶性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颅内
  • 3篇甲状腺结节
  • 3篇恶性
  • 3篇CT诊断
  • 2篇动脉瘤
  • 2篇血供
  • 2篇影像
  • 2篇造影
  • 2篇造影剂
  • 2篇痛风
  • 2篇痛风患者
  • 2篇尿酸

机构

  • 33篇齐齐哈尔市第...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阿荣旗中蒙医...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4篇金梅
  • 10篇刘力
  • 8篇于晓明
  • 6篇侯庆更
  • 6篇高振兴
  • 6篇陈通
  • 5篇景昱
  • 4篇康鑫
  • 3篇徐桂荣
  • 3篇王开乐
  • 3篇李鑫
  • 2篇刘建新
  • 2篇李丽
  • 2篇高振兴
  • 2篇张挽时
  • 2篇彭晓刚
  • 2篇彭小刚
  • 2篇陈文静
  • 2篇沈剑
  • 1篇徐家兴

传媒

  • 7篇中外医用放射...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CT理论与应...
  • 2篇空军总医院学...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能CT对甲状腺结节诊断效能与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双能CT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旨在提高甲状腺癌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头颈外科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24例,其中甲状腺癌组148例设为观察组,甲状腺良性结节76例设为对照组,分析术前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学结果对照。结果:22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观察组甲状腺癌148例、对照组良性结节76例,102例结节形态不规则,104例结节出现"半岛状"瘤结节,106例结节出现"强化残圈"征,89例出现"沙粒样"钙化,84例恶性结节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动、静脉期甲状腺良性结节标准化碘浓度比率、能谱曲线斜率均高于甲状腺癌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双能CT定量分析结合CT征象对甲状腺结节鉴别有一定特征性,不同病理类型与碘图、能谱曲线关系密切,可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并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
刘力金梅李鑫闫晓光陈通康鑫陈文静高晓隆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双能CT病理类型
双能CT彩色编码技术对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DECT)彩色编码技术对痛风患者不同临床时期尿酸盐结晶与血尿酸的关系,进而评估双能CT成像在痛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的双能CT成像特点及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分期分为两组,男92例,女28例;对照组为非痛风患者30例,男26例,女4例。所有患者手、足均行DECT非增强扫描,薄层重组后将原始数据传至MMWP工作站选择Dual Energy GOUT软件,进行影像后处理,比较痛风患者两期尿酸盐沉积的差异与尿酸值相关性,以及DECT检测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年龄=0.236,P性别=0.613,P>0.005)。高尿酸组尿酸盐沉积量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两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痛风组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结论:DECT成像技术对尿酸盐结晶沉积有很好的显示能力,对高尿酸血症、痛风早期、疑似痛风患者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痛风筛选的常规检查项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力金梅沈剑林奕军高振兴王开乐陈通
关键词:痛风尿酸尿酸盐结晶
胃肠道穿孔的CT诊断价值被引量:14
1997年
目的:报道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组7例,术前均行多种体位的上腹部CT检查。结果:胃前壁穿孔3例,胃后壁穿孔2例,十二指肠球穿孔1例,降结肠穿孔1例。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直接征象有管壁不规则,周围脂肪层模糊;间接征象为腹腔内散在游离气体,以及穿孔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结论:CT对临床症状较轻,X线透视膈下无游离气体者,特别是对胃后壁穿孔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且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金梅于晓明景昱彭晓刚刘建新
关键词:胃肠道穿孔CT
胰腺胰岛素瘤的少见影像表现
目的 结合文献与临床、影像资料,系统性总结胰腺胰岛素瘤的少见CT、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为胰腺胰岛素瘤26例(病理确诊25例,临床诊断1例):去掉其中常见表现(单发、良性、富血供、直径<2.0cm、质地均匀、位于...
李白鸽林炳权金梅陈瑞莹许乙凯
关键词:胰岛素瘤钙化
128层MSCT测量肝脏体积在肝巨大血管瘤精准切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肝脏体积测量对肝巨大血管瘤行精准肝切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拟诊肝巨大血管瘤患者28例,术前均行CT常规平扫+肝脏三期增强扫描,将薄层图像传至GE AW4.6后处理工作站,采用肝脏体积测量软件(Volume),分析肝巨大血管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从而生成全肝体积和肝血管瘤体积。经CT医师与普外科医师商讨制定手术方案,分析预切除肝体积,将手术标本采用水测法得出切除标本的总体积。将预切除肝体积与手术标本体积间进行线性相关分析。运用SPSS 20.0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肝脏海绵状血管瘤22例,硬化性血管瘤3例;血管内皮细胞瘤2例;毛细血管瘤1例。预切除肝脏体积介于(1650.52±475.90)cm3,手术标本体积介于(1670.64±420.25)cm3,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术前预切除体积百分比与术后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按照术前制定的手术切除方案,所有肝血管瘤均完整切除。预切除肝体积与手术标本体积间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为0.924。结论 128层MSCT肝脏体积测量可作为普外科施行精准肝切除的重要影像学依据,并提供个体化指导。
刘力金梅曹大勇林奕军高振兴于晓明
关键词:肝脏血管瘤体积测量精准肝切除
双源CT四维动态螺旋扫描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双源CT四维动态螺旋扫描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9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可分为对照组(450例,采用常规CT检查)和观察组(450例,采用CTA联合CTP进行检查),对所有患者的扩张率、收缩率、危险率、破口率和血管流向正常率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结果:对两组的检查效果进行分析,可看到观察组的扩张率、收缩率、危险率、破口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的血管流向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颅内动脉瘤破裂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采用CTA联合CTP的检查方法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金梅刘力李鑫林奕军陈通李一帆闫涛刘洁群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破裂
栓塞性梗塞与血栓性梗塞的CT分析
1997年
秦晓琴金梅
关键词:CT
颅内蛛网膜囊肿17例临床分析
1994年
颅内蛛网膜囊肿为一少见疾病,临床对该病的认识还未达到完善地步。本院从1989~1992年共诊治17例,其中幕上12例,幕下5例。儿童多表现为头颅增大,成人以头痛为主。16例行手术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囊壁及分流术。全部痊愈出院。现对该病诊断及治疗作一分析。
景昱邓贺民金梅
关键词:颅内蛛网膜囊肿出院痊愈头颅分流术
急性纵隔炎三例
1998年
急性纵隔炎三例金梅于晓明景昱例1男,45岁。4天前误食玻璃片后,呼吸困难并窒息,经抢救症状缓解。2日后因出现高热,胸部疼痛,吞咽困难而入院。CT检查:隆突右下方见不规则高密度影,CT值1525HU,周围由软组织包绕,病灶沿后纵隔向上延伸并突向右侧胸腔...
金梅于晓明景昱
关键词:纵隔炎急性CT病例报告
DECT虚拟平扫在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双源CT虚拟平扫(VNC)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并行甲状腺常规平扫(CNC)及双能量模式(DECT)增强扫描的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Liver VNC""Monoenergytic"软件处理得到VNC图像、碘图及能谱曲线,对甲状腺结节VNC图像和CNC图像在平均CT值、信噪比(SNR)的图像质量、对比度噪声比(CNR)以及病灶的显示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CNC和VNC所测甲状腺结节的平均CT值、SNR、CNR及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能量扫描模式较常规扫描模式的总辐射剂量小(P<0.05);双能CT检查的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92.9%,准确性为96.2%。结论在甲状腺结节检查中,一次双能量增强扫描可获得增强图像和VNC图像、碘图和能谱曲线,而VNC图像不影响病灶的观察同时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为甲状腺疾病临床诊疗提供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刘力金梅高振兴林奕军陈通侯庆更徐桂荣于晓明
关键词:双能CT虚拟平扫甲状腺结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