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生杨

作品数:66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历史地理
  • 29篇哲学宗教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清代
  • 6篇宋代
  • 5篇哲学
  • 4篇蜀学
  • 3篇代销
  • 3篇学术
  • 3篇盐务
  • 3篇象数
  • 3篇理学
  • 3篇洛学
  • 3篇南宋
  • 3篇《太玄》
  • 3篇巴蜀哲学
  • 3篇编纂
  • 2篇丁宝桢
  • 2篇学术思想
  • 2篇学术渊源
  • 2篇盐务改革
  • 2篇扬雄
  • 2篇易象

机构

  • 5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0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 4篇四川师范学院
  • 3篇山东大学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湖南大学

作者

  • 65篇金生杨
  • 3篇蔡方鹿
  • 3篇刘俊哲
  • 3篇刘艳伟
  • 1篇黎春林
  • 1篇屈洪斌

传媒

  • 11篇西华师范大学...
  • 7篇周易研究
  • 4篇西华大学学报...
  • 3篇中华文化论坛
  • 2篇四川师范学院...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盐业史研究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文学遗产
  • 1篇孔子研究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贵州文史丛刊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中国地方志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20
  • 8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代西蜀熊过之易象学
西蜀熊过不仅以文章名,而且研思经训,发明易象,颇有成就.他早年读宋易不合,转而为汉易,复就读中秘书,尽求古易说,以深沉之思,神悟妙契,又亲近师友,重加讨索,紬绎参稽30余年而后成《周易象旨决录》一书.全书以易本在象,将象...
金生杨
关键词:明代哲学
佛教易学发展史综论被引量:3
2010年
以佛教教义解说易理,或以易理解说佛教教义,可以称之为佛教易学,或佛学易。自三国时康僧会引易明佛始,佛教易学从最初的格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易学成为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儒学的义理哲学化发展,对易学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隋唐时期,佛教界大多借助易学象数、义理权说佛理,在佛教各宗创教立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两宋时期,儒学复兴,宋儒借佛理论易解易,而佛教徒论易反不如儒家为盛。此时,杨简、王宗传等以心学言易而流于禅,开易学新风。明清时期,尤其是明代后期,儒家以狂禅解易,流于异学,而佛学界以佛释易、以易论佛也十分盛行,其中,紫柏真可、释智旭更有专门易著,最为知名。民国以来,以佛论易,其风不替。
金生杨
关键词:佛学易学史
巴蜀易学渊源被引量:2
2004年
巴蜀易学源远流长,神话传说作《易》之祖伏羲氏即为巴人。巴蜀地区卜筮活动兴盛,易学在此产生、传承具有一定基础。秦楚与巴蜀毗邻,文化联系紧密。巴蜀易学从楚地传入是可能的。明杨慎以孔子弟子商瞿为蜀人,宋人杨绘、谯定之易传自扬雄之师严君平,均反映出巴蜀易学起源早,影响远,值得重视。
金生杨
关键词:渊源
宋代君臣讲《易》考被引量:3
2004年
宋代君臣讲《易》、臣民进呈《易》之风盛行,持续时间很长,因此得到封赏的人比比皆是。宋代君 臣注重《易》理,并借此评论、讽谏时政,具有学以致用的意义。这种情况对宋代易学的繁荣与提高起到了很 大的促进作用。
金生杨
关键词:君臣
志承往圣,以开来学——论来知德的治学思想
2015年
明代学者来知德以"愿学孔子"为人生信条,认为"圣人可学,公卿难到",批判科举制度下学者重名利的现象,而自己始终乐道甘贫,重视将圣人之道付诸于实践。来氏认为读书当有所思,提出"识痛痒"的见解,强调个人体悟,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来知德的治学思想体现了他在读书学习过程中的人格践行。
金生杨陈祎舒
关键词:来知德治学顿悟
南部县票盐的兴起及其问题
票盐是清代盐政的重要内容。南部县票盐长期存在,而其具体情况又前后有别。既有以票代引、引外余盐有票的一般情况,更有盐商有名无实、引税归丁的变相票盐。南部盐的票盐有着内在的矛盾,它既关乎盐业本身,更与川北地区人民的生计密切关...
金生杨
文献传递
相如为巴蜀师论
2018年
《汉书·地理志》提出蜀地文化发展乃文翁倡教、相如为师的结果。学界仅重文翁倡教,分析研讨颇精细深入,而对相如为师,忽而不论,甚或视而不见。事实上,班固将二者并举,明确了文翁"有教无类"之功,也肯定了相如"因材施教"之劳。就"巴蜀文章冠天下"而言,相如作为本土学者,对巴蜀文化的塑造甚至较文翁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相如为师的具体内容来看,既有游宦京师、诸侯,以郎官回蜀,衣锦还乡的政治教化,也有以赋为高的文学熏陶,还有传播六艺,续撰字书,制礼作乐,重塑儒学的精神内核,甚至在作叙传、撰蜀史等方面,都对巴蜀文化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相如爱好仙道、走马击剑,长于纵横之术,同样对蜀人产生了重要影响。综合来看,相如是塑造巴蜀文化的十分重要而关键的蜀中名人,是一位无愧于历史,有功于后世,成就卓著,却又难觅历史知音的卓越的"教育家"。
金生杨张丽平
关键词:司马相如文翁蜀学教育
宋代巴蜀对邵雍学术传播的贡献被引量:2
2007年
邵雍为宋代象数说《易》之大宗,其学通过友朋、弟子、子孙、术士等途径广泛传播,而友朋、子孙、术士传其学多在巴蜀。宋代巴蜀对邵雍学术传播的贡献极大,其中蜀人张行成得司马光、牛师德、牛恩纯之传,又得邵雍十四图及王湜《皇极经世》之学,影响最大;邵雍子孙长期留居巴蜀,使邵氏学术在巴蜀乃至全国各地广泛传播;术士传播邵雍学术则源于蜀人杜可大,经过祝泌、傅立等人的大力弘扬,成就显著。
金生杨
张浚与洛学被引量:1
2011年
张浚在南宋高、孝两朝出将入相,对宋代学术起着重要作用。他在南宋初与赵鼎并相,推崇洛学,引擢洛学之士,造就"小元祐"政局,为洛学的复兴吹响了号角;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元祐未必全是、熙丰未必全非,倡行孝悌之说,打压洛学,使洛学的发展受到抑制。秦桧专政后,张浚被贬斥,在困顿谪居期间,张浚终信洛学,著书立说,继承弘扬洛学,并引导其子张栻追随洛学。张浚对洛学的推崇使他在孝宗朝再受重用,流誉于后世,甚至掩盖其过失。
金生杨
关键词:洛学南宋
邵雍学术渊源略论被引量:6
2007年
邵雍位于“北宋五子”之列,为宋代象数说《易》之大宗。其学以自得为主,但也有深厚的学术渊源。首先,邵氏家学崇儒重道,对邵雍影响很大,尤其是在易学、声音文字学上,表现突出。其次,邵雍学术多得于陈抟一系图书派的学术传承,在内容上有物理、义理、性命之学,而尤以易学、《春秋》学为重。此外,邵雍精通《太玄》,著有《太玄准易图》、《正玄》两书,其学术在易图、易数等方面深受《太玄》等先贤遗学的影响。邵雍游历各地,交游甚广,也成为其《春秋》史学、性命之学的重要来源之一。
金生杨
关键词:学术渊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