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晓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除磷
  • 4篇生物除磷
  • 4篇强化生物除磷
  • 3篇聚糖菌
  • 3篇PAOS
  • 3篇EBPR
  • 2篇生物除磷系统
  • 2篇水温
  • 2篇强化生物除磷...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群落
  • 2篇微生物群落结...
  • 2篇聚磷
  • 2篇聚磷菌
  • 2篇除磷特性
  • 2篇除磷系统
  • 1篇生物强化
  • 1篇生物强化除磷
  • 1篇水温变化
  • 1篇强化除磷

机构

  • 5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5篇钟晓
  • 4篇蒋涛
  • 4篇孙培德
  • 4篇方治国
  • 2篇宋英琦
  • 2篇方婧
  • 2篇徐少娟
  • 1篇殷峻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水温变化响应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在富集聚磷菌(PAOs)且具有较高磷去除率的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中,通过对系统水温的控制,研究了EBPR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温度升高和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运行温度上升后,EBPR系统除磷效率急速下降.处理水温为25℃和30℃的系统恢复至20℃运行后能够恢复至原始的良好除磷状态,而处理水温为35℃的系统崩溃(磷酸盐去除率非常低下,难以恢复)后则无法恢复.从DGGE图谱和丰富度指数分析中得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可较好地说明EBPR系统除磷率的变化特征.BLAST结果表明,典型的聚糖菌Candidatus Competibacter phosphatis 35℃升温处理后在EBPR系统中的数量明显高于升温实验开始时,而聚磷菌Acinetobacter在35℃升温处理后在系统中消失.水温上升可使得EBPR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聚糖菌(GAOs)逐渐替代PAOs成为优势菌群,25℃和30℃升温处理的系统恢复至20℃运行后PAOs能够逐渐恢复,而35℃升温处理的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不能恢复至原始的良好状态,导致系统崩溃.
方治国孙培德钟晓蒋涛宋英琦
关键词:强化生物除磷PCR-DGGE聚磷菌微生物群落结构丰富度指数
EBPR系统PAOs与GAOs相互竞争机制研究
过量磷排放/(P/)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国家政府与公众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如何高效、快速地将磷从废水中去除成为当今国内外水处理领域的前沿课题。强化生物除磷/(EBPR/)技术虽能高效完成除磷目的,但其工艺运...
钟晓
关键词:水温
文献传递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除磷特性对水温变化响应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以富集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的活性污泥为基础,研究了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的磷酸盐去除特性对温度升高和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水温从20℃分别上升到25、30和35℃3种状态持续运行8d后,EBPR系统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受到明显抑制,系统磷酸盐去除率显著下降.20℃对照处理系统的磷酸盐去除率约为80.3%,而35℃的升温处理其磷酸盐去除率为0,说明此系统处于崩溃状态.当所有处理系统水温恢复到20℃运行后,25℃处理系统经过1d的恢复,磷酸盐去除率可恢复至80%,30℃处理系统经过5d的恢复,磷酸盐去除率可达80%,而35℃处理系统则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此外,水温上升到25、30和35℃分别运行8d后,系统内厌氧胞内聚合物(PHA)的合成量和好氧PHA的消耗量随着反应器内水温的升高而增加.20℃对照处理系统的厌氧PHA合成量约为0.03mg·mg-1(以污泥计,下同),好氧PHA消耗量约为0.06mg·mg-1;35℃升温处理系统的厌氧PHA合成量约为0.11mg·mg-1,好氧PHA消耗量约为0.12mg·mg-1.当所有处理水温恢复到20℃运行后,升温处理的反应器内厌氧PHA合成量和好氧PHA消耗量都明显降低.
钟晓孙培德方治国蒋涛方婧宋英琦
关键词:强化生物除磷胞内聚合物活性污泥工艺水温变化
C/P对EBPR系统PAOs与GAOs竞争及PHAs代谢过程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以富含聚磷菌(PAOs)活性污泥为基础,基于FISH技术研究了SBR工艺不同C/P(25∶1、20∶1、15∶1和10∶1)对EBPR系统中功能菌变化特征与微生物胞内聚合物(PHAs)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 d运行处理,C/P分别为25∶1、20∶1和15∶1系统磷酸盐去除率>88%,而C/P为10∶1系统磷酸盐的去除率为0%.FISH检测结果显示,随着C/P从25∶1下降到10∶1,EBPR系统中PAOs的含量相应从(76.42±1.24)%减少到(10.40±0.97)%,而聚糖菌(GAOs)则从(16.36±3.41)%增加到(34.25±2.59)%.在厌氧段,不同C/P条件下EBPR系统中PHB和PHV的合成动力学系数大小分别为K25∶1>K20∶1>K15∶1>K10∶1和K15∶1>K20∶1>K25∶1>K10∶1.随着C/P从25∶1下降到10∶1,合成PHB在PHAs中所占的比例从85%下降到24%,而PHV则从15%上升到76%;在好氧段,不同C/P系统消耗PHB和PHV的动力学系数大小均为K20∶1>K25∶1>K15∶1>K10∶1,且C/P为25∶1、20∶1和15∶1时系统消耗主要成分是PHB(占PHAs 71%~75%),而C/P为10∶1时系统消耗主要成分是PHV(占PHAs 71%).由此表明,随着C/P的降低,EBPR系统内GAOs增加而PAOs减少,从而导致系统内PHB合成与消耗比例逐渐减少,而PHV合成与消耗比例逐渐增加.
蒋涛方婧孙培德钟晓徐少娟方治国
进水氨氮浓度对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除磷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以富集聚磷菌的活性污泥为基础,研究了不同进水氨氮浓度对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的除磷效果、微生物胞内聚合物(PHA)代谢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BR反应器运行6d后,进水氨氮浓度为1、5、10、15和20mg·L-1的系统除磷效率最终分别稳定在0、4%、80%、98%和65%左右.试验前后各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其相似性均低于60%.进水氨氮浓度为1mg·L-1的系统中,过低的氨氮浓度明显不能满足各类微生物的生长需求,使得系统PHA代谢受阻,PHA合成消耗量显著降低;进水氨氮浓度为5和10mg·L-1的系统中,聚糖菌Candidatus Competibacter phosphatis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额外增加了系统PHA合成消耗量;进水氨氮浓度为15和20mg·L-1的系统中,占优势的聚磷菌主要为Acinetobacter sp.(不动杆菌属),但20mg·L-1的进水氨氮浓度对聚磷菌好氧消耗PHA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污泥浓度稳定在2500mg·L-1时,EBPR系统运行的最佳进水氨氮浓度为15mg·L-1.
徐少娟蒋涛殷峻孙培德方治国钟晓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