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志强

作品数:19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主题

  • 8篇烟气
  • 8篇炭纤维
  • 8篇活性炭
  • 8篇活性炭纤维
  • 4篇CO
  • 3篇导流板
  • 3篇烟气净化
  • 3篇烟气净化装置
  • 3篇脱除
  • 3篇排气
  • 3篇排气口
  • 3篇气口
  • 3篇燃煤
  • 3篇燃烧
  • 3篇量子化学
  • 3篇固定床
  • 3篇
  • 2篇单质铁
  • 2篇动力学
  • 2篇烟气脱硫

机构

  • 19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国网湖南省电...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西安热工研究...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作者

  • 19篇闫志强
  • 18篇刘豪
  • 16篇邱建荣
  • 9篇赵然
  • 7篇刘子红
  • 7篇曾汉才
  • 4篇吴辉
  • 3篇谭增强
  • 3篇胡翰
  • 2篇杨辉
  • 2篇钟孝蛟
  • 2篇王小锋
  • 2篇杨剑锋
  • 2篇孔凡海
  • 2篇周康
  • 2篇王子剑
  • 2篇冯前伟
  • 2篇白鹏
  • 2篇王泽安
  • 2篇朱德力

传媒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热力发电
  • 1篇锅炉技术
  • 1篇热电技术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性炭纤维催化氧化NO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6-31G(d)基组,在zigzag型的四并苯模型上对NO、O2分子在活性炭纤维(ACFs)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并探讨了ACFs催化氧化NO的主要机理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气氛中的O2分子可以先吸附于ACFs表面形成两个半醌基(C-O),之后C-O和吸附态的NO(C-NO)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O2;游离态的O2也可以经过ACFs表面的催化作用形成活性氧原子(O*)从而直接和吸附态的NO反应生成-NO2。与NO相比,O2分子的吸附能大,在同NO的竞争吸附中占据优势,结合统计热力学分析,吸附态的NO和游离态的O2所产生的活性氧原子发生氧化反应是NO转化为NO2的主要途径。
闫志强王雷杨辉王泽安刘豪曾汉才邱建荣
关键词:NO活性炭纤维催化氧化量子化学
一种燃煤烟气污染物联合脱除方法及其专用净化反应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烟气污染物联合脱除方法及其专用净化反应器,其步骤为:①将燃煤锅炉尾部除尘后的烟气通过热交换器降温;②将降温后的烟气依次通入第一级、第二级净化反应器;③将步骤2排出的烟气经过换热器升温后排入大气;④在线...
邱建荣刘豪刘子红曾汉才赵然闫志强谭增强
文献传递
高浓度CO_2气氛下煤焦异相还原NO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氧燃烧技术是一种能综合控制燃煤污染排放的新型燃烧技术,循环烟气中NOx被碳氢化合物的均相、煤焦(碳)异相还原,使得NOx排放大为降低.高浓度CO2气氛是氧燃烧技术的最大特点之一,为了研究高浓度CO2气氛下煤焦(碳)异相还原NO相关反应,采用了密度泛函计算方法B3LYP/6-31G(d),计算煤焦(碳)异相还原NO反应以及CO和O2影响NO还原过程的相关反应,优化得到反应路径上稳定点的几何构型;采用QCISD(T)/6-311G(d,p)方法计算得到了反应过程中各稳定点的能量,并计算得到活化能;使用经典过渡态理论计算反应速率常数,得出每个反应的阿累尼乌斯表达式,研究了详细反应路径和机理.初步探讨了氧燃烧方式下煤焦异相还原NO机理,获得了重要相关反应的反应路径和动力学参数;并且为进一步研究煤焦与多种气体联合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子剑刘豪赵然钟孝蛟胡翰闫志强邱建荣
关键词:煤焦反应机理量子化学
一种固定床烟气净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填充活性炭纤维的固定床烟气净化装置,其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废气入口,其底部设置有排气口,壳体内腔自上对下划分为导流段、净化段和集气段,导流段内安装有带孔的整流板,整流板上方安装有导流板;净化段内填充有活性炭纤...
邱建荣刘子红刘豪曾汉才吴辉闫志强
文献传递
600MW超临界锅炉燃用劣质高硫煤空气预热器堵塞的原因及改造措施被引量:7
2016年
针对福泉电厂600 MW超临界锅炉调试运行时空气预热器出现严重的堵灰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堵灰主要是由于煤质硫、灰含量高及空气预热器设计选型不合理造成的。通过实施空气预热器改造,更换空气预热器中温段换热元件以扩大通流面积及采取一系列合理的运行调控措施使得空气预热器阻力达到设计值,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对高灰分、高硫分劣质燃煤锅炉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朱德力杨剑锋闫志强刘豪
关键词:空气预热器堵灰
硫酸钙高温分解的动力学模型(英文)被引量:8
2015年
基于硫酸钙程序升温实验计算并得到其煅烧反应速率常数,综合考虑SO2与O2的表面扩散以及煅烧分解产物氧化钙的烧结过程,建立修正的硫酸钙分解未反应缩核模型。结果表明,硫酸钙的高温分解对温度非常敏感,提高SO2和O2的分压/抑制硫酸钙的高温分解。随着分解反应的进行,氧化钙烧结产物层的平均比表面积和平均孔隙率逐渐降低,同时未反应核表面SO2和O2浓度先增大后减小,在高SO2浓度(>1100×10-6)条件下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闫志强王泽安王小锋刘豪邱建荣
关键词:硫酸钙
一种固定床烟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填充活性炭纤维的固定床烟气净化装置,其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废气入口,其底部设置有排气口,壳体内腔自上对下划分为导流段、净化段和集气段,导流段内安装有带孔的整流板,整流板上方安装有导流板;净化段内填充有活性...
邱建荣刘子红刘豪曾汉才吴辉闫志强
文献传递
一种含硫固体废弃物综合资源化利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硫固体废弃物综合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步骤为:①将硫铁矿热解,得到磁黄铁矿和单质硫产品;②磁黄铁矿与含碳物质以及含钙物质混合,在高温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单质铁和硫化钙的固体混合物;③对固体混合物磁选,分离回...
刘豪闫志强赵然邱建荣
文献传递
氧燃烧方式下石灰石直接固硫反应模拟
2010年
氧燃烧方式下高浓度CO2气氛使得石灰石与SO2的气固反应存在直接固硫和间接固硫两种方式。在热重分析仪上进行了石灰石直接硫化的实验,考察了温度、SO2浓度对直接固硫反应的影响。基于球形颗粒气体扩散理论,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从实验数据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和SO2反应级数的新方法。同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产物层扩散系数的计算方法,并采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对不同温度、SO2浓度条件下石灰石直接固硫反应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定性讨论了温度、孔隙率、平均孔径对产物层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发现温度对有效扩散系数影响很显著,而孔隙率、平均孔径的影响较小。
王小锋白鹏闫志强刘豪邱建荣张盛诚冯前伟
活性炭纤维吸附脱除NO过程中NO氧化路径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在小型固定床吸附实验台上开展了黏胶基活性炭纤维吸附脱除NO的实验研究。采用H2O2溶液浸渍以及热处理方法对活性炭纤维表面进行修饰,以获得表面孔隙结构接近而含氧官能团含量不同的样品;考察样品在惰性氮气气氛、含氧气氛下吸附脱除NO的效果,以及表面含氧含氮官能团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含氧官能团在NO催化氧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含氧气氛下O2对于NO转化为NO2的影响,分析了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的NO向NO2的主要转化途径。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下活性炭纤维表面C-O官能团对吸附态的NO起到氧化作用,吸附态NO被C-O官能团氧化生成-NO2官能团;在含氧气氛下活性炭纤维吸附NO后表面出现-NO2、-NO3官能团,通过长时间实验测定三种样品在含氧气氛下对NO吸附的效果,发现三种样品稳定时催化氧化效果一致,表明含氧官能团对初始NO的物理吸附影响较大,而对整个吸附过程影响较小。吸附在活性炭纤维表面上的NO与环境气氛中的游离态O2发生氧化反应是NO转变为NO2的主要途径。
杨辉刘豪周康闫志强赵然刘子红柳朝晖邱建荣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含氧官能团XPS催化氧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