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闻竹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尿道
  • 4篇前列腺
  • 4篇前列腺剜除术
  • 4篇剜除术
  • 3篇增生
  • 3篇尿道钬激光
  • 3篇尿道钬激光前...
  • 3篇前列腺增生
  • 3篇钬激光
  • 3篇钬激光前列腺...
  • 3篇疗效
  • 2篇电切
  • 2篇电切术
  • 2篇手术
  • 2篇前列腺电切
  • 2篇前列腺电切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近期疗效

机构

  • 4篇合肥市第一人...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闻竹
  • 3篇张超
  • 2篇李清华
  • 2篇张贤生
  • 1篇朱敬波
  • 1篇褚晗
  • 1篇马成民
  • 1篇毛长坤
  • 1篇王旭昌
  • 1篇杨超
  • 1篇曹永胜
  • 1篇王钰
  • 1篇余鑫
  • 1篇吴雪飞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五步法”低功率直出式绿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体会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五步法”低功率直出式绿激光前列腺剜除术(VRE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排尿费力、夜尿增多、尿线较前变细等下尿路症状就诊的7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资料,其中38例以“五步法”VREP治疗(VREP组),另33例以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PVP组)。VREP组以定位、切槽、分块、剜除、粉碎的“五步法”方式手术,PVP组以180 W功率逐层均匀汽化整个腺体的方式手术。记录并分析围手术期数据及并发症,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残余尿体积(PVR)、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VREP组和PVP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包膜穿孔、水中毒等并发症,2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6.00(50.75,59.00)]min和[65.00(57.00,71.50)]min,VREP组明显优于PVP组(P<0.01);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17.00(12.00,23.25)g/L和14.00(9.50,20.50)g/L]、留置尿管时间[2.00(2.00,2.00)d和2.00(2.00,2.00)d]及住院时间[3.00(3.00,4.00)d和3.00(3.00,4.0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PVR、Qmax、IPSS、QOL及PSA,其中VREP组PSA[3.08(1.33,5.98)μg/L vs.5.05(3.05,6.72)μg/L]及IPSS[9.00(7.00,10.00)分vs.10.00(9.00,11.50)分]均低于PVP组(P<0.05)。结论“五步法”低功率直出式绿激光VREP治疗大体积BPH具有手术时间短、腺体清除效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视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闻竹闻竹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疗效
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近期疗效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8
2014年
目的比较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HoLEP)和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lasia,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90例行腔内手术治疗的BPH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监测、记录2组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1、3、6个月复查指标,比较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等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术式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测量以及前列腺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EP组较TURP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膀胱冲洗时间、留管时间都较低(P<0.01);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2组IPSS、QOL和Qmax均比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2组间比较并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EP术与TURP术相比,近期手术效果相似,且手术安全性更好,可视为治疗BPH的较好新方法。
闻竹闻竹张超马成民朱敬波张超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钬激光剜除术前列腺电切术
F4.8可视化穿刺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F4.8可视化穿刺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盏憩室结石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患者行mPCNL,观察组患者行F4.8可视化穿刺辅助mPCNL。比较2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的结石清除率、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手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肾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肾功能指标[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结石清除率高于常规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留置肾造瘘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d、3 d的血清Cor、NE、CRP、IL-6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的血清Cor、NE、CRP、IL-6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的肾叶间动脉Vmax、EDV较术前降低(P<0.05),RI较术前升高(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1 d、3 d的肾叶间动脉Vmax、EDV较术前降低(P<0.05),RI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的肾叶间动脉Vmax、EDV高于常规组,RI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7 d尿液中KIM-1、24 h Upro、BUN、Scr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4.8可视化穿刺辅助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能提高手术效果,减轻手术创伤应激,促进肾功能恢复。
孙铖张超李清华王钰闻竹吴昊
关键词:肾盏憩室结石创伤应激
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近期疗效的对比分析
目的: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两种手术方式(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对其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早期症状改善情况、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
闻竹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电切术临床疗效并发症
文献传递
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中保留部分尿道黏膜对尿控及性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中保留部分尿道黏膜对尿控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7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资料,其中39例以保留部分尿道黏膜的HoLEP术治疗(改良组);另34例以常规HoLEP术治疗(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尿流率检测(Qmax)、残余尿(PV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及性功能改变情况(逆行射精发生率及IIEF⁃5评分)。结果围手术期内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下降值、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切除腺体质量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间PSA、Qmax、IPSS、QOL及IIEF⁃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短暂性尿失禁、逆行射精发生率的比较中,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果改良HoLEP术式保留尿道黏膜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在达到同样疗效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尿失禁及逆行射精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闻竹闻竹张超李清华
关键词:钬激光剜除术手术技巧
睾丸切除术在小儿发育不良隐睾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发育不良隐睾患儿的病例资料,探讨如何把握睾丸切除术在小儿发育不良隐睾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7月至2016年5月行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证实睾丸发育不良隐睾患儿207例,均为真性隐睾。年龄0.6-11.4岁[(4.7±1.2)岁]。其中左侧隐睾78例,右侧隐睾104例,双侧隐睾2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提示未见睾丸53例,提示睾丸萎缩或发育不良154例。所有病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单纯经腹股沟切口149例,腹股沟切口联合腹腔镜探查47例,单纯行腹腔镜手术11例。术中均与患儿家长沟通,睾丸轻、中度发育不良均保留睾丸167例;睾丸重度发育不良及睾丸萎缩40例,其中腹内单侧隐睾16例,腹外单侧隐睾22例均行睾丸切除术,2例腹外双侧睾丸重度发育不良患儿征求家长意见后行双侧睾丸下降固定术,所有切除标本术后均送病理检验。术后通过电话随访186例,失访21例,随访时间1-128个月[(53±8)个月],术后3-6个月均行超声睾丸检查,了解双侧睾丸发育情况及有无睾丸发育不良或睾丸萎缩。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顺利出院,切除睾丸组术中证实精索血管纤细、睾丸发育差或萎缩;保留睾丸组术后随访超声检查提示未见明显睾丸样结构6例,完全萎缩12例,部分萎缩48例,均未行再次手术探查切除,无萎缩93例,无隐睾术后癌变病例。切除睾丸组健侧睾丸均正常发育。结论轻、中度睾丸发育不良可行保留睾丸手术,重度睾丸发育不良或睾丸萎缩征得家长同意后选择合理手术方式。
毛长坤曹永胜彭博刘项褚晗余鑫闻竹陶承品杨超
关键词:睾丸发育不良睾丸萎缩睾丸切除术隐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