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阳昱衡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影像
  • 3篇影像诊断
  • 3篇体层摄影
  • 3篇MSCT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机体
  • 2篇计算机体层
  • 2篇计算机体层摄...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CT诊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造影

机构

  • 6篇广州军区武汉...

作者

  • 6篇阳昱衡
  • 5篇孙志强
  • 4篇赵林
  • 4篇宋佳
  • 4篇陈友三
  • 3篇陈信坚
  • 3篇沈桂萍
  • 3篇刘欣
  • 3篇田龙海
  • 2篇黄文才
  • 1篇曾晓华
  • 1篇金得勤
  • 1篇李国雄
  • 1篇王鹰

传媒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MSCT对肝外型肝癌的影像诊断
肝外型肝癌(pednncnlated hepatocellnlar carcinoma)由1934年Goldberg首先报道,是指肝内病灶不明显,而肿块主要以突向肝外生长的原发型肝癌,是原发型肝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比...
赵林陈友三孙志强阳昱衡宋佳沈桂萍刘欣田龙海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回顾性分析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平扫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9年1月至今经CT血管造影证实的肺动脉栓塞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9—71岁,平均45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CT平扫、增强及三维重建。分析CT平扫所示的间接征象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价值。结果在常规X线检查12例中,9例表现为一侧肺野局限性片样高密度影,伴有胸腔积液。3例未见明显异常。本组12例中有2例怀疑肺动脉栓塞,并建议CT扫描。CT平扫所示,上述X线所提示的9例阳性病例表现为一侧肺内实变灶,5例实变灶尖端指向肺门,伴有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X线表现阴性者3例中,1例肺内未见实变,也无胸水,仅表现为肺动脉密度局限性减低;2例病灶位于下叶后基底段,表现为少许索条样稍高密度影,临近胸膜腔出现少许胸水。常规X线片上被膈面遮挡,显示不清晰。此12例中10例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并建议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本组12例行增强扫描,并进行工作站三维重建后,均可以看到肺动脉栓塞表现。结论X线常规摄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无特异性,CT平扫间接征象对肺动脉栓塞的检出有一定价值。
赵林黄文才陈信坚陈友三孙志强阳昱衡宋佳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血管造影术
囊性肾癌的CT诊断(附10例报告)
2006年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的CT表现,旨在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材料与方法:复习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的CT表现,对其囊壁、分隔及壁上的实性结节进行研究,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肿瘤位于左肾6例,右肾4例;单囊6例,多囊4例;囊壁厚薄不均伴壁结节7例,壁结节不清3例;囊内4例密度均匀,6例混杂;10例肿瘤实性成份均有中度以上强化。结论:囊性肾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是较有价值的常用检查方法。
王鹰金得勤李国雄阳昱衡
关键词:囊性肾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肾窦常见恶性肿瘤的CT诊断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各种肾窦常见恶性肿瘤的多层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1例不同种类肾窦恶性肿瘤的多层CT影像资料。结果31例肾盂恶性肿瘤中肾盂癌15例,多层CT表现为肾窦中心性肿块,有轻至中度强化,增强分泌期显示肾盂内充盈缺损和不同程度肾积水。肾癌侵犯肾窦10例,CT多平面重建显示癌肿以肾实质内为主,肾盂受侵犯表现肾盂局限性受压、肾盂肾盏偏侧性破坏,增强CT肿块多呈不均匀性明显强化。肾窦平滑肌肉瘤2例,瘤体较大,边界清楚,增强后呈不均一性明显强化。淋巴结转移瘤3例,CT表现为肾窦内或肾门处强化性结节病灶,肾盂出口受压则引起肾积水。腹膜后淋巴瘤累及肾窦1例,CT多平面重建示腹膜后肿块直接侵入肾窦,有轻至中度强化,分泌期CT显示肾盂肾盏变形。讨论多层螺旋CT具有图像分辨率优良、快速扫描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有利于肾窦恶性肿瘤定位、定性诊断。
黄文才阳昱衡孙志强曾晓华陈信坚
关键词:肾窦肿瘤计算机体层摄影
MSCT对肝外型肝癌的影像诊断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MSCT对肝外型肝癌的影像诊断。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型肝癌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7.5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增强及三维重建。分析MSCT三维重建对肝外型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本组12例肝外型肝癌中,8例存在肝硬化。肿块位于肝左叶旁6例,肝右叶旁5例,尾状叶旁1例;肿块5例以囊变为主,7例以实性部分为主,少有囊变;动脉期MSCTA显示6例由肝右动脉供血,4例由肝左动脉供血,1例由胃右动脉供血,1例由胃十二指肠动脉供血。本组12例均未见门静脉瘤栓形成。结论:MSCT三维重建可以显示肝癌的供血动脉,对肝外型肝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赵林陈友三孙志强阳昱衡宋佳沈桂萍刘欣田龙海陈信坚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供血动脉病理学
MSCT对肝外型肝癌的影像诊断
肝外型肝癌(peduncu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由1934年Goldberg首先报道,是指肝内病灶不明显,而肿块主要以突向肝外生长的原发型肝癌,是原发型肝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比...
赵林陈友三孙志强阳昱衡宋佳沈桂萍刘欣田龙海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