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睿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妥昔单抗联合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对患儿Th17/Treg细胞比例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探究利妥昔单抗联合扶正解毒方对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效果及对患儿Th17/Treg细胞比例的影响。研究发现利妥昔单抗+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原发性ITP,可纠正其Th17/Treg细胞比例,强化免疫调节作用,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 黄建勤周云彭珍彭艳辉蔡清明阳睿
- 关键词: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利妥昔单抗扶正解毒方
- 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长期随访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究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ALL患儿,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37例)实施VDLD方案治疗,联合组(37例)实施甲磺酸伊马替尼+VDLD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及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IL)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P<0.05);联合组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BAFF、APR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RFS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化疗方案治疗ALL,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血清BAFF、APRIL水平,且安全性高。
- 阳睿周云彭珍黄建勤
-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不同剂量ATG对haplo-HSCT治疗儿童重型地中海贫血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对单倍体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儿童重型地中海贫血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重型地中海贫血儿童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SCT预处理应用ATG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ATG总剂量≤6 mg/kg)和高剂量组(ATG>6 mg/kg)。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复发发生率、总生存率;比较移植前及移植后1个月(M1)、3个月(M3)、6个月(M6)、12个月(M12)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水平差异。结果 低剂量组感染发生率、GVHD发生率以及复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5),且低剂量组的总生存率高于高剂量组(P<0.05);移植后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水平:移植后1个月<移植后3个月<移植后6个月<移植后12个月<移植前,M1、M3时期低剂量组的Ig A、Ig G、Ig M水平高于高剂量组(P<0.05);M6时期低剂量组的Ig A、Ig G水平显著高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 低剂量ATG能够缓解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下降速度,且安全性较高,复发性低,能够为临床使用剂量提供参考价值。
- 阳睿彭珍蔡清明陈郴黄建勤
- 关键词:ATG
- 静脉营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在早产儿应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早产儿分为两组,治疗组是使用静脉营养治疗的早产儿;对照组未使用静脉营养的早产儿。结果:胃肠道外营养组出院前体重增长、病程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结论:早产儿予以静脉营养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 阳睿熊昕
- 关键词:胃肠道外营养脂肪乳剂新生儿早产儿
- 血液净化对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儿童患者26例,对其进行血液净化,分析比较血液净化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患者血液净化前后血气指标(酸碱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结合力、动脉血氧分压)和血生化指标(钾离子、钙离子、尿素氮、肌酐、中分子物质、阴离子间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对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较好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降低患者死亡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阳睿
- 关键词:血液净化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
- 重症腺病毒感染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7例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重症腺病毒感染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例确诊为重症腺病毒感染合并HLH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儿中男4例、女3例,3~16月龄,入院早期多次鼻咽拭子、支气管灌洗液检测呼吸道腺病毒抗原阳性。7例患儿均有咳嗽、高热,轻中度肝脾肿大;4例出现呼吸衰竭,2例并发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均诊断为重症肺炎;2例在入院1周内诊断为HLH;4例在入院7~14天诊断为HLH,1例在入院26天诊断为HLH。结论重症腺病毒感染好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发热1周以上的全血细胞减少、不同程度的白蛋白下降、铁蛋白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肝酶升高为重症腺病毒感染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早期检测阳性指标。
- 彭艳辉段智阳睿邓莉莉周云彭珍
- 关键词:腺病毒噬血细胞综合征免疫治疗重症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