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军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肠癌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迁移
  • 2篇细胞迁移
  • 2篇细胞侵袭
  • 2篇CCL19
  • 1篇蛋白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形成
  • 1篇直肠前
  • 1篇直肠肿瘤
  • 1篇受体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吻合
  • 1篇术后吻合口
  • 1篇术后吻合口瘘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陆爱国
  • 4篇陆军
  • 3篇赵敬坤
  • 3篇马君俊
  • 3篇宗雅萍
  • 3篇郑民华
  • 2篇王蒲雄志
  • 2篇刘炳亚
  • 1篇陈雪华
  • 1篇韩丁培
  • 1篇张卓
  • 1篇冯波

传媒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趋化因子CCL1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CCL1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确诊为结直肠恶性肿瘤并手术切除患者(n=85)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运用实时定量PCR和组织微阵列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CL19的表达水平;以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技术筛选高表达CCL19受体CCR7的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重组人CCL19(rh-CCL19)刺激,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来检测SW62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CL19表达要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CCL19表达量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有关(P<0.01)。在CCR7高表达的SW620细胞中,加入rh-CCL19后,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下降(P<0.05)。结论 CCL1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有关;CCL19可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提示CCL19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
陆军赵敬坤陆爱国冯浩王蒲雄志马君俊宗雅萍冯波刘炳亚郑民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术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术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选择因直肠癌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术的415例患者。研究吻合口瘘与性别、年龄、BMI值、肿瘤分期、手术时期等因素的关联性;在后期阶段,课题组对术中的一些保护性措施进行了改进,探讨不同时间段,吻合口瘘患者二次手术率的情况。结果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是否行保护性造口等因素无关(P>0.05),而与BMI值相关(P<0.05)。吻合口瘘的发生可明显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P<0.05)。415例病例中(90例在前期完成,325例后期完成),仅1例需要中转开腹(0.24%)。术后吻合口瘘的总发生率为5.3%(22/415),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5.6%(5/90)和5.2%(17/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5)。在前期阶段,5例吻合口瘘患者有4例行腹腔镜二次手术(80%);后期的17例吻合口瘘仅2例因瘘出现较早、感染扩散而行再次手术(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手术干预的吻合口瘘患者,接受腹腔镜再次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保护性措施对降低吻合口瘘患者二次手术率发挥着积极作用。
陆军陆军周立新万亚锋孔文成韩丁培韩丁培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并发症吻合口瘘腹腔镜
沉默CCL19对结直肠癌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血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CL19在结直肠肿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ting技术筛选高表达CCL19的细胞株SW620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用siRNA沉默SW620中的CCL19基因。分别采用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来检测SW620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血管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Westernblotting和Real—TimePCR证实SW620中CCL19相对其他细胞株高表达。经siRNA-CCL19干扰后,SW620细胞在48~120h内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上升(P〈0.05),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亦明显上升(P〈0.05),促血管形成能力明显增强。结论SW620是相对高表达CCL19的细胞株,沉默CCL19基因后可以明显促进SW620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血管形成能力,因此认为CCL19在结直肠癌发展中起着抑制作用,并有应用于抗癌药物研究的前景。
陆军赵敬坤陆爱国冯浩王蒲雄志张卓宗雅萍马君俊刘炳亚郑民华
关键词:细胞迁移细胞侵袭血管形成
CCL19下调β-链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抑制结肠癌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CL19对SW1116结肠癌细胞增殖、周期及5-FU疗效的影响。方法 :构建慢病毒LV5-CCL19转染结肠癌细胞株,获得过表达CCL19结肠癌细胞株——SW1116-CCL19。通过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流式细胞技术、裸鼠体内成瘤实验,分别检测上调CCL19后对SW111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内β-链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不同浓度5-FU处理细胞,检测处理后细胞存活率。结果:CCL19上调组SW1116细胞较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增殖受抑,同时上调CCL19亦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Western印迹显示CCL19上调组肠癌细胞内β-catenin、cyclin D1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上调CCL19可抑制裸鼠皮下肿瘤生长。5-FU作用后,CCL19上调组细胞存活率较阴性对照组降低。结论:CCL19可通过抑制β-catenin、cyclin D1的表达抑制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提高5-FU的抗肿瘤疗效。
关少培陆军赵敬坤王浦雄志马君俊宗雅萍陈雪华郑民华陆爱国
关键词:结肠癌Β-链蛋白氟尿嘧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