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卓宁

作品数:47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文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1篇文学
  • 9篇女性
  • 6篇性文学
  • 6篇女性文学
  • 6篇小说
  • 5篇代文
  • 5篇叙事
  • 5篇文化
  • 5篇华文文学
  • 5篇海外华文
  • 4篇当代文学
  • 4篇少数民族文学
  • 4篇作家
  • 4篇文学研究
  • 4篇民族
  • 4篇民族文学
  • 4篇话语
  • 4篇海外华文文学
  • 3篇身份
  • 3篇殊途

机构

  • 28篇广西民族大学
  • 15篇广西民族学院
  • 2篇广西外国语学...

作者

  • 43篇陆卓宁
  • 1篇霍小青

传媒

  • 8篇广西民族大学...
  • 4篇华文文学
  • 3篇南方文坛
  • 2篇世界华文文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学评论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台湾研究集刊
  • 1篇学术论坛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钦州师专钦州...
  • 1篇高等函授学报...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岸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存与阙
主流文学话语无可置疑的"法统"地位,不论是大陆的少数民族文学从一开始便得以纳入国家意识形态的构成来进行组织,还是台湾少数民族精英的自我崛起,实质上都是一个救赎/建构的过程,期间彼此所呈现出来的&quo...
陆卓宁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主流话语意识形态
当代文学教学: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被引量:6
2006年
当代文学因其所特有的“现在进行时”特点,以及进入课堂教学活动后它与教和学各主体所表现出的“共时性”,似乎完全有理由使课堂效果实现得更为充分。但同时也恰恰会因此极容易使一门极富历史感与现实精神的学科体系变成寻求感觉刺激的应景操练。因此,在当代文学课堂中引进主体间性理念,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彼此的平等交流、和谐对话以实现主体间的“共生”,才有可能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获得“自由”与精神升华。
陆卓宁
关键词:当代文学教学主体性主体间性
论海峡两岸当代文学发展流变的殊途同归——从偏狭到拓展
1999年
随着1949年中国政治格局的大变动,海峡两岸在意识形态和经济体制等方面完全进入了敌对和隔绝状态,文学也因此表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是,不同的文学表征,事实上却掩盖着发展流变过程中的根本一致性。
陆卓宁
关键词:当代文学一致性
身份意识与海外华文文学的“生存”——北美华文作家张翎创作的一点启示被引量:7
2007年
“身份意识”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的“生存”思索有其重要而有效的价值意义。全球化语境带来“中心与边缘”边界的模糊固然在一定的层面上给长期处于“边缘状态”的海外华文文学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文化突围”,但陷入新一轮的“被误读”的可能也同时存在。文化身份的价值理性及其历史建构有助于我们保持应有的警觉。北美华文作家张翎的创作无疑对此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陆卓宁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身份意识
精神诉求的不同“范式”——两岸文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勾联
2006年
人道主义作为人类共同追求并为之奋斗的最崇高的目标,对于两岸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也同样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两岸文学虽然分别以“个体生命的深度承载”和“整体性的民族反思与高扬”的不同“范式”对其进行历史诉求,但却在根本上实现了内在的勾联,并共同丰富和承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品格。
陆卓宁
关键词:人道主义
台湾文坛:2003叙事景观——以袁琼琼“2003中国年度最佳台湾小说”为例
对一个地区一个时段的文学景观做出某种价值判断,仅以某一编者的眼光为依据,便以为也获得“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意义,即使是遭到怀疑也是理所当然的;更何况,一整年的台湾小说数以万计,而袁琼琼主编的《2003中国年度最佳台湾小说》...
陆卓宁
关键词:小说创作
文献传递
多重话语霸权下的女性文学“命名”——台湾50年代女性创作生态追思
2006年
上世纪50年代的台湾女性创作在一段“仓促”的时间里,在一个逼仄的小岛内这番“异军突起”,实在可视为奇谲。而长时间却难以获得命名,显而易见的,其间隐藏着多重话语霸权的捧挤和“压制”。根本上说,女性主体对于政治霸权与文化霸权及其男权话语“结盟”,并衍化为无所不在的“权力”“压迫”的质疑,正未有穷期;同样,台湾50年代女性创作远不是男性主导的文学史的陪衬,而在事实上开创了女性文学的新风,并如何继续引领新的创作向度,也正未有穷期。
陆卓宁
关键词:女性文学
“相思湖作家群现象”的文化反思被引量:3
2001年
“相思湖作家群现象”无疑是多种不同的因素处于某种特定关系中的结果 ,无疑是自身文化特性的自然“天成”而又灵气飞扬 ,无比聪慧的精神突围。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相思湖作家”队伍出现了断层。从表面上看 ,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体系的重构所造成的 ,但根本上说 ,这是自身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缺失、并且尚未确立属己的精神风范的某种必然。所幸 ,“大写作”品牌的提出 ,既是对一种急功近利的否定 。
陆卓宁
关键词:历史文化传统文学现象地域文化文学创作
离散与聚合:全球化时代的欧华文学
2018年
20世纪末迅猛发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深刻影响并改写了世界华文文学的版图,欧华文学同时在欧洲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源性推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亦有其自为的表现,在根本上改变了欧华文学给人以"零散化"的印象,更在深层次上反映出作家群体主体精神结构的"在地"风貌、叙事行为的多世代融合、离散叙事书写"传统"的突破与聚合,呈现出特有的"欧洲风"。
陆卓宁
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的民族性被引量:1
2002年
全球化与文学的民族性 ,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历史问题在当前新的历史语境下的重新言说。它既表现出作为历史问题的滥觞所提供和积累的经验性意义 ,又由于历史境遇的深刻变化而必然呈示出“新质” ,并由此构成对世界现实秩序的挑战。我们既要坚持以“国家和民族”的范式参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又应积极地把握“全球化”
陆卓宁
关键词:文学语境民族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