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莲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大鼠下丘脑弓状核降压效应的外周机制初探被引量:1
- 1999年
- 采用切断大鼠双侧迷走神经或横断脊髓C1水平以阻断迷走神经传出冲动或脊髓交感活动,初步探讨自主神经系统在下丘脑弓状核降压效应中的作用。实验发现,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对弓状核降压效应无明显影响;C1水平横断脊髓后,弓状核降压效应即被取消(P<0001)。结果表明,弓状核降压效应与迷走活动无关,但依赖脊髓的完整性。提示弓状核降压效应可能是脊髓交感活动减弱的结果。
- 王旭东陆莲华
- 关键词:弓状核血压迷走神经脊髓
- 强电刺激大鼠迷走神经中枢端对杏仁核单位放电的影响
- 1989年
- 实验在34只乌拉坦、氯醛糖麻醉、肌肉麻痹、人工呼吸的大鼠上进行。主要观察了强电刺激颈迷走神经中枢端所引起的加压反应及对杏仁核单位放电的影响。结果如下:强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可引起加压反应,杏仁核单位放电多数增加,部份减少。放电频率变化可持续5min以上,以第一分钟最显著。表明迷走-加压反射可影响杏仁核单位放电活动。
- 蒋乃昌梁正英潘娅陆莲华
- 关键词:杏仁核迷走神经单位放电
- 导水管周围灰质微量注射纳洛酮对弓状核降压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 1991年
- 用电刺激下丘脑弓状核(ARC)引起动脉血压明显下降。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微量注射纳洛酮(NAL)则可衰减ARC的降压效应,NAL注射到PAG周围区无上述作用。结果提示,ARC降压效应与内啡肽释放有关,PAG为其作用环节之一。
- 王旭东陆莲华
- 关键词:弓状核血压纳洛酮
- 电、高渗盐水刺激室旁核对蓝斑单位放电和血压的影响被引量:1
- 1994年
- 电、高渗盐水刺激室旁核对蓝斑单位放电和血压的影响高列,陆莲华(贵阳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实验用健康大鼠81只,其中,59只用于观察刺激PVN对LC单位放电和血压的影响,22只用于观察阻断LC内压素受体对刺激PVN升压反应的影响,包括设置的人工脑脊液对照...
- 高列陆莲华
- 关键词:高渗盐水蓝斑室旁核人工脑脊液神经元放电
- 电刺激与高渗盐水注入室旁核对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 1991年
- 本工作观察电刺激和微量高渗盐水注入室旁核(PVN)对蓝斑(LC)单位放电和血压的影响,以及阻断LC内精氨酸加压素(AVP)受体时PVN升压反应的变化,从而探讨PVN下行活动对LC单位放电的调制作用和LC在PVN调节血压过程中的地位。结果发现:(1)电刺激PVN使多数LC自发放电单位放电频率增高,并伴血压升高;(2)微量高渗盐水注入PVN也获得同样效果;(3)多数对电刺激PVN产生兴奋反应的LC单位,对高渗盐水注入PVN也表现为兴奋;(4)预先在LC注入AVP桔抗剂,可部分降低电刺激和高渗盐水注入PVN所引起的升压效应。上述结果提示:PVN调节血压的作用部分是通过PVN下行活动对LC功能影响实现的,PVN下行活动主要引起LC自发放电单位放电频率增加,并提示这一兴奋效应可能是由AVP介导的。
- 高列陆莲华
- 关键词:室旁核蓝斑单位放电血压
- 电刺激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单位放电的影响
- 1997年
- 用玻璃微电极引导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单位放电。发现:电刺激弓状核(ARC)后,在所观察的64个PAG单位中,表现为抑制的有37个单位(57.81%),其余单位分别表现为先抑制后兴奋(12.50%)、兴奋(12.50%)和无变化(17.19%)。结果表明,大鼠ARC对PAG单位活动的调制作用以抑制为主。
- 王旭东陆莲华
- 关键词:单位放电PAG下丘脑弓状核电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