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丕武
- 作品数:19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诗皆能原本性情——论谢良琦的诗学批评思想
- 2018年
- 粤西学人谢良琦取得很大的文学成就,在诗学批评领域,也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诗歌应当抒写性情,而这种性情的形成,大致有三类,即感于兴衰成败、感于穷达以及感于自然。但诗人的性情不能泛滥无归,而必须节之以儒家的礼义,即儒家积极入世、建功立业、济物惠民之道。他的诗学思想与明清之际的文艺思潮相左,但可以看作是当时经学致用思想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反映,对粤西诗坛的创作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 陈丕武刘海珊
- 关键词:兴衰成败礼义
- “结发起跃马”释义献疑
- 2015年
- 明人张燮《七十二家集》收南朝宋鲍照《拟古诗八首》,其中第五首曰:“伊昔不治业,倦游观五都。海岱饶壮士,蒙泗多宿儒。结发起跃马,垂白对讲书。呼我升上席,陈觯发瓢壶。管仲死已久,墓在西北隅。后面崔嵬者,桓公旧冢庐。君来诚既晚,不睹崇明初。玉琬徒见传,交友义渐疏。”对“跃马”一语的注释,黄节以及钱仲联均注曰:“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
- 陈丕武
- 关键词:释义拟古诗明初称帝
- “卿家虽贫”与“专学必能兴门户”——齐梁文人隶事用典的文化考察
- 2013年
- 齐梁时期,国家以文史取人,这使寒士自觉以苦读来求取入仕之径。他们为了博得入仕的机会,从而在宴会的赋诗活动中取得君王的赏识,因此抄书、编书以求博闻强记。寒人的博学刺激了士族弟子,使当时社会形成了博学的风气,其表现就是日常的隶事活动和文学创作中的用事。当时用事著名的文人中,大多是出身寒微的庶族士人。
- 陈丕武
- 关键词:齐梁寒人苦读用事
- 论王僧孺的悲美诗风
- 2012年
- 王僧孺是梁朝宫体诗人,他生活在梁朝盛世,但他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悲伤的情调,这跟他的身世有关。王氏家族在西晋时经王朗与王肃的努力而跻身一流士族之列,但到王僧孺时却沦落成寒门家族,这是他的诗作有悲伤情调的重要原因。王僧孺在创作中通过两种途径来达到这种效果,一是炼字,二是选取黄昏、日暮、月亮、夜晚等带有忧伤情调的意象来抒情写志。
- 陈丕武
- 关键词:宫体诗人诗风
- 粤西学者论诗绝句的体式意义及其文学批评思想
- 2020年
- 粤西学者用绝句评论诗歌、阐述批评思想的情况比较常见。苏宗经首开此体,况澄仿元好问所作三十首,论文学史上的诗人名家。其中论及粤西诗人曹邺与曹唐,又以自注的形式指出所咏对象。这种论诗形式被苏时学所继承,至廖鼎声所作《拙学斋论诗绝句一百九十八首》最为学者所瞩目。这种带有自注的论诗绝句,体现了文学批评史上知人论世的批评思想。
- 陈丕武刘海珊
- 关键词:论诗绝句知人论世
- 南朝使节的隶事用典考察被引量:1
- 2012年
- 南北朝虽处于对峙状态,但双方也经常互派使节,这些使节一般都能言善辩和博闻多识,这跟他们日常参与隶事活动有关,这种活动可以展示他们的博学,同时又能扩充知识,南朝使节大多是当时文坛精英,或与当时文坛领袖交往密切,他们作为外交使节的言辞辩论和作为文坛精英的文学创作都大量用典,引领了文坛用隶的风气。
- 陈丕武
- 关键词:能言善辩隶事用典
- 诗派标准与“岭南诗派”被引量:12
- 2012年
- 从元末明初开始,岭南诗人群已作为一股有影响的力量而崛起于诗坛,该地区的诗歌创作出现了日见繁盛的局面,这表现为参与创作的诗人众多,作品数量庞大,而且在每一重要时期,骚坛差不多都有其公认的领袖。岭南诗人向来"法汉宗唐","诗风雄直",作品地方色彩鲜明,有着大体一致的审美旨趣。岭南诗人群体在元末明初崛起之后,便引起了岭内外诗评界的关注,在明中叶以降数百年中,一直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流派而受到评家的重视与认可。历史事实证明岭南诗派符合诗派的基本标准,但岭南诗派组合松散,没有系统、成型的诗学理论或纲领主张,前后也不存在继承关系,因此算不上是"自觉的"诗歌诗派,只是"非自觉"或"半自觉"的诗歌诗派。
- 杨权陈丕武
- 关键词:诗歌派别岭南
- 论王僧孺的家世及其诗歌创作
- 2019年
- 南朝梁代诗人王僧孺是寒门士子,但他的祖辈王朗、王肃、王隆三代,在魏晋时均居显位,且王朗、王肃均精通儒学,著作丰赡,特别是王肃所撰诸书均列于学官,故王氏家族至西晋时已成为一流士族。但从王僧孺的高祖王景之后,到王僧孺时,其家族已沦为寒士阶层。南朝寒人入仕之途相对狭窄,除军功之外,以文学取悦权贵而得见用,是当时常见的途径。王僧孺也用心揣摩制作,积极参与诗会,以多用新事取胜,又多写当时流行的女色艳情宫体诗,应于时流以冀见用。
- 刘海珊陈丕武
- 关键词:家世诗歌创作
- 屈大均姓名字号考
- 2020年
- 屈大均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明亡之后,积极参与抗清活动,一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自亡国后,诸遗老多扞文网,大均忽释忽儒,又多任侠"。[1]因此,他的姓、名、字、号极多,而且大多能体现其人生经历、理想抱负、文化情怀、个人志趣、政治立场。如邬庆时先生所说:"因先生之今名,屡见于雍正、乾隆时之上谕及奏牍,为清帝所深恶痛绝。又知先生为必传之人,而其诗文又为必传之诗文,虽触时忌,仍不能不载。为畏时远害起见,故不直书其今名,而以他名代之。
- 陈丕武刘海珊
- 关键词:屈大均理想抱负文化情怀政治立场明末清初
- 论曹操的纳才策略与赤壁战败的内在联系——兼论曹操对人才的杀戮被引量:2
- 2011年
- 关于曹操"唯才是举"用人策略的的积极效果,学者有较多的研究;而对曹操赤壁之败的探讨,所论亦多。然曹操的用人策略及赤壁战败之间的内在逻辑,学者似少关注。
- 陈丕武
- 关键词:战败杀戮唯才是举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