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草
- 作品数:358 被引量:1,127H指数:1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被引量:2
- 2023年
-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术中血管损伤引起术后缺血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能有效识别早期术中缺血,减少相关并发症。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电生理学组组织了全国神经电生理及脑血管病方面的专家,在回顾国内外已发布的指南共识和临床证据基础上,经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形成了常用的IONM技术及参数设置、围手术期准备与结果解读、不同部位动脉瘤术中电生理监测价值和特殊情况下电生理监测四个方面的共识。并根据GRADE证据等级标准,从上述四个方面给出了9条推荐意见,为临床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实践提供参考。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电生理学组乔慧陈劲草程宏伟熊南翔蔡远坤潘智勇王孟阳柳雯周易玄杨静怡戴璇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
-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 <正>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指海绵窦及其附近硬脑膜动静脉之间的异常交通,又称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畸形。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血供常较复杂,临床治疗较困难。我科2003年12月至2010年12月来收治该类患者15例,效果...
- 王胜李振强何跃陈如东于加省陈劲草雷霆
- 文献传递
- 球囊辅助阻断技术在栓塞术后复发的床突旁大型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球囊辅助阻断技术在栓塞术后复发的床突旁大型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栓塞后复发的床突旁大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瘤的最大径为(17.5±5.6)mm(11~26 mm)。10例动脉瘤均应用球囊辅助阻断技术行开颅夹闭术,其球囊放置和开颅夹闭术均在一站式复合手术室同期进行。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动脉瘤的夹闭情况以及载瘤动脉的通畅情况。随访期间行DSA检查评估动脉瘤的闭塞和复发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0例动脉瘤均在术中成功置入球囊并对动脉瘤颈进行封堵,安全取出瘤颈处残留的弹簧圈及血栓,成功塑形并夹闭动脉瘤。术后即刻DSA检查显示,10例动脉瘤均完全闭塞,无瘤颈残留、载瘤动脉狭窄和大血管栓塞等事件发生,无死亡病例。出院时mRS 0分7例,1分3例,患者均未发生迟发性视力障碍。1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9.7±8.5)个月(13~48个月)。术后6个月行DSA复查显示,所有患者的动脉瘤完全闭塞,无动脉瘤残留和复发。末次随访显示,mRS 0分9例,1分1例。结论对于栓塞术后复发的床突旁大型动脉瘤,采用球囊辅助阻断技术夹闭动脉瘤的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预后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复合手术方法。
- 张庭保蔡远坤杨柳李正伟熊忠伟冯雨章剑剑马义辉陈劲草赵文元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球囊辅助复合手术
- 微小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总结应用血管内技术治疗微小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22例破裂的微小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过程以及结果。结果22例全部成功栓塞,每个动脉瘤应用1~3个弹簧圈,平均2个。18例完全栓塞,3例95%栓塞,1例瘤颈残留。术中未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10例影像学复查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血管内栓塞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破裂的微小前交通动脉瘤。
- 于加省何跃陈如东郭强李振强陈劲草陈坚雷霆李龄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
- 儿童增殖性脑血管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儿童增殖性脑血管病(cerebral proliferative angiopathy,CPA)的临床表现、诊断、影像学表现、血流动力学特点以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PA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治疗方式及随访结果,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男性患儿,12岁,因突发全身抽搐9h入院。MRI显示右侧枕颞顶叶内可见多发迂曲扩张的毛细血管网,血管网间混有正常脑实质。DSA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弥漫性增殖性血管异常,病灶弥漫分布。结果因患儿症状轻,日常生活未受明显影响,患儿要求保守治疗,故给予患儿口服德巴金片对症治疗并且门诊密切随访。在近10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患儿癫痫症状未见再次发作。结论CPA的临床表现多样,其影像学表现与典型的脑动静脉畸形不同,血流动力学与烟雾病相似,治疗方案无统一共识,介入栓塞术和脑血管重建术的选择要谨慎。
- 李正伟赵文元李志强陈劲草
-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脑血管重建术脑缺血
- 后循环血管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对照研究的结果分析
- 目的比较后循环血管狭窄病人血管内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1-2010.1月收入52例后循环血管狭窄病人,其中划入药物治疗组26人,划入血管内治疗组26人,观察
- 徐军陈劲草于加省
- 关键词: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
- 视交叉-下丘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视交叉-下丘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我科收治的18例视交叉-下丘脑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18例视交叉-下丘脑胶质瘤患者中,2 ̄23岁16例,32岁和49岁各1例;2例患者伴发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常见首发症状为头痛。肿瘤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13例,部分切除2例,仅活检2例。星形细胞瘤Ⅰ级16例,Ⅱ级2例。术后均辅以放疗和/或化疗。12例随访1 ̄5年,存活9例,死亡3例。结论视交叉-下丘脑胶质瘤需与颅咽管瘤鉴别。手术以改善症状、明确诊断为目的。采取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患者预后较佳。
- 曾令成王煜张平陈劲草陈坚雷霆李龄
- 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析总结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8例髓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5例达到镜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术后症状改善14例,其中9例改善明显;无变化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切除的组织经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结论MRI检查是确诊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最可靠手段。该病一经明确诊断,就应早期根治切除。术中精细的显微操作是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 冯力舒凯曾亮陈劲草陈坚李龄雷霆
- 关键词:脊髓海绵状血管瘤髓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提高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2008年至2013年手术后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2例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结合其术前MRI等影像学检查,术后免疫组化结果和肿瘤标志物,分析其预后。结果17例行肿瘤全切,5例因术中肿瘤血供丰富行肿瘤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免疫组化肿瘤标志物CD34,VIM及BCL-2为阳性证实为孤立性纤维瘤。结论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诊断最终依据病理结果,全切除术后一般可以达到良好的预后。
- 韩庆东张华楸陈劲草
-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脑肿瘤显微外科
- 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入路,切除技巧及术后并发症预防等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6年间我科收治的37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过程及疗效预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接受显微外科手术,并按Simpson手术分级评定手术结果。肿瘤全切(Ⅰ、Ⅱ)32例,其中Ⅰ级14例,Ⅱ级18例;Ⅲ级切除3例;Ⅳ级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视力下降3例,2例不全瘫痪。术后1年MRI扫描,Ⅰ、Ⅱ级切除组病例未见肿瘤复发,III级切除有2例复发,次全切除组(Ⅳ级)全部复发。结论采用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仔细辨别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间的蛛网膜间隔,在充分保全与肿瘤粘连血管、神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可显著提高疗效,减少肿瘤复发。对未能全切病例,术后放疗可延缓肿瘤复发。
- 雷霆舒凯韩林陈坚陈劲草王和平郭东生李龄
- 关键词:蝶骨嵴脑膜瘤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