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华静

作品数:52 被引量:42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社会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4篇地震
  • 11篇前兆
  • 9篇流体
  • 8篇地下流体
  • 7篇水位
  • 6篇地震前
  • 6篇地震前兆
  • 6篇震前
  • 5篇地球自由振荡
  • 5篇地下水
  • 5篇自由振荡
  • 4篇地震非均匀度
  • 4篇声发射
  • 4篇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岩石
  • 3篇岩石变形
  • 3篇前兆观测
  • 3篇球型振荡

机构

  • 29篇中国地震台网...
  • 26篇中国地震局
  • 9篇中国地震局地...
  • 7篇河北省地震局
  • 6篇天津市地震局
  • 5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防灾技术高等...
  • 4篇云南省地震局
  • 4篇安徽省地震局
  • 3篇防灾科技学院
  • 3篇国家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南华大学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应急...
  • 1篇吉林省地震局

作者

  • 52篇陈华静
  • 9篇樊春燕
  • 9篇王松
  • 7篇刘春国
  • 7篇李志雄
  • 6篇路鹏
  • 6篇任佳
  • 5篇许秋龙
  • 5篇李圣强
  • 4篇高小其
  • 4篇马胜利
  • 4篇吴婷
  • 4篇李闽峰
  • 3篇王长江
  • 3篇蒋翠荣
  • 3篇张朝明
  • 3篇刘耀炜
  • 3篇李正媛
  • 3篇杨耀文
  • 3篇王建国

传媒

  • 12篇地震
  • 6篇中国地震
  • 5篇地震地磁观测...
  • 4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山西地震
  • 2篇办公自动化
  • 2篇2007年地...
  • 1篇地震地质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内陆地震
  • 1篇中国机关后勤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城市与减灾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山西省地震学...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研制
付子忠李海亮王兰纬杨选辉陈华静张平席继楼藤云田
本科技攻关成果依托新的技术和理论,研制了6种新型传感器及观测仪器,分别是:硐体多分量高精度地应变测量仪器;钻孔逸出气总量观测仪器;甚低频电磁接收机;深部地声测量仪器;水温、水位综合观测仪器。另外还研制了适用于现场机动观测...
关键词:
关键词:地震前兆传感器
基于岩石变形声发射实验结果讨论岩石失稳的可预测性
<正> 根据室内岩石变形声发射实验结果,计算了声发射序列的地震非均匀度GL值,并以此探讨岩石破裂失稳的可预测性。在双轴压缩、等速率加载条件下,含障碍体断层、挤压雁列断层和Ⅲ型剪切断层等非连续岩石标本在临近滑动失稳前,声发...
李志雄马胜利李圣强李闽峰路鹏陈华静吴婷王松
关键词:声发射地震非均匀度可预测性
文献传递
数字化水位仪观测的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摘要)
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苏门答腊大地震给人类造成了重大伤亡和损失,同时也为研究地球自由振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针对这次地震,笔者研究了河北省地震局前兆台网中心的7个井孔(卢龙、赤城、北杜、峰4、唐山矿、永清、玉田)的数...
任佳陈华静蒋翠荣王松王长江
文献传递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后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6年
后勤服务保障是一项综合性强、时效性强、服务要求高、工作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信息化管理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大大缩短了各项工作流程的时间,目的在于通过信息化提高保障力,优质高效地保障单位有序运转。结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后勤保障部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科学构建台网中心后勤管理系统,系统采用C/S架构,数据库采用MS SQL Server 2008,使用Delphi XE5作为开发工具。信息查询功能是信息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也是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系统设计实现动态查询,使用户能够自己根据实际的查询条件来动态的组合查询条件,实现动态查询功能。这样,不仅避免了重复编码,提高了开发效率,而且提高了软件的可靠性和重用性。
姜捷陈华静童光辉
关键词:后勤管理动态查询DELPHIMSSQLSERVER
地震前兆观测系统集中监控技术及其应用
李志雄泽任志玛周克昌陈华静
该项目对地震预测研究所所属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开展了技术改造,将分散在北京、天津、河北的12个子台、观测类别涉及测震、形变、地下流体和地电电磁,多达27个测项的地震前兆观测系统(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省级观测系统)的观测信号统...
关键词:
关键词:集中监控组网模式数据处理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暨九五前兆数据入库与检查软件的研制
2009年
笔者作为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司2008年度普通交流访问学者,2008年5月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前兆台网部由刘春国副研究员指导工作,研制了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暨"九五"前兆数据入库与检查软件,为做好"九五"前兆资料收集、数据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软件设计、功能特点和应用效果等3个方面介绍了该软件研制过程及其使用说明。
王建国刘春国李正媛陈华静孔令昌
关键词:数据入库数据质量检查
应用CD-L1型流气式固体氡标定测氡仪的技术和方法研究
在地震监测中测量氡主要有 FD—105型静电计、FD—105K 型静电计、FD-125型氡钍分析器、FD—3017RaA 和 SD—3A、SD-3B 等多种仪器。由于氡的性质及其观测方式的特殊性,仪器的标定是一个非常重要...
许秋龙陈华静丘寿康崔勇张学敏刘良军孟冶成张洪斌李艳萍
文献传递
利用本溪自流井水温观测资料检测地球自由振荡
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苏门答腊大地震,给人类造成了重大伤亡和损失,同时也为研究地球自由振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Stein和Okal、万永革等、雷湘鄂等、邱泽华等分别对这次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进行了研究。利用水温观测...
任佳陈华静王松蒋翠荣刘冰冰杨耀文王长江
文献传递
基于岩石变形声发射实验结果讨论岩石失稳的可预测性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室内岩石变形声发射实验结果,计算了声发射序列的地震非均匀度GL值,并以此探讨了岩石破裂失稳的可预测性。在双轴压缩、等速率加载条件下,含障碍体断层、挤压雁列断层和Ⅲ型剪切断层等非连续岩石标本在临近滑动失稳前,声发射活动均出现了显著的均匀—非均匀的状态变化,表现为GL值出现持续大于1的异常变化,GL值异常的位置与破裂成核部位相重合,并与断层走向一致;改变统计窗长、窗内分割数及能级统计下限计算声发射序列的GL值,结果表明,GL值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综合分析认为,地震非均匀度(GL值)可以较好地刻画岩石失稳前夕因破裂成核导致的声发射活动在时间分布上的状态变化,GL值持续异常是岩石失稳的显著性标志,对预测岩石失稳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李志雄马胜利李圣强李闽峰路鹏陈华静吴婷王松
关键词:声发射地震非均匀度可预测性
我国地震井水位观测网监测效能评估被引量:20
2015年
"十五"数字化网络项目完成后,我国地震井水位观测网已颇具规模。为了摸清其监测现状,为未来台网优化改造、仪器更新提供依据,开展了观测网的清理和监测效能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总体上,观测网中有61.8%的水位观测站监测效能良好。有73.5%的观测站的观测环境符合地震井水位观测要求;观测网的运维状态总体趋好,有75%的观测仪器的运行率在95%以上;大部分的水位观测站监测地壳应力变化、地震活动的能力较强。但仍然有些观测站,因观测井先天不足、环境干扰、仪器老化、运维水平低等问题,亟待通过观测环境改造、仪器更新、运维管理培训等措施来提高监测效能。大约有6.5%的观测站因观测环境不合格需要停测。
刘春国孔令昌杨竹转樊春燕陈华静
关键词:观测环境观测仪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