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协兴
- 作品数:26 被引量:252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钠素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2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素水平变化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力衰竭组 )和 2 0例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 (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组 )的血清脑钠素 3 2水平 ,并以 3 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①心力衰竭组、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脑钠素 3 2水平分别为 (85 8 7± 3 2 6 9)ng/L、(4 3 9 0± 14 2 8)ng/L和 (10 9 3± 3 7 6)ng/L ,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1) ;心力衰竭组、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脑钠素 3 2水平的 95 %可信区间分别为 781 9~ 93 5 5ng/L、3 72 2~ 5 0 5 8ng/L和 95 3~ 12 3 3ng/L ,相互之间无交叉。②血清脑钠素 3 2水平对心力衰竭的诊断界值为 12 0ng/L时 ,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 0 %和 86 67%。③心功能 (NYHA )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血清脑钠素 3 2水平分别为 (4 3 9 0± 14 2 8)ng/L、(63 8 5± 2 2 4 5 )ng/L、(878 0± 3 3 4 0 )ng/L和 (10 45 8± 5 85 1)ng/L ,各级间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血清脑钠素 3 2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 (r =0 818,P <0 0 1) ,与原发病无相关 (P >0 0 5 )。④心力衰竭组 2 4例血清脑钠素 3
- 陈协兴洪华山王一波江琼陈良龙
- 关键词:脑钠素慢性心力衰竭预后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
-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PGE_1)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及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 (PGE1 )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5例 ,在心衰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PGE1 2 0μg/天 ,共 14天 ;对照组 15例 ,为心衰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及组间心功能分级、心率、超声心动图及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 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治疗组更为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同时治疗组肺动脉压力显著降低。结论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疗效 ,同时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 。
- 胡榕郑行春王一波陈协兴
- 关键词: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肺心病心力衰竭肺动脉压力
- 胰岛素对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和内皮素的影响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 研究胰岛素对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和内皮素的影响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 AS)的关系及机理。 方法 不同梯度浓度的胰岛素 ( 10 -10 ,10 -9,10 -8,10 -7mol/ L)干预等量同源的第二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EC) ,6,12 ,2 4和 48h后 ,测定上清液中前列环素 ( PGI2 )的稳定代谢产物 6- keto- PGF1α和内皮素 - 1( ET- 1) ,并设对照组。 结果 四组浓度的胰岛素 (与对照组比 )在培养 2 4h内 6- keto- PGF1α水平逐渐上升 ( P<0 .0 5 ) ,2 4h后其水平下降 ( P<0 .0 1) ;而 ET- 1均升高 ( P<0 .0 1) ,上述变化均有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 结论 在体外胰岛素可引起 EC的PGI2 和 ET- 1等内分泌功能的改变 ,而且随浓度增加 ,作用时间延长 ,变化显著。提示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通过影响 EC的内分泌功能 ,导致体内内皮源性的血管收缩因子与舒张因子间失衡和抗凝作用减弱等在 A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胡榕洪华山蓝玉福王一波陈协兴
- 关键词:胰岛素内皮细胞前列环素内皮素高胰岛素血症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利钠肽变化的系列研究
- 陈协兴洪华山王一波江琼陈良龙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2例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组)和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BNP-32浓度,并动态观察心功能分级(NY...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力衰竭脑利钠肽
- 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01年
-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125例病窦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静脉点滴参附注射液和极化液,14d后比较两组临床、心电图和食管电生理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7.3%和40.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体表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5.7%和37.1%,其24h心率总数分别是(90 120±6 081)次/24h和(63125±4 321)次/24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食管电生理检查窦房结功能:窦房结恢复时间、校正后窦房结恢复时间和窦房结传导时间,在治疗组,其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明显提高心率的作用(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病窦有明显疗效,近期疗效好,副作用少,使用安全、方便,是治疗病窦的有效药物。
- 陈协兴陈建华张飞龙江琼叶明芳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电生理学
- 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50例U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2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变化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及预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显著改善UA症状和心肌缺血,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 陈协兴叶明芳
-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心绞痛预后
-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甘油三酯水平与空腹胰岛素、自由基低谢及凝血/纤溶活性关系的研究
- 目的:高血压病人的甘油三酯水平与空腹胰岛素(INS)、自由基代谢及凝血/纤溶活性关系.方法:以未治疗的高血压病人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大于1.8mmol/L为Ⅰ组,TG小于或等于1.8mmol/L为Ⅱ组,比较两组的空腹...
- 郑关毅洪华山王一波陈协兴林志颖江琼韦立新
- 关键词: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腹胰岛素自由基代谢血管内皮细胞
- 文献传递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利钠肽变化的系列研究
- 2007年
- 陈协兴洪华山王一波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血清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血清脑利钠肽 (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72例慢性心衰患者 (心衰组 )和 30例健康成人 (对照组 )血清BNP 32浓度 ,并动态观察心功能分级 (NYHA)Ⅲ级、Ⅳ级患者治疗2wk后BNP 32水平变化。比较不同NYHA分级与不同病因的BNP水平差异 ,以及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结果 :(1)心衰组BNP水平 85 8.7±32 6 .9ng·L-1明显高于对照组 10 9.3± 37.6ng·L-1(P <0 .0 1)。心衰组和对照组的BNP水平的 95 %可信区间 (CI)分别为 781.9~ 935 .5ng·L-1和 95 .3~12 3.3ng·L-1,相互之间无交叉。 (2 )血清BNP水平对慢性心衰的诊断界值为 12 0ng·L-1时 ,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10 0 %和 87%。 (3)NYHAⅡ级、Ⅲ级和Ⅳ级的BNP水平分别为 6 38.5± 2 2 4 .5、878.0±334.0和 10 4 5 .8± 5 85 .1ng·L-1(P <0 .0 1) ,BNP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 (r =0 .818,P <0 .0 1) ,与原发病无相关性 (P >0 .0 5 )。 (4 )BNP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差 ,治疗后BNP水平下降者疗效较好 ,反之疗效差。结论 :BNP水平对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病情和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陈协兴洪华山王一波江琼董现锋陈良龙
- 关键词:药效学利钠肽心力衰竭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障碍与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研究被引量:3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左心室功能障碍 (LVD)与血清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方法检测 65例EH患者的血清BNP 3 2浓度 ,分为 4组 ,第 1组 :左心室功能正常且无左心室肥厚 (LVH) 18例 ;第 2组 :左心室功能正常但有LVH 16例 ;第 3组 :有LVD但无LVH 15例 ;第 4组 :即有LVH也有LVD 16例 ;并与健康成人3 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 1~ 4组、对照组的BNP水平分别为 (112 .8± 3 6 5)ng/L、(114 8± 41 2 )ng/L、(82 5 6±3 16 8)ng/L、(83 9 6± 3 4 2 4)ng/L和 (10 9 3± 3 7 6)ng/L。 3组和 4组的BN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 1组、2组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组和 2组与对照组、1组与 2组、3组与 4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2 )LVD患者中BNP水平在心功能不同分级之间有显著差异 ,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 (r=0 73 5,P <0 0 1)。 (3 )血清BNP水平与EH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左室重量指数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功能障碍的病人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而且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 。
- 陈协兴洪华山郑关毅王一波陈良龙江琼
-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左心室功能障碍脑利钠肽酶联免疫吸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