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肿瘤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低位直肠癌保...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易感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保肛
  • 1篇直肠癌保肛术
  • 1篇直肠肿瘤
  • 1篇乳腺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肾脏

机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作者

  • 5篇陈德强
  • 5篇常东民
  • 5篇党诚学
  • 3篇朱琨
  • 3篇张勇
  • 2篇赵中华
  • 2篇李康
  • 1篇刘志刚
  • 1篇宋永春
  • 1篇雷程
  • 1篇孟磊

传媒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四届全国肿...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恶性黑色素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冷冻后瘤苗回植联合免疫佐剂及生物制剂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免疫生物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经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不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I期肢端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分别采用冷冻后瘤苗回植联合免疫佐剂及生物制剂治疗(观察组)(28例)与常规手术切除联合生物制剂治疗(对照组)(17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并评价3年总生存期及无瘤生存期。结果: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位生存时间29个月,手术联合生物制剂治疗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P<0.05)。治疗后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CD4,CD4/CD8较手术联合生物制剂治疗明显升高(P均<0.05)。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3年总生存期(91.3%)及无瘤生存期(87.5%);高于手术联合生物制剂治疗的71.3%及54.7%(P均<0.05)。结论:冷冻后瘤苗回植联合免疫佐剂及生物制剂的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在临床I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较手术联合生物制剂治疗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常东民张勇陈德强朱琨李康党诚学
关键词:免疫疗法佐剂免疫
超低位颈前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和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4
2010年
目的:探讨颈前超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疗效,临床经验和手术注意事项,并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术前确诊的单发最大直径小于4cm的26例行颈前超低位小切口切除的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具有可比性的30例传统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肿块均被完整切除,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无声音嘶哑、呛咳、继发血肿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超低位小切口组患者的疤痕长度、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超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腺瘤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费用低、能有效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常东民张勇陈德强朱琨李康党诚学
关键词:超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腺瘤
PTEN基因Ⅳ S4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初步探索PTEN基因ⅣS4位点多态性与群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210例乳腺癌患者和210例健康女性的PTEN基因ⅣS4位点多态性。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比值比OR值及95%CI。结果:与PTEN基因ⅣS4-/-基因型相比,ⅣS4+/+基因型显著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校正的OR=0.610,95%CI:0.380~0.980,P=0.041)。结论:PTEN基因ⅣS4位点ⅣS4+/+基因型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性因素。
赵中华朱琨常东民陈德强孟磊党诚学
关键词:乳腺肿瘤PTEN基因
腹腔镜训练器中动物(家兔)肾脏切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家兔在腔镜训练及腔镜手术基础研究中的价值,并建立腔镜下家兔肾脏切除的操作方法。 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利用专用于家兔的腔镜训练器,模拟人体肾脏切除的操作过程,完成家兔肾脏切除的腔镜手术。 结果...
宋永春陈德强张勇常东民党诚学
关键词:肾脏切除动物实验腔镜手术
文献传递
结肠内旁路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附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结肠内旁路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先完成直肠肿瘤低位前切除后;将避孕套固定于生物可降解环上,然后将生物可降解环以可吸收缝合线固定于近端结肠(距吻合口5~10cm);使用吻合器完成低位吻合,经肛门拉出避孕套,头端开放。结果:28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发热1例,下腹部坠痛不适1例,大便次数增多3例,伤口脂肪液化2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结论:结肠内旁路技术在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陈德强常东民刘志刚雷程赵中华党诚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