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云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我国桉树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及防治被引量:22
- 2006年
- 介绍了我国桉树主要食叶害虫的情况,并描述几种重要的桉树食叶害虫的形态,生物学特征,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 林丽静陈志云李奕震
- 关键词:桉树食叶害虫生物学特征
- 同安钮夜蛾幼虫空间分布及其防治药剂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对同安钮夜蛾(Anua indiscriminata Moore)幼虫在桉林的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在室内测试了几种农药对其幼虫的毒性,结果表明,同安钮夜蛾幼虫在林间为聚集分布;其虫口密度在同一树冠不同方向或层次上的分布差异不显著;坡向对同安钮夜蛾幼虫的分布影响显著,南坡的虫口密度高于北坡的。在供试的农药中,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0.67 g/L液、1.8%阿维菌素乳油0.25 g/L液、保尔或锐劲特0.5 g/L液、0.3%印楝素乳油2 g/L液、1.3%鱼藤氰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g/L液对同安钮夜蛾5~6龄幼虫的毒杀效果均达96%以上。
- 陈志云唐国涛关健超李奕震
- 关键词:桉树分布型防治药剂
- 户外太阳能诱虫器(悬挂式)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户外太阳能诱虫器(悬挂式)。;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诱捕趋光性昆虫。;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诱虫器的整体形状和色彩,及其诱虫部位。;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5.请求...
- 董祥 苏钟琪 谢雯其 钱沉鱼陈志云 李东文马涛温秀军
- 自同安钮夜蛾幼虫分离的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被引量:3
- 2007年
- 对在林间导致同安钮夜蛾Anua indiscriminata Moore幼虫死亡的一种病原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对该病原物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物为核型多角体病毒,定名为同安钮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iNPV)。其对同安钮夜蛾幼虫的致死浓度LC50和LC90分别为3.4×104和3.8×107PIB/mL。
- 李奕震陈志云关健超
- 关键词:核型多角体病毒桉树
- 不同桉树品种对同安钮夜蛾实验种群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在室内用不同桉树品种叶片分别饲养同安钮夜蛾(Anua indiscrim inataMoore)幼虫,并测定它们叶片内的化学物质。结果表明,在供试的桉树品种中,尾叶桉U6比尾巨桉更适合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越高、总酚含量越低的桉树品种越易受同安钮夜蛾为害。此外,其它如叶片内水、淀粉、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单宁含量与同安钮夜蛾幼虫嗜好程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 李奕震陈志云李浩关健超
- 关键词:实验种群桉树化学物质
- 桉树同安钮夜蛾生态学特性及其控制的研究
- 同安钮夜蛾(AnuaindiscriminataMoore)是近年来桉树产区出现的新的重要害虫。本文对桉树同安钮夜蛾的生物学特性、林间的空间分布及其防治技术,不同温度或不同寄主植物对其实验种群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
- 陈志云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核型多角体病毒桉树害虫
- 文献传递
- 桉树同安钮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同安钮夜蛾(Anua indiscriminata Moore)是近年来桉树产区出现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广东蕉岭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幼虫6-7龄。每年仅有1个发生高峰期,一般在9月出现。室内药效测定表明:高效氯氰菊酯、保尔、锐劲特、阿维菌素、印楝素、鱼藤氰和吡虫啉对同安钮夜蛾幼虫的毒杀效果均达100%;而Bt和灭幼脲Ⅲ号的杀虫效果分别为96.3%和92.6%。林间试验表明:高效氯氰菊酯、阿维烟剂和Bt对同安钮夜蛾幼虫的杀死率分别为100%、96.6%和89.7%;用烟雾机喷施阿维烟剂10倍柴油溶液,其杀虫率为82.2%。
- 李奕震陈志云关健超于华利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控制技术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