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成彬

作品数:151 被引量:444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32篇专利
  • 23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52篇生物学
  • 12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9篇染色体
  • 35篇植物
  • 34篇基因
  • 26篇荧光
  • 22篇原位
  • 22篇原位杂交
  • 2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7篇椰菜
  • 17篇花椰菜
  • 16篇核型
  • 15篇染色
  • 13篇核型分析
  • 12篇教学
  • 11篇细胞
  • 11篇倍体
  • 10篇三倍体
  • 10篇基因组
  • 10篇B染色体
  • 9篇多倍体
  • 8篇克隆

机构

  • 149篇南开大学
  • 10篇中国林业科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天津科润蔬菜...
  • 4篇天津农学院
  • 2篇天津市中心妇...
  • 2篇天津市第三中...
  • 2篇天津市农业科...
  • 2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天津市肿瘤医...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50篇陈成彬
  • 110篇宋文芹
  • 62篇王春国
  • 38篇李秀兰
  • 34篇陈瑞阳
  • 22篇陈力
  • 16篇李慧
  • 13篇王宏刚
  • 13篇张力鹏
  • 11篇齐力旺
  • 10篇白艳玲
  • 9篇孙德岭
  • 9篇韩素英
  • 9篇张金红
  • 9篇刘方
  • 8篇胡宝全
  • 8篇张守攻
  • 7篇祁仲夏
  • 7篇刘博
  • 6篇魏远

传媒

  • 16篇南开大学学报...
  • 8篇林业科学研究
  • 7篇实验技术与管...
  • 5篇北方园艺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云南植物研究
  • 4篇中国细胞生物...
  • 4篇中国细胞生物...
  • 3篇广西植物
  • 3篇园艺学报
  • 2篇Acta B...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植物研究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1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14篇2013
  • 3篇2012
  • 1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大花红景天RcUDPGTs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以西藏大花红景天为研究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RcUDPGTs基因家族中18个成员的序列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并构建RcUDPGT(JX228125.1)的诱饵载体以筛选拟南芥酵母文库中互作蛋白。结果表明,RcUDPGTs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400 bp左右,编码452~498个氨基酸。一级结构中N端序列保守性较低,C端的保守性较高,均含有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结合结构域(PSPG盒)。蛋白质三级结构均呈现一定相似性,具有UDP糖供体识别中心,且含有多个可磷酸化位点。qRT-PCR结果显示RcUDPGTs基因在根、茎、叶三个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量能够受到低温/紫外和多种植物激素(脱落酸、生长素、茉莉酸甲酯)的调控,但表达模式差异较大。与阴性对照相比,RcUDPGT基因没有自激活活性和细胞毒性,并筛选到两个互作明显的拟南芥基因AtKCR1(AT1G67730.1)与AtSNL4(AT1G70060)。以上结果丰富了RcUDPGTs基因的研究成果,为了解大花红景天与高原环境的适应性机制,同时为深入研究根部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积累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王宏鹏成璐路滕彦娇陈成彬张力鹏
关键词:大花红景天生物信息学
黑麦B染色体端粒相关序列的克隆被引量:17
1998年
利用显微切割技术,分离了黑麦(SecalecerealL.)10个B染色体短臂端部片段,并利用寡核苷酸引物(CCCTAAA)3及新建立的二级单引物序列PCR扩增法,扩增了黑麦B染色体端粒相关序列。染色体原位杂交实验将PCR产物定位于B染色体短臂末端,多数A染色体末端也显示清晰的杂交信号。部分PCR产物克隆到pUC19载体中,对其中一个克隆子pp3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与玉米亚端部克隆子pBF266部分区域的同源性为92%。就目前资料检索,黑麦、玉米端粒相关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还未见报道。
郭歌陈成彬李秀兰宋文芹陈瑞阳
关键词:黑麦B染色体显微切割
半夏多倍体复合体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的MSAP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分析半夏多倍体复合体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差异模式)。方法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采用34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结果扩增共得到7708条带,其中5636条带为甲基化多态性带在半夏7倍、8倍、9倍、10倍体值株间DNA甲基化水平变化不大。总扩增位点甲基化水平在54%~58%,全甲基化率为24.1%~24.3%,高倍性植株甲基化程序相应比较高。除甲基化水平稍有变化外,半夏不同倍性株间的DNA甲基化模式也形式各异,检测到的带型分为两大类(和型)。其中,不同倍性间DNA甲基化状态保持不变的位点占52.5%,归为型;少部分检测位点(占47.5%,归为型)的DNA甲基化模式在不同倍性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半夏多倍体复合体各倍性植株间存在大量的胞嘧啶甲基化变异且整体甲基化水平较高。
薛梅陈成彬陈力马小军
关键词:DNA甲基化半夏多倍体复合体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芝麻野生种Sesamum alatum与栽培种Sesamum indicum核型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首次对芝麻栽培种(Sesamum indicum)国内外34份种质资源及野生种(Sesamum alatum)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特征观察以及核型分析与比较.染色体形态观察研究证实S. indicum(2n=26)染色体组中含有3对随体染色体,野生种S. alatum(2n=26)染色体组中含有1对随体染色体.在S. indicum34份种质中,核型公式多为2n=2x=26=10m+14sm+2st(例如var.豫芝11号),其中22份种质的染色体组为2A类核型,12份为3A类核型.野生种S. alatum(var.3651)核型公式为2n=2x=26=10m+12sm+4st,染色体组属于3A类核型.染色体相对长度分析结果表明,芝麻栽培种与野生种S. alatum的染色体多为中等染色体(M1和M2类型),相对长度组成公式分别为12M2+12M1+2S(var.豫芝11号)和2L+10M2+12M1+2S(var. 3651).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种S. alatum染色体组不对称性高于多数芝麻栽培种种质,该研究为进一步探明芝麻物种进化提供了细胞遗传学证据.
赵瑞红赵瑞红苗红梅马琴陈成彬宋文芹
关键词:芝麻种质资源核型分析
杨属(Populus)黑杨组(Aigeiros)种(品种)间核型比较被引量:11
2005年
对杨属黑杨组(Aigeiros)的15个种(品种)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箭杆杨(Populus nigravar.thevestina),2n=38=3M+29m+5sm+1st;盖杨(P.del.cv.×Lux×P.×canadensiscv.Shan haiguanensis),2n=38=2M+27m+4sm+5st(4SAT);欧美杨107(P.×euramericanacv.‘74/76’),2n= 38=1M+29m(1SAT)+5sm+3st(3SAT);欧美杨13(P.×euramericanaCL13),2n=38=3M+23m+ 6sm+3st(1SAT)+3t(3SAT);加杨(P.×canadensisMoench),2n=38=1M+27m+6sm+4st(4SAT); 辽杨×美洲黑杨(P.maximowicziiHenry×P.deltoidsBartr.),2n=38=1M+24m+9sm(2SAT)+4st;中尚 8号(P.×Zhongshangnensis),2n=38=4M+27m(1SAT)+2sm+3st(2SAT)+2t;北京杨(P.×beijin gensis),2n=38=3M+28m+3sm+4st(2SAT);鲁山杨(P.×Liaoningensis),2n=38=1M+27m+3sm+ 6st(1SAT)+1t(1SAT);廊坊1号(P.CL‘Langfang1’),2n=38=3M+28m+3sm+4st(2SAT);圣 山杨(盖杨类)(P.×gaixianesis),2n=38=2M+27m+4sm(1SAT)+4st(3SAT)+1t;抗-2〔P.del toidsCL2(GMO)〕,2n=38=26m+7sm(2SAT)+4st(1SAT)+1t(1SAT);群改3号(P.×Qungainen sis3),2n=38=1M+27m+8st(2SAT)+2t(2SAT);中金2号(P.×Zhongjinnensis2),2n=38=1M+ 18m+13sm(1SAT)+5st(2SAT)
张守攻齐力旺韩素英陈成彬李秀兰宋文芹陈瑞阳
关键词:杨属黑杨核型分析
抗黑腐病花椰菜品种早期筛查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对花椰菜抗黑腐病新品种进行早期筛查的试剂盒和使用该试剂盒的检测方法。试剂盒由dNTP、Taq聚合酶、PCR缓冲液、DNA模板、无菌去离子水、6×上样缓冲液及标准阳性Marker组成。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宋文芹王春国郝擘陈成彬古瑜孙德岭
文献传递
尕海孤雌生殖卤虫基因组的特异DNA片段被引量:1
2004年
Artemia is not only valuable for aquaculture but also exhibits unique biological characters.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silkworm Bmdsx gene, a pair of primers was designed. After amplification with these primers, a DNA fragment Apdsx900 from parthenogenesis Artemia genomic DNA was obtained. The following Southern blotting and FISH analysis also proved the fragment was specific for Gahai parthenogenesis Artemia genome.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parthenogenesis genome specific DNA fragments. Apdsx900 shares little similarity with the silkworm Bmdsx gene.
曾辉陈成彬刘凤岐宋文芹陈瑞阳
关键词:卤虫孤雌生殖荧光原位杂交DNA片段基因组
序列特异性核酸酶及其在植物基因组定向修饰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对基因组特定区域进行精确定向遗传修饰,一方面可以针对目标序列进行精确突变,获得突变材料,对目标基因功能进行明确鉴定;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目标序列的精确置换或插入,将外源基因随机导入造成的表达及遗传的不确定性降至最低。传统的基因定向修饰技术仅依赖于细胞自身的同源重组,修饰效率低下,而且还存在位置效应和遗传不稳定等诸多问题。通过引入序列特异性核酸酶(sequence-specific nucleases,SSN),可以在基因组特定位点造成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DSB),促进依赖于细胞内源"同源重组"及"非同源末端连接"的DNA修复事件的定向发生,实现基因组定向遗传修饰效率的大幅提升。迄今为止,在基因组定向遗传修饰研究及应用领域,已经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序列特异性核酸酶被有效使用,在多种生物中实现了不同类型的基因组定向遗传修饰。该文首先综述了SSN的结构特征及技术原理,然后对SSN技术在植物基因组定向遗传修饰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重点介绍。
韦韬张勇刘玉郑雪莲邓科君陈成彬宋文芹
关键词:DNA修复
荧光定量PCR检测脊肌萎缩症家系中的SMN1基因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SMN1基因的第7、8外显子(E7、E8)与脊肌萎缩症(SMA)的发生密切相关,探讨荧光定量PCR(QF-PCR)方法应用于检测SMN1基因E7、E8的可行性,建立一种准确、简便、快速、高通量、费用低廉并且适合在国内广泛开展的诊断方法。方法 2014年12月—2017年10月,对5个有SMA确诊病例的家系用QF-PCR法检测其成员SMN1基因E7、E8缺失情况,同时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MLPA)法进行验证,确认QF-PCR技术检测该基因改变的准确度和灵敏性。结果临床确诊为SMA的5例患儿经QF-PCR方法检测后,SMN1的E7、E8均表现为纯合缺失的有4例,余1例表现为SMN1 E7纯合缺失,E8杂合缺失。对5例患儿父母进行检测,SMN1 E7、E8纯合缺失的4例患儿父母均为相同基因型,即存在SMN1E7、E8均是杂合缺失。对表现为SMN1 E7纯合缺失、E8杂合缺失患儿的父母检测后发现,患儿母亲的基因型同时存在SMN1 E7、E8的杂合缺失,患儿父亲仅表现为SMN1基因E7的杂合缺失,E8无缺失改变,结果与MLPA法检测相一致。结论 QF-PCR法作为一种检测方法,可以用于SMA患者的初步诊断并在大规模人群中开展携带者筛查。QF-PCR法较其他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廉、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等优势。
任晨春郭东花梁玥宏王文靖田秀英崔洪艳陈成彬王玲红杨微微张海霞李晓旭
关键词:脊肌萎缩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铁皮石斛四倍体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皮石斛四倍体的培育方法。常规铁皮石斛开花后采用人工方法授粉,将其种子接种在1/2MS液体培养基中非共生萌发培养时,再转入含有0.01%Oryzalin+0.01%秋水仙碱的1/2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诱变处...
陈力李秀兰陈成彬宋文芹陈瑞阳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