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梅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个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检测与功能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检测一个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 的基因突变,并对淋巴细胞表面LDLR功能进行检测。方法以一家系中4例临床诊断为FH患者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首先检测载脂蛋白B-100 (apolipoorotein B-100,ApoB100)基因R3500Q突变,以排除家族性ApoB100缺陷症(familial defective apolipoprotein B- 100, FDB) .然后用降落PCR方法,扩增LDLR基因的启动子和外显子片段,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进行分析,对可疑外显子的PCR产物进行T/A克隆,测序分析。同时,用人淋巴细胞与荧光探针DiI标记的低密度脂蛋白发生结合反应,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具有功能性LDLR的淋巴细胞比例。结果该家系患者LDLR基因第10外显子均出现杂合突变,第462位密码子由TGG突变为TAG,导致在462位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W462X)。具有功能性LDLR的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比例患者为63.7%,健康对照者为77.3%,患者淋巴细胞LDLR活性约为健康对照者的82.4%,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提示LDLR基因W462X突变可能是导致本FH家系患者患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 程小欢郑芳周新熊陈岭丁军发陈永梅
-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流式细胞仪
- 超速离心—ALBK法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目的建立新的预期用作参考方法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准确测定方法,用于对现有常规方法进行评价、对胆固醇标准参考物定值、研制定值质控血清等。方法首先用经典和常见脂蛋白分类方法即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LDL-C:用...
- 陈永梅郑芳周新马俊杰郭书忍丁军发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文献传递
- 我国汉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一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寻找一个我国汉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家系的资料,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家系成员的晶状体;提取家系中参与研究的26名成员的基因组DNA,进行白内障致病基因(如晶状体蛋白基因和Cx基因等6个基因)外显子区域的突变扫描,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检测到的突变进行验证,在42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和204名正常人中检测是否存在已筛查到的突变。结果疾病的表型为粉尘状核性白内障;在CxS0基因(GJA8)的编码核苷酸序列第827位发现一个C到T的新突变,导致在cx氨基酸序列的276位出现一个丝氨酸到苯丙氨酸的改变,氨基酸由极性中性氨基酸变成疏水性的非极性氨基酸。在42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和204名正常人中均未检测到这一突变,同时在晶状体蛋白和cx基因上发现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结论在一个我国汉族显性遗传性白内障家系中发现一个GJA8基因的新突变(P.276S〉F),可能是该遗传性白内障的致病基因突变。
- 严明周新陈永梅马俊婕熊陈岭程小欢
- 关键词:系谱连接蛋白类晶体蛋白质类突变
- 家族性常染色体遗传性白内障家系的连锁分析
- 2015年
- 目的:针对缝隙连接蛋白50基因的突变筛查结果验证该基因是否为这一家族性常染色体遗传性白内障家系遗传性白内障的致病基因。方法:选取缝隙连接蛋白50基因所在1号染色体附近的微卫星位点和缝隙连接蛋白50基因序列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该家系遗传性白内障疾病候选基因与微卫星位点D1S498和缝隙连接蛋白5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495960和Rs9437983有连锁趋势。当θ=0时,在缝隙连接蛋白50基因的单核苷酸位点上,LOD值最大,为0.3。结论:验证了该家系遗传性白内障的致病基因为突变的缝隙连接蛋白50基因。
- 魏丽马俊婕乔晨依达严明陈永梅
- 关键词:微卫星位点
- 量子点标记技术检测人晶状体缝隙连接蛋白表达水平
- 2009年
- 目的:通过建立自制量子点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人晶状体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50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方法:正常人和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制备石蜡切片,将羧基修饰的量子点和鼠抗兔的二抗相结合,分别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和量子点偶联的二抗SP法对正常人和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细胞Cx50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细胞Cx50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量子点偶联的二抗SP法与常规SP法相比,具有敏感性高的优点。结论:量子点荧光标记二抗在检测组织蛋白表达水平中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
- 严明周新陈永梅赵蔚严锋锋
- 关键词:白内障量子点
- 一个纯合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的检测
- 2008年
- 目的检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的基因突变。方法提取家系中,临床通过典型特征和血脂检测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基因组DNA,首先检测载脂蛋白B100(apoB100)基因R3500Q突变,以排除家族性apoB100缺陷症(Familial defective apoB100,FDB)。然后用降落聚合酶链反应(TOUCH-DOWN PCR)扩增该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18个外显子,再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分析PCR产物,并对电泳结果异常者进行DNA测序分析。用ANTHEPROT 5.0软件对突变LDLR进行二级结构分析,然后对突变LDLR进行SWISS MODEL在线三级结构预测。结果通过SSCP和DNA测序发现该家系患者13号外显子存在A606T的纯合突变,采用ANTHEPROT 5.0软件的GORⅠ法对突变型和野生型蛋白质进行二级结构分析,可见突变蛋白的突变区域部分螺旋结构被转角结构和无规卷曲取代,其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突变LDLR三级结构预测未发现主链结构的变化。结论结果表明,LDLR基因A606T的突变可能是此高胆固醇血症家系的致病原因所在。
- 丁军发郑芳周新程小欢马俊婕陈永梅
- 关键词:纯合子
- 两个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的基因诊断
- 以两家系中临床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的基因组 DNA 为模板,首先采用 PCR 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技术 (PCR-RFLP),检测载脂蛋白 ApoB100基因 R3500Q 突变,以捧除家族性 ApoB100缺陷症...
- 郑芳程小欢丁军发周新熊陈岭马俊婕陈永梅
-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诊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