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洪洪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内分泌
  • 5篇内分泌细胞
  • 5篇分泌
  • 5篇分泌细胞
  • 4篇化道
  • 3篇嗜银
  • 3篇嗜银细胞
  • 3篇组织化学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内分泌...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中华蟾蜍
  • 2篇蟾蜍
  • 1篇稻蝗
  • 1篇对虾
  • 1篇扬子鳄
  • 1篇沼虾

机构

  • 6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省扬子鳄...

作者

  • 6篇潘洪珍
  • 6篇陈洪洪
  • 6篇张盛周
  • 1篇张帅
  • 1篇戴光云
  • 1篇李洋
  • 1篇刘婷婷
  • 1篇王朝林
  • 1篇詹厅
  • 1篇吴孝兵
  • 1篇朱红星
  • 1篇汪润
  • 1篇朱联九
  • 1篇潘新华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 1篇解剖学报
  • 1篇Curren...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华蟾蜍变态发育过程中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演变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研究中华蟾蜍(Bufo gar garizans)变态发育过程中消化道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和胰多肽(PP)等5种胃肠激素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密度、组织学定位及形态的演变。方法应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每个变态发育时期取6只动物。结果 5-HT细胞在中华蟾蜍变态发育各个时期消化道中均有分布,在孵出期起始出现于消化道中部,变态前期之后整个消化道均有分布,消化道中部5-HT细胞的密度显著增加(P<0.05),从变态高峰期至幼蟾期,食道和贲门5-HT细胞的密度增加非常显著(P<0.05);GAS细胞在幼蟾期才开始出现,主要集中于十二指肠,幽门处偶见;SS细胞在变态高峰期开始出现,仅在胃体和十二指肠偶有分布,幼蟾期分布于食道至空肠的各段,细胞密度显著增加(P<0.05);GLU细胞在中华蟾蜍变态发育各个时期消化道中均有分布,变态前期之后消化道中部GLU细胞的分布密度增加非常显著(P<0.05);PP细胞在变态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未检测出。在孵出期,内分泌细胞主要位于固有层,呈圆形;变态早期和前期,主要位于单层柱状上皮细胞之间,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变态高峰期,内分泌细胞主要位于腺泡细胞或上皮细胞基部,固有膜中偶见,呈椭圆形或锥形;在幼蟾期,主要位于腺泡细胞和黏膜上皮细胞之间,呈圆形或椭圆形,且个别细胞具有较长的胞突伸向肠腔。结论与其他两栖动物相比,中华蟾蜍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在变态发育过程中的演变既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着种间差异,内分泌细胞的演变与消化生理活动及个体生理活动的变化相适应。
潘洪珍陈洪洪李洋汪润张盛周
关键词:变态发育内分泌细胞中华蟾蜍
中国对虾和日本沼虾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与比较被引量:5
2010年
甲壳动物的蜕皮、繁殖、神经活动、色素活动、心跳、渗透压以及血糖调节等各项生命活动均受内分泌激素的调控。在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表明,胃肠激素具有调节消化吸收过程、保护胃肠黏膜和控制动物摄食行为等多项生理作用.
陈洪洪朱联九潘洪珍潘新华张盛周
关键词:中国对虾日本沼虾胃肠道嗜银细胞内分泌细胞
中华稻蝗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与定位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整块组织Grimelius银染法和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生物统计学分析,对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与定位。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中华稻蝗的胃盲囊、中肠和后肠各段,以中肠和直肠中最多(P<0.05),前肠中未见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出了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胃泌素(gastrin,Gas)、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u)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PP)细胞,未检出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细胞。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中肠和后肠中,前肠中未见分布。5-HT细胞和Gas细胞均主要分布于胃盲囊、中肠及直肠中,且均以直肠中最多(P<0.05)。Glu细胞在胃盲囊及整个中、后肠均有分布,在中肠和直肠中最多(P<0.05)。PP细胞主要分布于中肠、回肠和直肠中,中肠中分布密度最大(P<0.05)。本研究显示中华稻蝗消化道中存在多种内分泌细胞,它们的分布情况与其他节肢动物相比存在一定的共性,也有其一定的特异性,可能与中华稻蝗特定的消化道结构和消化生理功能有关。
陈洪洪潘洪珍张盛周
关键词:中华稻蝗消化道嗜银细胞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克氏原螯虾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与定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消化道的嗜银细胞及5种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与定位。方法应用整块组织Gri melius银染法和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S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生物统计学分析。结果嗜银细胞在克氏原螯虾消化道除幽门胃外的各段均有分布,位于消化道上皮细胞间及结缔组织中。五羟色胺(5-HT)细胞在除幽门胃外的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生长抑素(SS)细胞仅在食道和后肠中有分布。胃泌素(Gas)细胞分布于除幽门胃和中肠外的消化道各段。胰高血糖素(Glu)细胞在除幽门胃外的整个消化道均有分布,在食道和贲门胃中最多。胰多肽(PP)细胞仅在肠道中有较多分布。结论克氏原螯虾消化道中存在多种内分泌细胞,它们的分布情况与其它甲壳动物存在一定的共性,然而也有其一定的特异性。
陈洪洪潘洪珍詹厅戴光云张盛周
关键词:克氏原螫虾消化道嗜银细胞内分泌细胞
中华蟾蜍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与形态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对中华蟾蜍消化道5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与形态进行研究。方法:对中华蟾蜍消化道各段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生物统计学分析。结果:生长抑素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以胃幽门部密度最高,空肠和胃贲门部其次,回肠和直肠中密度最低。胃泌素细胞主要分布于胃和肠道各段,胃幽门部和空肠密度较高,食道中无分布。胰高血糖素细胞主要分布于胃,以胃幽门部密度最高,肠道只在十二指肠处偶见。胰多肽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未见分布。血管活性肠肽细胞主要分布于胃体、胃幽门部、回肠和直肠,以直肠中密度最高。结论:中华蟾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型与其摄食习性是相适应的。
张盛周张帅刘婷婷陈洪洪潘洪珍
关键词:中华蟾蜍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扬子鳄小胃黏膜的组织化学和细胞学被引量:1
2008年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的小胃是在胃幽门部与十二指肠的交接处由胃幽门括约肌和十二指肠括约肌突入管腔形成的一个小腔,其生理功能一直不清楚。本文采用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扬子鳄小胃黏膜的组织化学成分、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类型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小胃黏膜上皮PAS反应呈强阳性,AB染色呈弱阳性,主要分泌中性糖蛋白和少量的含硫酸性糖蛋白。电子显微镜下,扬子鳄小胃黏膜上皮主要由表面黏液细胞组成,偶见内分泌细胞。小胃腺部则70%-90%为内分泌细胞,其余为少量的腺黏液细胞和泌酸胃酶细胞。应用7种胃肠激素的抗血清在小胃黏膜中检测出了5-羟色胺(5-HT)、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生长抑素(SS)、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细胞,以Glu细胞密度最高,VIP细胞密度最低。未检测到胰多肽(PP)细胞。本研究结果表明,从组织化学成分和细胞类型看,扬子鳄的小胃与胃同源;从细胞超微结构和内分泌细胞所占百分比例看,扬子鳄的小胃已出现了明显的特化,泌酸胃酶细胞中未见泌酸小管,可能没有泌酸功能。内分泌细胞含量丰富,可能在调节胃肠道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盛周潘洪珍陈洪洪吴孝兵王朝林朱红星
关键词:扬子鳄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