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云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男性输尿管鞘的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 2007年
- 输尿管走行在腹膜后间隙内,其周围有结缔组织膜包绕,形成输尿管周围鞘。该鞘对输尿管营养血管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外科手术中为了避免造成输尿管缺血坏死,特别注意保护输尿管的营养血管,因此,对掌握男、女性输尿管鞘的结构特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关于女性输尿管鞘的结构特点作者已描述,而对男性输尿管鞘及鞘膜的结构特点等未见有文献报道,为了给临床外科提供详尽的形态学资料,对男性输尿管鞘的形态、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
- 王开明陈秀云
- 关键词:营养血管临床外科腹膜后间隙
- 髋臼静脉的应用解剖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为髋关节手术提供髋臼静脉的形态学基础。方法 对 2 8例 ( 5 6侧 )成人髋关节标本解剖 ,观察记录髋臼静脉的位置、走行、属支及回流。结果 髋臼静脉在髋臼切迹窝内由髋骨静脉 ( 3~ 5支 )和圆韧带静脉汇合而成 ,在汇合处形成静脉窦占 3 9.2 9% ,经闭孔静脉后支注入髂内静脉。结论 髋臼静脉位于髋臼切迹窝内 ,起始处常形成较大的静脉窦 ,行经髋臼横韧带深面的髋臼孔。在髋关节手术中保护好髋臼静脉或静脉窦是避免大出血。
- 王开明刘运敏陈秀云
- 关键词:髋臼静脉窦髋关节手术圆韧带切迹经闭
- 女性盆段输尿管隧道和鞘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观察女性输尿管盆段,弄清输尿管隧道和输尿管鞘的形态结构。方法:取正常成年女性盆部防腐标本15具,从盆腔前壁显露双侧输尿管盆段,详细解剖、观察输尿管隧道及输尿管鞘的形态结构,对输尿管盆段作三维形态学研究。结果:(1)输尿管行经盆腔的结缔组织间隙中,形成输尿管隧道,该隧道在冠、矢状面均成“∽”形弯曲,分为3段,其长度分别为:壁内段(4.5±1.0)cm、子宫主韧带内段(1.8±0.4)cm、膀胱后间隙内段(2.5±0.5)cm;(2)左右输尿管盆段在行经输尿管隧道时均有来自盆腔内的结缔组织包裹形成输尿管鞘。结论:输尿管隧道为骨盆入口下约3.5cm处至膀胱底之间弯曲的结缔组织间隙隧道;输尿管盆段有完整的输尿管鞘包裹;掌握输尿管隧道的形态和保护好输尿管鞘是手术中避免损伤输尿管的关键。
- 王开明陈秀云
- 加强职业认同教育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的对策研究与实践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加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教育,提升专业对口就业率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某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连续三届(2015~2017届)专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接受专业思想教育次数、转专业的人数、自愿参加"优才班"人数、到企业实习人数和到企业对口就业人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加强专业认同教育后对口就业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连续三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转专业效率由46.66%降低到4.1%,到企业实习学生人数由13.8%提高到49.2%,对口就业率由6.9%上升到27.5%。结论: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专业教育、合作办班,是增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职业认同,提升对口就业率的关键措施。
- 王开明陈秀云
-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对口就业率
- 贵州省水族中小学生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2021年
- 目的:了解贵州水族中小学生龋病流行情况,为地方制订口腔卫生疾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水族人群集中居住地区,抽取4所中小学校,选取7~16岁的水族中小学生共2171人,其中男1143人、女1028人,调查龋病流行情况。分替牙期(7~12岁)和恒牙期(13~16岁)两组,统计其男、女乳牙和恒牙的患龋人数、患龋牙数、因龋失牙数和因龋补牙数,计算患龋率和龋均,并对患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12岁组:共1302人(男713人,女589人);乳牙患龋率为51.61%、龋均为(1.68±2.34),其中乳牙患龋率男为54.70%、女为47.88%,二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龋补率为1.57%;恒牙患龋率是13.52%、龋均为(0.26±0.71),其中恒牙患龋率男为11.22%、女为16.3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恒牙龋补率为0.59%。13~16岁组:共869人,其中男430人、女439人;其恒牙总患龋率为35.44%、龋均为(0.72±1.22),该患龋率男:27.91%、女:42.82%,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龋补率为0.32%。结论:水族中小学生的患龋率和龋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但龋补率极低,缺乏龋病的防治意识和条件。
- 王开明丁盈银杨麦陈秀云吴冬蕾宋国琴罗廷凤
- 关键词:水族龋病流行病学
- 贵州水族中小学生龋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了解贵州水族中小学生龋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口腔卫生知识宣传和口腔疾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7月分层整群选取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4所中小学校7~16岁水族1255名中小学生进行龋病检查,对影响龋病患病的口腔卫生习惯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255名中小学生患龋645名,患龋率为51.39%,男生为50.45%,女生为5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活由谁照顾、进食甜品类食物的种类、每天刷牙的次数、含氟牙膏的作用等4个因素是龋病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水族中小学生患龋率高,龋补率低。龋病发病与生活由谁照顾、进食甜品类食物的种类、每天刷牙的次数、含氟牙膏作用等因素关系密切。
- 王开明杨麦陈秀云丁盈银韩瑞金
- 关键词:龋齿患病率口腔卫生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