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诚

作品数:33 被引量:40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6篇建筑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聚落
  • 4篇农村
  • 4篇农村聚落
  • 4篇乡村
  • 4篇岸线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生态
  • 3篇海岸
  • 2篇沿江
  • 2篇生态保护
  • 2篇生态产品
  • 2篇生态功能
  • 2篇生态功能保护...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烯
  • 2篇自然资源
  • 2篇相互作用
  • 2篇乡村聚落
  • 2篇流域
  • 2篇经济带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武汉工程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2篇江苏省土地勘...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市测绘研...

作者

  • 33篇陈诚
  • 7篇陈雯
  • 5篇陈江龙
  • 3篇李平星
  • 3篇孙伟
  • 2篇吕卫国
  • 2篇高金龙
  • 2篇张晓蕾
  • 1篇夏军
  • 1篇曹有挥
  • 1篇罗静
  • 1篇路旭
  • 1篇许继军
  • 1篇王波
  • 1篇吴威
  • 1篇汪芳
  • 1篇袁丰
  • 1篇赵雪雁
  • 1篇梁双波
  • 1篇沈春竹

传媒

  • 5篇地理研究
  • 5篇自然资源学报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地理科学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共价键组装石墨烯得到耐磨防腐环氧复合涂层
石墨烯基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石墨烯片层间存在π-π键相互作用,使得石墨烯在高分子基体中难以均匀分散.本文中,我们利用聚2-丁基苯胺(P2BA)作为分散剂,通过使用红外、拉曼、...
陈诚邱诗惠赵海超
关键词:石墨烯Π-Π相互作用环氧树脂防腐蚀
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配置——以海安县为例被引量:28
2009年
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区域差别,进行建设用地配置,是区域空间引导和控制的重要内容。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基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要素进行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分析,综合考虑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用地发展潜力,讨论了城镇建设用地数量和空间配置的方法。基于该方法,以海安县为案例区进行验证,分析表明:2020年该区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在县域中部和东南部资源环境约束较小、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有助于发挥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实现区域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陈诚陈雯吕卫国
基于投入品减量增效视角的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绿色化演进研究
2024年
绿色化转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以农业生产绿色化转型过程的理论分析为基础,运用文献调查、访谈与问卷调查、脱钩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绿色化转型过程和投入品减量增效的趋势。结果表明:2015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各省(直辖市)连续发布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引导农户施用替代性肥料、开展绿色防控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践,推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减量化。总体上长江经济带先于其他地区五年左右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和减量化,但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强度仍旧是国际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受复种指数和产出密度的影响,长江下游化肥农药使用强度远高于上游地区,在农业技术创新支持下,产出密度和复种指数与化肥农药使用强度逐步脱钩,但农业生产绿色化转型的持续推进还将面临装备、设施、人力资本投入“飙升”等挑战。
陈诚吴柯陈江龙
关键词:农业转型长江经济带
基于VSD模型的经济发达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太湖流域为例被引量:33
2014年
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导致的生态脆弱性是研究关注的热点,但是较少有研究定量揭示2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生态脆弱区的空间格局,并提出针对性的空间管制措施。本文以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为案例,借助Polsky等人提出的VSD模型,通过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分解脆弱性,并构建包含自然和人为因素在内的、由10个要素和21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对太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和生态脆弱性均呈现"东北高、西南低"格局;(2)太湖流域以中低强度的脆弱区为主,不脆弱区、一般脆弱区、较脆弱区、很脆弱区和极脆弱区占比分别为19%、26%、33%、15%和7%;(3)现状建设用地绝大部分分布于相对脆弱的区域内,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城乡居住用地主要分布于较脆弱区和很脆弱区内,独立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较脆弱区、很脆弱区和极脆弱区内,交通用地则主要分布于一般脆弱区和较脆弱区内;(4)原有自然因素导致的脆弱性依然存在,人类活动强度增大已经成为是太湖流域脆弱性的主要诱因,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强度的增加将会导致脆弱性的进一步增高。结合脆弱性分区及其诱因,对不同类型脆弱区提出了空间开发或生态保护的建议和措施。极脆弱区以疏散人口和产业、强化生态建设为主;很脆弱区和较脆弱区是未来开发建设的重点,要坚持适度开发、生态开发,避免脆弱性提高;一般脆弱区作为区域开敞空间,以农业生产为主,坚持点状开发;不脆弱区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是太湖流域主要的生态服务供应地。
李平星陈诚
关键词:生态脆弱性太湖流域
农产品质量安全导向的耕地质量评价及在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中的应用——以南通市为例被引量:9
2016年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耕地面临日益严重的质量和数量安全问题,改进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并探索其在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中的应用研究,对于耕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多规合一"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融合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和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成果,重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集成方法,结合耕地质量与规划城镇用地的耦合分析,探索可占用耕地与城市开发边界识别路径,并以南通为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沿江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沿海地区土壤肥力较差,西部和北部地区土壤肥沃,耕地质量较好。沿江地区规划城镇用地和耕地质量空间匹配较好,可占耕地和开发边界范围较大,北部地区相反。耕地质量评价—耕地与规划城镇用地耦合—可占用耕地选择与边界框定的方法,可以为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提供指引,但城市用地需求和耕地可占用规模确定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陈诚
关键词:耕地质量评价农用地分等定级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江苏省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变化及合理性分析被引量:24
2014年
长江岸线资源利用管理是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以岸线利用类型界定为基础,构筑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变化数据库,通过建立岸线利用变化矩阵、关联岸线利用类型与岸线条件信息,分析沿江开发过程中岸线利用的变化特点、评判其合理性,提出岸线利用的优化建议。实证分析表明:2002年以来,江苏长江岸线利用扩张迅速,其中,北岸地区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南岸地区由工业占用和港口利用共同驱动,总体上,仍呈现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导的特征。港口、仓储、工业等重点类型岸线中,岸线质量等级结构与岸线利用要求的匹配度增加,岸线利用趋于合理化。尽管如此,用于非涉水工业开发的优质岸线仍然较多,港口岸线利用受到挤占,岸线利用的公共化程度相对降低,不利于岸线综合利用效益的提升。未来应严格岸线利用准入制度,限制工业占用优质岸线,鼓励工业岸线向港口等公共服务类型转变,改善岸线利用结构,提高岸线利用效率。
陈诚甄云鹏
关键词:岸线资源江苏沿江
长三角乡村生态产品商品化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以POI数据等为基本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手段刻画和测度长三角典型乡村生态产品商品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供需角度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分析自然资源禀赋和市场经济条件对商品化格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长三角乡村生态产品商品化主要集聚在苏南、浙北地区。(2)市场经济条件是商品化格局主要影响因素,地区交通条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服务业产业基础的正向影响显著。(3)影响因素的作用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在沿海地区,地区交通条件对商品化的促进作用更强;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在服务业发达地区,服务业产业基础的正向影响更强,地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带来的负向影响更弱。
李营营陈诚曹辉高金龙陈江龙
关键词:乡村长三角
江苏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空间分布耦合状态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根据生态空间保护需求,调整产业与城镇开发方向,是协调建设布局与生态保护空间关系,进行区域空间引导和控制的重要内容.以江苏省为案例区,在划定生态功能保护区、提取现状建设空间分布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矩阵分类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生态功能保护区与建设空间的耦合特征及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占用状况,总结了空间开发秩序调整思路.研究表明:江苏大部分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空间耦合基本协调,不协调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无锡、常州等地区,未来需控制该区建设空间的增长;重要湿地、水源涵养区和风景胜区等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占用规模较大,未来空间开发应予以避让;农居空间占用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面积较大,未来可通过合理调整农居空间的布局逐步减少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占用,降低生态系统压力,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维护.
陈诚陈雯吕卫国
关键词:生态功能保护区
海岸带的空间功能分区与管制方法——以宁波市为例被引量:32
2013年
海岸带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关系到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和优质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影响沿海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特征,运用相关分区方法,划分海岸线和海岸带开发与保护的适宜性空间,获取较高的空间资源配置效率,成为地理学研究关注的热点。大部分学者从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要素构建指标体系,并对分区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但是由于海岸带具有自然地理的特殊性,所以在指标选择上有较大不同。以宁波海岸带为例,讨论海岸线及海岸带的空间区划指标体系选择和方法应用问题。在借鉴已有区划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在评价海岸线开发适宜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海岸带空间功能分区,将宁波市海岸带空间划分为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并结合宁波市空间开发现状,提出不同类型区域空间布局调整引导方向和管制要求。
孙伟陈诚
关键词:海岸带海岸线
江苏省泰州长江岸线利用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岸线利用管理是促进岸线资源集约利用,支撑沿江开发有序、健康推进的重要保障。以泰州长江岸线利用时空变化数据库(2003~2013年)为基础,构建岸线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关联岸线类型与岸线条件,从规模扩张、结构变化和类型转移三方面分析岸线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政府部门和企业访谈以及相关研究,剖析岸线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特点,为岸线利用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实证分析表明:沿江开发实施以来,泰州长江岸线利用扩张迅速,但2009年之后扩张减缓,优质岸线利用率较高,后备岸线不多。2009年以前,岸线开发以工业、仓储和港口等生产性占用为主,旅游休闲、生态保护与污染处理岸线也有较多增长。2009年之后,港口岸线扩张占主导地位,取代工业岸线成为已利用岸线调整和未利用岸线开发的主要方向。贴岸产业开发模式向港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的转变及岸线管理政策的调整共同驱动了岸线利用从工业主导向港口主导的转变,促进了岸线利用从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
陈诚
关键词:影响因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