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鹏

作品数:12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4篇动脉疾病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桥
  • 4篇肌桥
  • 4篇冠状动脉疾病
  • 3篇动脉成像
  • 3篇造影
  • 3篇冠状动脉成像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造影术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检出
  • 2篇检出率
  • 2篇X线

机构

  • 12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12篇陈鹏
  • 11篇张龙江
  • 11篇卢光明
  • 10篇黄伟
  • 9篇李林
  • 7篇孙志远
  • 6篇周长圣
  • 6篇王俊鹏
  • 5篇蔡军
  • 4篇郭华
  • 3篇赵艳娥
  • 3篇郑玲
  • 2篇张玥玥
  • 2篇梁泉
  • 1篇袁彩云
  • 1篇许健
  • 1篇顾海峰
  • 1篇黄清玲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3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源CT心肌桥的检出率、解剖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利用双源CT观察心肌桥(MB)的出现率和解剖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检出的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3月,共有272例患者因怀疑冠状动脉疾病或体检而进行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陈鹏孙志远王俊鹏李林黄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心肌桥
文献传递
双源CT颈动脉成像扫描参数的优化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常规双源CT颈动脉成像时锁骨下静脉内残留的造影剂伪影常会对颈动脉的显示造成干扰,不利于病变的显示和诊断。文中探讨常规双源CT颈动脉成像时锁骨下静脉内残留的造影剂对影像的干扰并对常规扫描参数进行优化,找出最佳解决方法。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成像组52例用常规成像方法:65 ml对比剂、流速4.0 ml/s、足向头方向扫描。头向足扫描组48例保持其他参数不变,仅把扫描方向改为由头向足方向。根据原始轴位图像、最大强度投影(MIP)、减影图像及VR重建影像评价2组病例锁骨下静脉是否有残留造影剂干扰及相同层面颈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头向足扫描组病例颈动脉均能清晰显示,常规成像组中尤其是锁骨下静脉层面显示欠佳。显示程度评分2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源CT颈动脉成像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头向足的扫描方式能消除锁骨下静脉内残留的造影剂对影像的干扰,并能提高诊断的精确度。
顾海峰陈鹏张龙江李林周长圣郑玲
双源CT窦房结动脉的活体解剖学研究
2008年
目的利用双源CT(DSCT)活体评价窦房结动脉(SNA)的三维解剖关系。资料与方法搜集101例行DSCT并且具有可评价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患者资料。观察SNA的显示率及其解剖学类型,测量其直径及起点与冠状动脉开口的距离。结果SNA的显示率为95.2%(96/101)。96例患者中,DSCT检测到106支SNA,来自右冠状动脉者51支(48.1%,51/106),来自左冠状动脉回旋支52支(49.1%,52/106),来自左室后支、右冠状窦口和左冠状动脉主干各1支(0.9%,1/106)。SNA分为右SNA(n=52)、左SNA(n=45)和后SNA(n=9)。右SNA距相应右冠状窦口的距离为(16.4±9.5)mm,左SNA距回旋支开口距离为(5.5±3.5)mm,后SNA距离旋支开口约(33.7±12.8)mm;平均直径为(1.27±0.29)mm。SNA以腔静脉后型(51.5%)、腔静脉前型(26.2%)、包绕腔静脉型(22.3%)三种路径到达窦房结。结论利用DSCT可以无创性显示SNA,对了解SNA的起源、走行、终止以及解剖类型有重要价值。
张龙江卢光明陈鹏周长圣李林黄伟
关键词:窦房结动脉冠状动脉疾病
双源CT心肌桥的检出率、解剖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利用双源CT观察心肌桥(MB)的出现率和解剖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检出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3月,共有272例患者因怀疑冠状动脉疾病或体检而进行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检查。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冠状动脉分段标准确认其有无、位置和解剖病理学改变。根据DSCTCA表现及临床症状,将所有病例分为3组:1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2组,无冠状动脉疾病但有临床症状组;3组,无冠状动脉疾病也无临床症状组。对3组患者MB的解剖学特点进行统计学处理。15例患者进行了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两组MB检出率的差别。随机选择10例前降支MB患者进行4D电影显示以观察MB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情况。结果:272例进行了DSCTCA的患者中,63例检出79支MB,出现率为23.2%(63/272)。MB的平均长度为(2.14±0.83)cm,深度为(0.33±0.10)cm。63例中,49例(78%,49/63)患者为单支MB,其中7段29支,8段17支,9段1支,16段2支;12例(19%,12/63)为双支MB,其中以7段和8段共存最常见(42%,5/12);2例(3%,2/63)3支MB。79支MB中,40支位于7段,24支位于8段,7支位于9段,4支位于16段,3支位于13段,1支位于10段。3组患者之间的统计学分析显示,1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2组和3组(P=0.001),MB更长(P=0.041),深度更深(P=0.021)。CAG提示4支MB,而DSCTCA显示20支MB,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例MB患者的4D电影显示MB收缩期变窄,舒张期恢复正常,类似CAG的"挤牛奶"效应。结论:本组冠状动脉MB的检出率为23.2%。利用DSCTCA可以可靠而生动地检测MB,确认其解剖病理学改变,解释一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可疑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处理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陈鹏孙志远王俊鹏李林黄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X线计算机
心电图编辑软件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心电编辑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DSCTCA检查过程中出现心电图信号异常的患者74例,男37例,女37例,年龄33~90岁,平均(59.9±12.1)岁,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成像(CTA)后,使用Insert Sync;Disable Sync;Delete Sync;Shift R-peak四种方法对其进行心电编辑。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分段原则,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心电编辑前后冠状动脉各段成像质量进行分别评分(1~4分)。并利用SPSS11.5版本软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74名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总均值,编辑前为2.34±0.79;编辑之后为3.55±0.35;心电编辑前后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仅第5段无统计学意义,其余14段心电编辑前后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编辑可明显地减轻或消除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异常导致的冠状动脉CTA伪影,能显著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周长圣郑玲黄清玲张龙江赵艳娥黄伟陈鹏孙志远梁泉李林蔡军卢光明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心电信号
双源CT显示心肌桥的价值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检出心肌桥(MB)的价值。方法53例患者同时进行DSCTCA和CAG。其中16例患者的DSCTCA和CAG数据分别以4D电影模式重组和回放,对照分析两者显示MB的价值。在4D影像上分别测量MB前、后及MB处在收缩期(40.0%)和舒张期(70.0%)的管径,计算MB处在收缩期的狭窄率及其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的关系。结果53例患者中,DSCTCA检出16例患者有21处MB,检出率30.2%;CAG检出3例患者4处MB,检出率5.7%。在患者和MB的基础上,DSCTCA和CAG检出MB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837,P=0.001)。16例MB患者的4D电影显示MB存在不同程度的“挤牛奶效应”及血液逆流。MB在收缩期狭窄程度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率有关(r=0.640,P=0.006)。结论双源CT可较CAG更可靠地再现CAG上的“挤牛奶效应”,可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用于排除或检出MB。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黄伟陈鹏王俊鹏孙志远李林蔡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造影术
心肌桥的双源CT四维电影显示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分析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利用双源CT四维电影模式观察心肌桥(MB)在整个心动周期的变化,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探讨其诊断MB的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2月到2007年3月,共有15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显示为MB的患者同时进行了CAG。15例患者的DSCTCA和CAG数据分别以4D电影模式重组和回放,对照分析两者显示MB的价值。在4D影像上分别测量MB处在收缩期(40%)和舒张期(70%)的管径,计算其在收缩期的狭窄率及其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的关系。结果15例MB患者,CAG提示4处MB,DSCTCA显示20处MB,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15例MB患者的4D电影显示MB存在不同程度的"挤牛奶效应"。与DSCTCA的MPR显示的χ2检验显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31);与CAG相比,4D电影更多地检出了MB的这种典型征象,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MB在收缩期狭窄的程度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率有关(r=0.640,P=0.006)。结论双源CT四维电影模式可较CAG更生动地再现CAG上的"挤牛奶效应",结合常规的后处理技术可作为MB诊断的有用技术。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陈鹏孙志远王俊鹏李林黄伟
关键词:心肌桥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的初步观察被引量:51
2008年
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扫描肺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8月临床怀疑肺部疾病的连续54例患者行肺部增强双能量扫描,按照肺部不同病变分为4组:正常组、渗出性病变组、肿块性病变组和肺栓塞组。分析不同组别之间双能量CT灌注成像的表现。结果正常组14例,肺部双能量灌注成像表现双侧肺部灌注对称,未见明显差异。渗出性病变组10例,表现为局部灌注量降低;肿块性病变组27例,因为发生位置不同肺部灌注成像表现各异,外周性肿块表现为局部肿块区域的灌注缺损,而中央型肿块因为累及肺门血管而表现为肺段性灌注降低区或缺损区。肺栓塞组3例,表现为肺栓塞区域的灌注缺损或稀疏。结论利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可以观察肺的灌注状态,尤其有利于评价中央型肺癌和肺栓塞患者肺灌注的异常。
张龙江卢光明黄伟蔡军周长圣赵艳娥陈鹏
关键词:灌流诊断显像
动脉间型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状窦的双源CT动态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诊断动脉间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窦的价值。方法对11例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状窦(动脉间型)患者进行了DSCT检查;选择同期1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正常的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MIP、VR和仿真内镜(VE)技术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和走行。利用4D工具动态评价右冠状动脉近段、中段的管径变化以及升主动脉与右冠状动脉间的夹角,计算收缩期狭窄率。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管径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右冠状动脉近段、夹角的变化。结果11例患者的平均心率为(72.8±7.7)次/min。重组影像清晰显示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窦,开口较左冠状动脉开口明显狭小,然后以锐角(16.7°±4.0°)向右走行于升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右冠状动脉近段直径在收缩期出现狭窄[(1.8±0.6)mm],舒张期部分恢复[(2.1±0.6)mm],与对照组比较[收缩期(3.5±0.6)mm,舒张期(3.8±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冠状动脉近段在整个心动周期内出现持续狭窄。结论DSCT可很好地显示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和走行及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为阐明心肌缺血提供线索。
张龙江卢光明黄伟周长圣陈鹏赵艳娥梁泉
关键词:冠状血管畸形心血管造影术
双源CT全时相间隔重建四维模式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影响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利用双源CT全时相间隔重建并Inspace软件中的四维(4D)模式,评价双源CT对冠状动脉的多时相成像能力,并探讨冠状动脉CT成像(CTA)的质量随时相变化的规律及其形成原因。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并作10%~100%(间隔10%)全时相重建,然后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利用Inspace软件中的4D模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各个时相的冠状动脉3支主要分支血管的成像质量进行评级(评分)。结果冠状动脉3支主要血管所有lO个时相的平均成像质量评分分别为:右冠状动脉(RCA)1.71分,左前降支(LAD)2.57分,左回旋支(LCX)2.03分(最低为1分,最高为3分)。在开始于心脏R-R间期的30%、40%和70%的重组时相窗上,冠状动脉的3支主要分支血管的成像质量平均评分均达到2.0以上。有41例(82%)3支主要血管在收缩期(10%~40%)和舒张期(50%~100%)内同时能找到1个或1个以上的时相其成像质量达到1级(3分)。25例(50%)其前降支每一时相的成像质量均达到2级(2分)以上,其中5例(10%)每一时相的成像质量均达到1级。结论双源CT初步具备了对冠状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双期成像的能力,其成像质量存在2个高峰期,1个是收缩中晚期(30%~40%),1个是舒张中期(70%左右);但要达到全时相高质量成像还需进一步提高时间分辨率。
孙志远卢光明黄伟王俊鹏陈鹏张龙江李林蔡军张玥玥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