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亮亮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2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厉琴王莹李静茹汪银莹罗红来张莉陶亮亮仇学明樊荣
- 关键词:美沙拉嗪肠溶片锡类散保留灌肠溃疡性结肠炎
- 细直径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放疗后狭窄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12 mm直径的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放疗后狭窄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62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0例),分别置入12 mm直径和16 mm直径CZES型食管支架治疗,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进食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支架置入后胸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支架阻塞与再狭窄、支架移位与脱落、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 mm直径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放疗后狭窄疗效好,疼痛并发症轻。
- 张石玉罗红来樊荣厉琴王莹陶亮亮高小花仇学明
- 关键词:食管支架直径
- 消化性溃疡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了消化性溃疡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和血清胃泌素(Gastrin)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法和放射免疫分析对5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Gastrin进行检测,并与35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RBC-C3bRR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血清Gastrin水平显著升高(P<0.01)。RBC-C3bRR水平与血清Gastrin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r=-0.3828,P<0.01)。RBC-ICRRR水平显著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血清Gastri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185,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免疫调节紊乱,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血清Gastrin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 厉琴王震凯仇学明樊荣罗红来王莹陶亮亮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红细胞免疫功能胃泌素
-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2、IL-6和TGF-β_1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TGF-β1检测,并与48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IL-6、TGF-β1水平又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治疗2个月后则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2、IL-6和TGF-β1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制、预防和指导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厉琴刘畅樊荣罗红来王莹陶亮亮仇学明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1
- 胃镜下氩气刀治疗食管上皮内瘤变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胃镜下氩气刀治疗食管上皮内瘤变(IE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5例食管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胃镜下氩气刀(APC)治疗,术后1、3、6、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及胃镜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45例患者均能一次性给予病灶灼除,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27例,9例出现恶心、返酸症状,给予抑酸治疗后均好转,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所有患者均按时随访,未见复发。结论氩气刀可用于治疗食管上皮内瘤变。
- 罗红来仇学明樊荣厉琴王莹陶亮亮高小花
- 关键词:胃镜氩气刀上皮内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