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萌桐

作品数:65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牦牛
  • 29篇寄生
  • 25篇寄生虫
  • 20篇菌素
  • 19篇虫病
  • 16篇寄生虫病
  • 12篇驱虫
  • 12篇驱虫试验
  • 11篇绵羊
  • 10篇低残留
  • 10篇伊维菌素
  • 9篇线虫
  • 6篇注射剂
  • 6篇浇泼剂
  • 6篇放牧
  • 5篇外寄生虫
  • 5篇吸虫
  • 5篇消化道线虫
  • 5篇放牧绵羊
  • 4篇绦虫

机构

  • 35篇青海省畜牧兽...
  • 27篇青海大学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青海省家畜改...
  • 1篇大通县种牛场

作者

  • 65篇雷萌桐
  • 53篇李春花
  • 31篇蔡进忠
  • 25篇孙建
  • 8篇潘保良
  • 5篇汪明
  • 3篇于童
  • 3篇黄兵
  • 3篇贺飞飞
  • 2篇王光华
  • 2篇刘红彦
  • 2篇王晶钰
  • 2篇李秀萍
  • 2篇贾万忠
  • 2篇闫鸿斌
  • 2篇王芳
  • 2篇王芳
  • 1篇彭巍
  • 1篇董辉
  • 1篇朱顺海

传媒

  • 40篇青海畜牧兽医...
  • 6篇畜牧与兽医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3篇中国畜禽种业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野生动物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试验示范被引量:7
2020年
为评价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的驱虫效果与对牦牛线虫病及外寄生虫病的防治示范应用效果,选择1.5岁感染线虫和部分外寄生虫的牦牛150头,设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0.4、0.5和0.6 mg/kg体重剂量组和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对照组,进行驱虫效果评价;按0.5mg/kg体重剂量进行规模防治技术示范,检查防治效果和考核防治效益。结果:药效试验中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0.5 mg/kg对牦牛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96.7%和99.3%,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0.0%和97.8%;0.6 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及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均为100.0%;0.4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为83.0%,减少率为90.4%,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76.7%和88.9%。在冬季应用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按0.5 mg/kg体重剂量对牦牛进行规模防治技术示范,近期防治示范群牦牛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为96.7%,虫卵减少率为97.7%;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93.3%和97.6%。远期防治效果达88.5%。同期检查未防治对照组牦牛虫卵EPG和幼虫数略有增加。埃谱利诺菌素浇泼剂0.5mg/kg剂量试验组给药后第1d牦牛体表的牛颚虱活力减弱;第3d牛颚虱大部分死亡干瘪,部分虫体处于麻痹状态,活力较差;第7d检查牛颚虱全部死亡干瘪,杀灭率达100%;0.4mg/kg剂量,第3、7d检查杀灭效果次于上述剂量。而未防治的对照组牦牛上述外寄生虫活力旺盛,感染情况与给药前无明显变化。检查技术示范群比未示范群每头成年牦牛平均多增重或少减重5.76kg、幼年牛成活率平均提高2.51个百分点。结果表明该防治技术对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安全低残留,效益显著。
蔡进忠李春花雷萌桐李剑孙建马豆豆尕日玛加索南多杰拉木措万玛东智白有明
关键词:牦牛寄生虫病
伊维菌素片剂对绵羊寄生虫的防治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应用伊维菌素片剂,选择自然感染消化道线虫和部分外寄生虫的1-2岁绵羊80只,分别按0.1,0.2,0.3mg/kg剂量注射给药,同时用伊维菌素注射剂作对照。结果:给药后第7d检查,伊维菌素片剂O.2mg/kg剂量组对绵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5.O%和97.5%,对绵羊颚虱的杀虫率达100.0%,对羊蜱蝇的转阴率为90.O%;0.3nIg/l唱剂量组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均达100.0%,对绵羊颚虱的杀虫率达100.0%,对羊蜱蝇的转阴率为95.0%;0.1mg/kg剂量组对线虫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80.0%和88.3%。同剂量伊维菌素片剂与伊维菌素注射剂对绵羊上述寄生虫的有效率基本一致。试验证明伊维菌素片剂0.2,0.3mg/kg剂量驱除绵羊寄生虫高效安全。
王长新李春花雷萌桐蔡进忠
关键词:绵羊寄生虫
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牦牛皮蝇蛆病的防治试验
2013年
应用0.5%伊维菌素浇泼剂选择不同剂量进行了牦牛皮蝇蛆病防治试验,分别按常规剂量与微剂量,在10月下旬沿背中线皮肤一次浇泼给药,第二年3、5月份两次摸背检查防治效果。结果:阳性对照组牦牛皮蝇蛆的平均感染率为53.33%,平均感染强度6.35(1~14)个;防治组牦牛未检到皮蝇蛆寄生形成的瘤疱和虫孔,驱净率和驱虫率均达100.0%。试验结果证明:伊维菌素浇泼剂常规剂量与微剂量防治牦牛皮蝇蛆病,给药方便,高效安全。
王鸿忠雷萌桐谢昌元蔡进忠李春花
关键词:牦牛伊维菌素浇泼剂皮蝇蛆病
祁连地区牦牛主要消化道线虫对阿苯达唑的抗药性检测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解牦牛主要消化道线虫对阿苯达唑的抗药性,采用粪便虫卵减少试验,将60头供试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1~3组为试验组,第4组为阳性对照组。按照分组对试验牛逐头称重、编号、记录,1~3组分别按5、10、15mg/kg体重剂量经口投服阿苯达唑片剂,第4组给予安慰剂。给药前1d,给药后7d和14d各组试验牛逐头直肠采粪,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实验室检查,统计消化道线虫1g粪便中的虫卵数(EPG)。根据投药后7d和14d EPG的变化情况,奥斯特线虫7d的虫卵减少率为86.5%,90.4%,100%,14d的虫卵减少率为89.2%,93.8%,97.0%;马歇尔线虫7d的虫卵减少率为73.1%,96.2%,94.5%,14d的虫卵减少率为84.9%,98.0%,100%;细颈线虫7d的虫卵减少率为83.2%,90.4%,93.8%,14d的虫卵减少率为81.5%,93.3%,95.1%。结论:根据世界兽医寄生虫学促进协会(WAAVP)推荐的虫卵减少百分率95%置信域来判定虫体是否产生了抗药性,得出奥斯特线虫、细颈线虫和马歇尔线虫对阿苯达唑均未产生抗药性。
李春花雷萌桐蔡进忠孙建索南多杰陈有录马豆豆尕日玛加
关键词:牦牛阿苯达唑抗药性消化道线虫
奥芬达唑干混悬剂对放牧绵羊裸头科绦虫的驱虫试验被引量:1
2016年
裸头科绦虫是青海省放牧家畜重要的肠道寄生虫之一,流行广,危害严重,特别是羔羊感染后引起秋季大批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对幼年羊的培育和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应用驱虫药物进行定期驱虫仍是最为有效的防治手段。因此,筛选与应用新型驱虫药品是提高绵羊绦虫病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张艳李春花雷萌桐蔡进忠李剑孙建李扎西才让
关键词:裸头科绦虫放牧绵羊驱虫试验干混悬剂奥芬达唑放牧家畜
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研究(中)被引量:10
2019年
为制定埃普利诺菌素(EPR)休药期及建立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FLD)检测埃普利诺菌素(EPR)注射剂在牦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给泌乳牦牛皮下注射EPR注射液0.2mg·kg^-1剂量,EPR在牛奶中分布浓度较低,在给药后54.00h,牛奶中的EPR浓度达到峰值7.38±2.61ng·mL^-1,该值低于美国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12ng·mL^-1)和欧盟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20ng·mL^-1)。给泌乳牦牛皮下注射EPR注射液0.4mg·kg^-1剂量,EPR在牛奶中分布浓度较低,在给药后42.00 h,牛奶中的EPR浓度达到峰值8.42±4.62 ng·mL^-1,最高值低于欧盟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20 ng·mL^-1),略高于美国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12ng·mL^-1);在给药后56.00 h,牛奶中的EPR浓度达到峰值6.98±2.98 ng·mL^-1,该值低于美国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12ng·mL^-1)和欧盟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规定的EPR在牛奶中的最高残留限量(20ng·mL^-1)。国产药物试验组与进口商品化制剂对照组的两种EPR浇泼剂在牦牛血浆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分别于1.67±0.2d与1.83±0.61d(Tmax)在血浆中达到最高药物浓度(Cmax)7.88±2.68ng·mL^-1与5.94±2.80ng·mL^-1,两种EPR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无显著性差异。国产和进口两种制剂的残留均低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所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20ng·mL^-1)。研究结果表明,EPR注射剂0.2mg·kg^-1、0.4mg·kg^-1,EPR浇泼剂0.5mg·kg^-1推荐剂量用于泌乳牦牛无需弃奶期,牦牛乳用时无需休药期或建议休药期为1d。为建立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提供了依据。
蔡进忠潘保良李春花于童雷萌桐汪明李剑马豆豆孙建汪燕昌索南多杰秦玉峰拉木措
关键词:牦牛寄生虫病残留量检测休药期
三氯苯咪唑片剂对藏系绵羊肝片吸虫的驱虫试验
2016年
应用三氯苯咪唑片剂分为5,10,15mg/kg体重剂量组,并设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选择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绵羊经口一次给药,采用粪检法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三氯苯咪唑片剂5mg/kg剂量组7,14,21,28d的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6.7%,93.3%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97.1%,96.3%和100.0%;10,15mg/kg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均达100%;,三氯苯咪唑片10mg/kg剂量与同剂量三氯苯咪唑原料药的驱虫效果无明显差异;,三氯苯咪唑片剂3个剂量组试验羊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片剂10mg/kg剂量驱除绵羊肝片吸虫高效安全,适宜推广应用。
雷萌桐李春花蔡进忠宋永武李万顺孙建
关键词:藏系绵羊肝片吸虫驱虫试验
吡喹酮不同剂型对青海牧区藏犬棘球绦虫的驱虫试验
2021年
为评价吡喹酮不同剂型对青海牧区藏犬棘球绦虫的驱虫效果,经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选择牧户家中饲养的阳性藏犬34只,分为吡喹酮片剂5mg/kg剂量组、浇泼剂10mg/kg剂量组和对照组,采用氢溴酸槟榔碱泻下法和犬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法对藏犬棘球绦虫的驱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吡喹酮片剂5mg/kg、浇泼剂10mg/kg剂量对藏犬细粒棘球绦虫的驱净率、粗计驱虫率均达100%;浇泼剂10mg/kg剂量示范应用粪检抗原转阴率达100%。试验结果表明吡喹酮不同剂型试验剂量驱除藏犬棘球绦虫高效安全。
李春花雷萌桐蔡进忠孙建罗松格来闫鸿斌贾万忠
关键词:藏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试验
青海祁连牦牛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调查被引量:4
2016年
在青藏高原地区,寄生虫病是该地区严重影响牦牛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年来,青海省兽医工作者对部分地区牦牛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1-5],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为了摸清祁连县牦牛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更好地防治牦牛寄生虫病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本项调查,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地区概况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北纬37°25′16"39°05′18",东径98°05′35"101°02′06"。
雷萌桐蔡进忠李春花李剑李扎西才让黄兵陈兆国
关键词:寄生虫病牦牛兽医工作者
青海省动物寄生虫名录(一)(1原虫PROTOZOON,2吸虫TREMATODA,3绦虫CESTODA)被引量:1
2013年
本《名录》分别介绍了青海省各种动物寄生虫的中文名、学名、宿主和寄生部位及分布情况。名录(一)共收载了青海省畜禽原虫、吸虫、绦虫计111种,隶属于4门5纲10目19科32属。其中原虫69种;吸虫19种;绦虫23种。分别寄生于马、驴、骡、黄牛、牦牛、牛、绵羊、山羊、猪、犬、猫、兔、鸡等多种家养畜禽及黄羊、岩羊、藏原羚、鹿、高原鼠兔、狼、狐狸等野生动物。为有效控制畜禽寄生虫病的流行提供了相关的基础信息。
蔡进忠李春花黄兵雷萌桐贺飞飞
关键词:动物寄生虫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