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永新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脑胶质瘤中IDH1突变的表达及其意义
- 目的研究异柠檬酸脱氢酶同工酶1(IDH1)基因突变在不同类型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片段测序的方法检测92例人脑胶质瘤及10例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IDH1突变情况。
- 周幽心杜子威王君祥苏作鹏孙婷陈桂林韦永新孙春明邵忠周岱
- 人IL—2和LAK细胞的生物活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 1990年
- 采用人IL-2诱导,观察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有广谱杀伤癌细胞的LAK 细胞;较全面的研究了从体外到体内、从正常人到病人的LAK 细胞生物活性。结果显示:无论是病人自身或正常人的PBL 诱生扩增的LAK 细胞,均有杀伤癌细胞的功能。并试用IL-2和IL-2诱生的LAK 细胞治疗1例胃癌晚期病人,症状大为改善。
- 徐庚达杜子威韦永新顾月珠宗子刚
- 关键词:IL-2LAK细胞生物活性肿瘤
- 硼中子俘获疗法对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 研究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对体外培养人胶质瘤干细胞(GSCs)周期进程的影响及机制,比较GSCs和胶质瘤细胞株SHG-44对BNCT敏感性的差异.方法 首先检测人GSCsSU2和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吸收含硼化合物二羟基苯丙氨酸硼(BPA)的情况,然后采用医院中子照射器(IHNI-1)对含硼(10B)细胞进行照射,克隆存活实验检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进程,Westem blot检测cyclin B1、CDK1和P21[WAF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5 mmol/L BPA孵育SU2和SHG-44细胞24h,10B浓度分别可达(1.76±0.28)和(2.50±0.12)μg/107细胞,富含10B的细胞经IHNI-1照射后生存率和增殖率与不含10B的细胞比均明显下降(P< 0.05或P<0.01),SU2细胞经IHNI-1照射4 min时BNCT敏感性低于SHG-44细胞(P<0.05).与未加BPA而仅用中子照射组比较,经BNCT后G2/M期SU2和SHG-44细胞比例增高(P<0.05),cyclin B1和CDK1蛋白表达降低(P<0.01),P21[WAF1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 GSCs的BNCT敏感性低于胶质瘤细胞,BNCT可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蛋白形成将细胞阻滞于G2/M期来抑制细胞更新和增殖.
- 孙婷钱兴龙李炎炎张紫竹李斌陈桂林韦永新谢学顺周幽心杜子威
- 关键词:硼中子俘获疗法胶质瘤干细胞细胞周期
- 慢病毒载体介导红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HIV-1来源的慢病毒载体介导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转染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可行性和试验方法。方法用无血清干细胞培养基培养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然后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干细胞特性表面标志物CDl33、Nestin表达情况。以HIV-1来源的慢病毒为载体,以RFP基因为目的的基因转染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FP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及其转染率。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与未转染RFP细胞组细胞增殖情况。再次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转染后脑胶质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l33、Nestin表达情况。结果红色荧光慢病毒转染胶质瘤干细胞体外连续培养后,RFP在干细胞中稳定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即发出红色荧光,并且转染效率高。RFP.1entivirus转染后干细胞与未转染RFP组比较,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且转染后干细胞表面标志物仍表达阳性。结论采用HIV-1来源的慢病毒载体介导以RFP基因为生物标记物标记人脑胶质瘤干细胞是可行的,以慢病毒转染对干细胞的生长影响小,转染效率高。
- 陈金明周幽心陈桂林韦永新吴庭枫
- 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慢病毒红色荧光蛋白
- RNF138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分析及其意义
- 目的 RNF138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尚不清楚,我们首次通过检测其在胶质瘤组织标本及阴性对照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其与胶质瘤的发生及恶性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本科室自200...
- 陈三送叶明周幽心吴庭枫丁大冬陈雄辉陈金明苏作鹏李斌陈桂林韦永新戴燕芳谢学顺杜子威
- 关键词:脑胶质瘤荧光实时定量PCR免疫组化
- 文献传递
- 人脑胶质瘤导向诊断的临床价值(附31例临床分析)
- 1994年
- 报告31例颅内占位患者,用本院研制的导向显像剂131I—SZ39,静脉注射后72小时进行SPECT扫描,与X-CT对比,分析其对胶质瘤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根据手术和病理学诊断证实的24例分析,导向SPECT的报告正确率为21/24(90%)。与此相对照的X-CT,除少数典型病例外,大多数仅疑诊胶质瘤。
- 黄强杨伟廉兰青李晓楠钱志远陈坚杜子威何广仁韦永新陈晓梅
- 关键词:脑肿瘤单克隆抗体放射性核素影像学诊断
- 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RFP)的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株。方法用带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转染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株(SU2),经流式细胞仪进行克隆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FP阳性细胞,PCR及DNA测序鉴定基因...
- 陈金明陈桂林韦永新谢学顺孙婷苏作鹏陈雄辉吴庭枫陈三送丁大冬曹广辉王君祥谭卫国冯鸣黄煜伦周幽心杜子威
- 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荧光蛋白
- 文献传递
- 基因转移Fasl治疗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通过穿孔素(Pertorin)或Fas/Fas配体(Fas-ligand,Fasl)凋亡系统杀伤靶细胞。目前Fas/Fasl系统介导的凋亡过程在黑色素瘤的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Fas是I型转膜蛋...
- 马文雄陈桂林韦永新谢学顺惠国桢张世明
- 文献传递
- 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的表型特点及其移植瘤病理特征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研究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的分子表型、致瘤能力及其移植瘤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应用神经干细胞培养基(NSCM)培养SHG-44胶质瘤细胞株,获取其胶质瘤干细胞球,纯化培养后行细胞免疫(ICC)荧光染色检测CD133、兔抗人巢蛋白(nestin)、A2B5、小鼠抗人波形蛋白(vimenti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IDH R132H的表达;含血清培养基诱导其分化,ICC检测CD133、nestin、vimen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β-Ⅲ tubulin和半乳糖神经鞘氨醇酶(GalC)的表达情况;建立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原位移植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33、nestin、VEGFR-2、GFAP、S-100和CD34的表达;比较SHG-44细胞原位模型和SHG-44干细胞球移植瘤的病理学特征.结果 应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法能成功获取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第10代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和SHG-44胶质瘤细胞的CD133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71.63±5.92)%和(1.95±1.45)%.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的nestin、vimentin、VEGFR-2和A2B5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84.06±7.58)%、(29.11 ±3.44)%、(64.44±3.69)%和(14.08 ±2.19)%.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中可见IDH R132H突变的细胞群.含血清培养基诱导分化后,CD133、nestin、vimentin、GFAP、β-Ⅲ tubulin和GalC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1.89±1.27)%、(6.67±2.75)%、(93.75±2.95)%、(91.33±4.75)%、(82.36±4.02)%和(8.92±3.19)%.原位移植瘤组织中GFAP、S-100和VEGFR-2蛋白表达呈阳性,CD133和nestin蛋白表达呈阴性.极少量特异抗人CD34阳性细胞围绕成管状.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颅内原位移植瘤局部浸润能力高于SHG-44胶质瘤细胞颅内原位移植瘤.结论 神经干细胞培养法可成功从SHG-44胶质瘤细胞株中获取胶质瘤干细胞,属于CD133+ A2B5-亚群,高表达VEGFR-2,具备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可参与血管拟态的形成.
- 吴庭枫陈金明陈三送陈桂林韦永新谢学顺杜子威周幽心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肿瘤移植
- 人脑垂体腺瘤p16、hst基因和细胞增殖周期检测及其调控机制探讨
- 2006年
-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p16、hst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与其肿瘤发生、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RT_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70例垂体腺瘤,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8例垂体腺瘤,FCM技术检测40例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周期。结果垂体腺瘤中较广泛存在p16 mRNA和p16蛋白表达缺失或低下,分别为78.6%(55/70)和84.3%(59/70),两者成高度正相关(P<0.01)。p16表达缺失或低下肿瘤的体积为2.21±0.72 cm3,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肿瘤的0.80±0.45 cm3(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hst表达阳性率为55.6%(10/18),非侵袭性垂体腺瘤hst表达阳性率为13.3%(4/30),有显著性差异(P<0.01)。hst表达阳性肿瘤体积为3.68±1.02 cm3,显著大于hst表达阴性肿瘤的体积2.16±1.12 cm3(P<0.05)。细胞增殖周期分析,侵袭性垂体腺瘤DI、PI及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38±0.62、11.35±1.26和4.0±1.96,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17±0.31、7.28±0.80和1.95±1.02(P<0.05)。结论垂体腺瘤组织形态属良性,却存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其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肿瘤特性相关,并为垂体腺瘤的个体化诊治及预后的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
- 马文雄惠国桢吴士良韦永新陈桂林张世明周岱杜子威
- 关键词:垂体腺瘤P16基因细胞增殖周期